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分享] 開發蘇花高 必衝擊生態

看板Ecophilia作者 (高級雜工)時間17年前 (2007/08/06 15: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weitzern 信箱] 作者: weitzern.bbs@ptt2.cc (weitzern.bbs@ptt2.cc) 標題: Re: [分享] 開發蘇花高 必衝擊生態 時間: Mon Aug 6 15:19:00 2007 作者: kdy (big) 看板: AAAAAAAA 標題: Re: [分享] 開發蘇花高 必衝擊生態 時間: Sun Aug 5 15:13:25 2007 這很難說,像台北市現在的便利性,多蓋幾條高架道路沒人會反對 還有把蓋好的高架橋說是影響都市景觀給拆掉,錢不斷不斷的浪費 在台北地區,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 一條貓纜花了13億,請問對民生經濟有多大貢獻?對環境的傷害程度 多大?但是有多少人會認為13億花在台北市是種浪費? 這種以台北為尊的觀念,當然造就了台北地區以外的人民為三等國民 有一種觀念是,花蓮很純樸不應破壞他,那麼你願意花多少錢維護這個 純樸?每年每位國民多繳1000元的稅給花蓮居民如何? 那如果你認為開玩笑,想要賺錢就自己想辦法,幹嘛要我養?那不就正是 台北人的觀念,因為我們有權力,所以錢用在台北市是理所當然,其他地方 要保持純樸.那麼,花蓮人當然有理由為了賺更多的錢,要求蘇花高動工! 那或許你會說,要蘇花高動工,自己拿錢出來,不過,台北地區的數條捷運系統 和許多的高架道路可不是台北居民自己掏腰包蓋的! 而且為了保護環境當理由更是可笑,那好,先廢掉中山高和北二高,不要說 都已經蓋好了,環境早破壞了.也順便把全台科學園區廢掉,每天為了應付 自己工廠的需求,有多少地球資源不斷的送到台灣來?蓋條蘇花高會破壞 環境沒錯,但比起這些高科技工廠對地球的傷害,那簡直是無法相比! 那或許你會說,這些高科技提供很多就業機會,養活很多人.可是在還沒蓋 之前,誰知道這些工業區能養活多少人? 中山高當初蓋的時後,也是一堆人反對,認為當時的車輛數來看,根本不需要 中山高,也真的沒錯,當初中山高蓋好後,能上路的車子少的可憐. 最不該蓋的中橫都蓋了,蘇花高有什麼好反對的? ※ 引述《Windsinep ()》之銘言: : ※ 引述《Seatide (摩登少年)》之銘言: : : 這邊大家了解到的都是一般東部商家或是大學生的看法 : : 我本身是花蓮人 有時候回家一趟 新聞如果偶而有講到蘇花高 我爸就會氣個半死 : : 他認為蘇花高一定要建 他認為蘇花高會帶來花蓮許多工作機會 會讓花蓮繁榮 : : 他認為蘇花高建設了之後 花蓮經濟就會起飛 : : 他認為花蓮人是二等公民 一直是窮鄉僻壤之地 : : 他認為蘇花高建了之後可以提升花蓮人地位 : : 乍看之下很蠢 但我相信這不會是單純我爸的認知 : : 我相信在花蓮許多40到50歲以上的人 大都有著類似的認知 : : 而且他們都很頑固 很難說服~~~~~~ : : 其實我覺得花蓮已經很好了 真的~~ : 你可以回去問一下你爸他認為帶來的工作機會是什麼? : 是政府在東部成立新的科學園區? : 還是東部開始大規模都市化? : 高速公路對地區經濟帶來的最大的效益 : 其實是大量流動的人力與物力 : 在非都會區建立高速公路的目的 : 其著眼處也是為了藉由人力與物力的流動 : 造成規模經濟甚至於都市化的效果 : 但是東部地區腹地狹小 : 要大規模都市化所花費的成本必定遠遠高於西部地區 : 可以參考台灣西部彰化雲嘉地區 : 高速公路沒有過嗎? 鐵公路沒有過嗎~? : 但是人口還是不停的外流 : 在蘇花高開通之後東部能不能真正的都市化還不知道 : 但是很明確的 : 蘇花高會更加確立以台北為中心的經濟架構 : 而宜蘭則會變成東部與台北的轉運站 : 對於台東和花蓮有多少助益~? 我看不到 : 相反來講 : 蘇花高除了破壞東部景觀之外 : 也會徹底破壞東部原有的經濟模式 : 原本依賴觀光旅遊業的地區性業者 : 被迫要依照蘇花高的交流道地點重新洗牌 : 另外景觀遭到破壞的地區若沒有交流道提供人口與物力的流動 : 很快的人力會快速外移 : 蘇花高的確會造成東部的都市化 : 但是卻是破壞原有東部的人力配置達成的都市化 : 能不能吸引到北部的人口倒很難講 : 但是吸引到北部的投資客卻是一定的 : 大前研一說社會將朝 M 型化前進 : 但是一個社會的平衡仍舊需要龐大的中產階級支撐 : 蘇花高很明顯的會造成東部地區的 M 型化 : 因為最適於中產階級生存的地方還是在都市 : 而蘇花高建立後 : 會先被炒作的是房地產 : 會先被剝削的是景觀與地區性遭到破壞的業者和居民 : 但是中產階級能不能進駐東部地區 : 在台北市強大的都市效應下 : 東部地區要怎樣吸引中產階級進駐才是蘇花高後一個最大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8.174.167.71

08/05 15:14,
這篇有戰的潛力(戰)
08/05 15:14

08/05 15:16,
台北市民都沒繳稅 台北市民只繳稅給台北國
08/05 15:16

08/05 15:18,
支持蘇花高的都去死啦 戰吧
08/05 15:18

08/05 15:18,
二分法只會模糊焦點阿
08/05 15:18

08/05 15:19,
蘇花高蓋了,花蓮就失去它特有的價值了.不能跟西部類比
08/05 15:19

08/05 15:21,
ㄎㄎ
08/05 15:21

08/05 15:21,
跟中山高比不適 當時經國先生有很多建設配合哦
08/05 15:21

08/05 15:22,
推你的論點
08/05 15:22

08/05 15:21,
花東真的很棒 應該要做的是如何增加觀光客的來源
08/05 15:21

08/05 15:23,
都民國幾年了還在中山高和經國先生 ...
08/05 15:23

08/05 15:23,
就破壞環境而言 蘇花公路拓寬為雙線 比蘇花高更不應該
08/05 15:23

08/05 15:23,
增加觀光客來源? 大家一起搭火車搭飛機搭船嗎?
08/05 15:23

08/05 15:24,
很懷念當年單向的蘇花公路
08/05 15:24

08/05 15:24,
把花蓮拿來跟台北比完全不適合吧 想要賺錢也該考慮當地特性
08/05 15:24

08/05 15:24,
蓋個腳踏車公路最好 中間可以多好多民宿供休息 還可以辦環
08/05 15:24

08/05 15:25,
難道花蓮要發展成第二個台北市嗎?
08/05 15:25

08/05 15:25,
十大建設嗎 都快四十年了 真愛扯 ddu你四十歲了嗎??
08/05 15:25

08/05 15:25,
島腳踏車比賽 國際性的 還可增加收入 (來亂的)
08/05 15:25

08/05 15:26,
不是ddu愛扯 是原波愛扯 = =
08/05 15:26

08/05 15:27,
@@ 喔喔 反正扯十大建設的都一樣啦 無聊 根本就還沒出生XD
08/05 15:27

08/05 15:26,
to yesonline, 也有公路可以去阿,你可以開車,騎車,騎腳踏車
08/05 15:26

08/05 15:29,
你要戰 便作戰
08/05 15:29

08/05 15:29,
蘇花騎車也不錯(除了清水斷崖那些隧道以外 orz)
08/05 15:29

08/05 15:28,
蘇花公路危險嘛. 想練習跟砂石車閃躲的專業技巧嗎?
08/05 15:28

08/05 15:30,
以後蘇花公路禁行非人力驅動車
08/05 15:30

08/05 15:32,
這主意不錯吧 (又來亂了)
08/05 15:32

08/05 15:31,
這在台北開車比較不危險嗎?很多人都用騎單車的方式欣賞台灣耶
08/05 15:31

08/05 15:32,
還是想練習如何穿越土石流與落石區?
08/05 15:32

08/05 15:34,
我還想問問土石流是怎麼來的
08/05 15:34
smelser: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8/05 15:35

08/05 15:36,
蘇花公路拓寬挖出來的
08/05 15:36

08/05 15:38,
尷尬了 蘇花公路已經存在了說
08/05 15:38

08/05 15:40,
隨便啊花蓮爛了我也沒差我又不是花蓮人
08/05 15:40

08/05 15:40,
不賴 本篇有戰力
08/05 15:40

08/05 15:53,
不錯,我等著看要蓋的人到晚年靠杯的要死
08/05 15:53

08/05 15:55,
我想知道蘇花公路拓寬這種開好的跟蘇花高怎比?
08/05 15:55

08/05 15:58,
花蓮人賺更多的錢?還是給財團賺?被支票騙的團團轉
08/05 15:58

08/05 15:59,
上一篇都說的很清楚,花蓮人有多數靠觀光吃飯,蓋了就洗
08/05 15:59

08/05 16:00,
牌一次,留下的是什麼?開發?還是垃圾?我只看到快速玩
08/05 16:00

08/05 16:00,
爛的風景區,然後呢?花蓮人會因為這樣經濟起飛?
08/05 16:00

08/05 16:01,
觀光客留不住再後悔阿 ...
08/05 16:01

08/05 21:47,
不喜歡貓攬 那地方不適合 老是被雷轟到
08/05 21: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文章代碼(AID): #16jilxqm (Ecophil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jilxqm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