[分享] Story of Electronics

看板Ecophilia作者 (相信自己的方向感)時間13年前 (2010/11/23 08:5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Story of Electronic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W_7i6T_H78&feature=player_embedded
我很喜歡作者Annie Leonard,一直都覺得她的作品是傑出環境教育短片的典範。 以下幫大家整理一些筆記,歡迎討論。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中文翻譯成「生產者延伸責任」。這是近年在歐美 漸漸流行起來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制定法規要求生產者負責產品的回收處理,提供廠商有 誘因生產更有效率更環保的產品。 (請見綠色和平:從中國電子廢棄物污染看生產者延伸責任(上)、(中)、(下)) http://e-info.org.tw/node/57300 生產者延伸責任也跟這一兩年在台灣很火紅的「從搖籃到搖籃」的工業設計概念相符合。 高科技產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很多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只不過披著「高科技」的外衣, 大家常常視而不見。美國矽谷就是一個高科技高污染的範例,這方面可以參考矽谷毒物聯 盟(Silicon Valley Toxic Coalition)提供的資訊。身處世界電子產業工廠,台灣的環保 團體跟矽谷毒物聯盟多有合作。 影片中提到的貴嶼鎮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這個在廣東的小鎮近年來受到西方媒體 的特別關注。 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禁止已開發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有毒廢棄物,世界上大 部分的國家都是締約國,但台灣因為國際現實,只能以NGO的名義參與,2007年還爆發遭 到打壓的新聞。 --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Story Of Stuff"的第一集,我建議你花20分鐘,靜下心來思考我們大 規模生產大規模消費的生活模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Qh1TAyAhw&feature=related
-- The roads less travled by - http://chungenliu.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6.151.116.196

11/23 12:47, , 1F
看守台灣正進行中譯,請稍待
11/23 12:47, 1F

11/28 23:53, , 2F
翻譯完成以後可以放上來嗎?謝謝
11/28 23:53, 2F
文章代碼(AID): #1Cwm_guS (Ecophilia)
文章代碼(AID): #1Cwm_guS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