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 GDP成長 人民感受不到 題目

看板Economics作者 (蟲子)時間5年前 (2018/09/11 21:14), 編輯推噓9(9011)
留言20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00年公務員特種考試經濟學題目: 為何一國之平均每人GDP並不能完全代表該國人民之生活福祉或生活水準? 為何近年來我國經濟迭有成長,但許多人卻感受不到所得的上升或享受不到成長的果實? (20分) 這兩題是同一題,我主要想問第二小題怎麼寫才會高分呢? 自己的想法 1.第一小題打算寫每人實質GDP的缺點:未考慮休閒價值、未考慮品質的變化、忽略所得 的分配 2.第二題透過古典、凱因斯、理性預期,這三個面向去下筆,這樣可以嗎?但感覺又不太 合題意,還是說一樣是所得分配問題,資源被有錢人佔據所以民眾才感受不到。 該怎麼寫才恰當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51.1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conomics/M.1536671646.A.78D.html

09/11 22:36, 5年前 , 1F
搜尋「無感成長」,今年中研院的楊子霆有一份論文也
09/11 22:36, 1F

09/11 22:36, 5年前 , 2F
是討論這個,可以去看
09/11 22:36, 2F

09/11 23:24, 5年前 , 3F
平均
09/11 23:24, 3F

09/13 11:43, 5年前 , 4F
若分配是skew 均數就不夠代表central tendency
09/13 11:43, 4F

09/14 00:13, 5年前 , 5F
國民所得分給四個部分 薪資的份額下降
09/14 00:13, 5F

09/14 00:17, 5年前 , 6F
資本 跟 股東分得比例上升了
09/14 00:17, 6F

09/14 00:19, 5年前 , 7F
Gdp還要先減折舊 折舊也上升
09/14 00:19, 7F

09/15 02:16, 5年前 , 8F
所得分配寫太多很容易寫成新聞嘴砲
09/15 02:16, 8F

09/15 14:23, 5年前 , 9F
我覺得抄一點二十世紀資本論說不定會XD
09/15 14:23, 9F

09/20 15:01, 5年前 , 10F
國民所得含股票 也會分配給外資
09/20 15:01, 10F

09/20 15:02, 5年前 , 11F
然後台積電股票外資佔比重
09/20 15:02, 11F

09/20 15:03, 5年前 , 12F
主要是薪資感受不到,但房價上揚
09/20 15:03, 12F

09/26 07:06, 5年前 , 13F
無就業復甦,違反奧肯法則。自從金融海嘯後,各國央行
09/26 07:06, 13F

09/26 07:06, 5年前 , 14F
皆以量化寬鬆政策刺激消費與投資,雖然貨幣政策短期降
09/26 07:06, 14F

09/26 07:06, 5年前 , 15F
低名目利率,但市場寬鬆的資金並未流入到生產;反而流
09/26 07:06, 15F

09/26 07:07, 5年前 , 16F
向股市、房市等投機市場,持續性的寬鬆貨幣政策無法刺
09/26 07:07, 16F

09/26 07:07, 5年前 , 17F
激投資與消費增加,對實質經濟沒有貢獻,難以增加就業
09/26 07:07, 17F

09/26 07:07, 5年前 , 18F
機會,反而助長名目變數增加(物價、股價、房價),所
09/26 07:07, 18F

09/26 07:07, 5年前 , 19F
以造成GDP上升,失業率並未明顯下降。
09/26 07:07, 19F

09/27 21:41, 5年前 , 20F
還有,未扣除折舊
09/27 21:41, 20F
文章代碼(AID): #1Rbx-UU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