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永續智慧

看板Ecophilia作者 (你們看到了嗎?)時間18年前 (2006/03/12 21:2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 當你再把很多個食物網連絡起來 給予當地地理環境獨特的特性 : 就變成Biome (不知道怎麼翻 ) 也可以叫做Ecosystem 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系 biome跟ecosystem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biome是以陸域環境之氣候以及主要植物種類作區別 ecosystem就比較像你說的那樣了 : 但是Ecosystem也常常被放到更高的level去 : 這只是生態學上對一群共榮共存的生物們 聯合他們獨特的生存環境 : 所做出的總稱而已 比較像是一個概念性的名字 定義沒那麼嚴謹 : 不過當我們在說生態系的時候 根據前後文關係應該都可以很清楚他想表達的level :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非洲莽原生態系 : 有獅子 有大象 有長頸鹿 有野火燒不盡的黃色大草原 點綴著孤立的樹木和灌木叢 : (當然還有數不清的生物關連在裡面 環環相扣 我只是膚淺的舉個例子 =P) : 我們一看就知道 啊 這是非洲嘛 : 當然並不是每個生態系都有這麼明顯的特色 : 再來是控制的問題 (control) : 除了初級生產者和最高級消費者 : 每個生態食階都被上一層的捕食 然後捕食下一層的 : 乍看是很簡單的關係 但要是加入族群數量的變動 : 即使是最簡單的食物鏈模型也可以變得很複雜 : 這是生態學裡面很基本的top-down/bottom-up control : 簡單來講就是假如吃你的人 因為某些因素突然變得很多 : 你的族群就會因為天敵數量暴增 而急速下降 : 這時候要是你天敵只吃你一種的話 : 他們便會因為找不到食物而讓族群數量下降 : 你的族群便可以重新成長 或是回到以前的數量 : 這樣獵物/掠食者的數量震盪(fluctuation) 常常跟隨著季節性的環境變動 : 這樣的關係是可以越級互相影響的 也就是一個食物鏈裡的物種A數量的變化 : 可以影響到整個食物鏈各種物種族群的平衡 : 要是套到食物網上去 關係就複雜到很難分析了 : 這是為什麼生態問題總是錯綜複雜的一個小例子 : 因為我不是很懂你的問題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釐清一點你想問的? : 另外"人的食物鏈" : 我們吃的排骨飯牛肉麵漢堡三明治 : 其實是關係很簡單的食物鏈 因為這是人造的食物鏈 : 穀物 -> 家畜 -> 人 : or : (自然的食物鏈) -> 野生動物 -> 人 : 就這麼簡單 : 而且他也沒有控制的問題 : 在第一種關係裡面 因為只要可耕地和水源不匱乏 : 我們就可以不斷人為製造我們的食物 : 而第二種關係裡面 我們只負責吃光他們就好 : 吃光了A 就把目標轉移到B 他們底下的自然食物鏈怎麼變動是他們自己的事 : 所以 在開發中以上水準的國家 : 人類目前基本上是不會被bottom-up control的 (由下往上的控制) bottom-up control指的是非生物因子 像是氣候 營養鹽這些因子對生態系的影響 其實可根地跟水源都是影響我們人類賴以維生的生態系的重要因子 由此看來,對於一個生態系健康與否,只看食物鏈食物網是不夠的 生態系的健康以及生態系與生態系間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簡單的例子:氣候就是每一個生態系間所共有的因子,互相影響 : 只有我們去top-down control其他倒楣的生物而已 : (由上往下的控制 把某些物種吃到很少甚至絕種 例如濫捕過漁) : 對我來講這並不叫食物鏈 : 因為這並不自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179.97

03/12 22:10, , 1F
不一定要陸域啊 其實都是定義的問題 看你要怎麼用而已
03/12 22:10, 1F
文章代碼(AID): #14526dI7 (Ecophil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526dI7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