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碩班的修課問題

看板Economics作者 (老師)時間9年前 (2015/07/16 22:28),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我也想分享一下過來人的意見 我基本上與Student的想法類似 要念博班的話 線代高微是必要的 碩一我建議先念Varian的個論跟 Game theory 如果念完確定還是對micro充滿興趣 就可以念Mas-Colell的 Microeconomics theory 一般均衡 賽局 跟 principal agent的章節, mechenism design我是覺得對碩班過難 如果之後要念博班再念 再搭配dynamic contract的東西 Econometrics我覺得頗實用 不管是panel或time series 但對機率統計就要先多下點功夫 coding也可以練一練 不過除非做理論 要推漸進估計式什麼的 不然數理統計跟隨機過程修過應該也夠用了 總體的話你先把個體修好吧 現在都micro foundation + data 去calibrate 大量用coding看會不會收斂的... ※ 引述《Student (學生)》之銘言: : ※ 引述《ergeshanian (喵哩)》之銘言: : : 早上和家裡小表弟討論經研選課的問題,想順便請教各位的意見 : : 他的背景及未來計畫如下: : : 國立大學文學院畢業,服完兵役自修半年多考上中字輩經研所碩班 : : 數學就只有修過微積分及統計學 : : 過去半年有自修線代和高微,但他自承不夠熟悉 : : 對個經有興趣,未來考慮繼續讀博班,國內國外皆可 : : 另外他的考試成績組合蠻特別的,簡單講就是靠個經考上 : : 個經全部都在6字頭以上,總經和統計則是平平到低分 : : 因為我是弱者,當年一學期四門課就整天唉唉叫 : : 不如有些強者可以一學期可以修到五門課(甚至以上!!)還輕鬆愉快 : : 所以採取比較保守的建議,目標放在三年畢業 : : 一學期以四門課為限,原則上是三經一數或二經二數 : : 碩一只修個總經,回大學部補上線代及高微,先補完基本的數學課 : : 碩二再來修計量及其他選修,數學則是去修數統、機率論等統計課 : : 碩三再看研究方向,一邊修相關的選修及數學課,一邊寫論文 : 我目前正在念博士班, 如果以我過來人的經驗 : (就是讓我人生重來, 而且背景和你表弟的話), : 讀書計畫應該會按照你目前的排程進行吧 ~~ : 不過, 畢竟計畫趕不上變化, 談到修課, : 這裡面牽涉到一些較為細部的問題: : 碩一: : 高微課程需要下的苦功和心血基本上就不贅述了, : 對初學者(從大部分人的角度來看)而言, : 都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去理解和消化課程的內容。 : 基礎線性代數也應該還好, 負擔應該不重 : 那麼安排課程的問題就在修習個總經身上。 : 其實碩班個體,總體理論課程的吃重程度變異數相當大 : (有些老師課超涼, 有些老師的課就超重 ...) : 所以說, 如果你剛好碰到很硬很難的個總經課程, : 如果要折衷選擇的話, 高等微積分可以考慮暫時先放一邊, : 而已經濟數學作為替代方案。 : 據我所知, 經濟數學課本中有談到高等微積分內容的不錯教材有以下兩本 : (我曾經讀過的兩本不錯的書) : 1.Mathematics for Economists ( http://goo.gl/Wl6OaO ) : Amazon 中有該書的目錄, 可以參考一下, : 其中 part 2 , part 3 就包含了經濟學中, : 較常出現的線性代數和高微的概念 : 2. Real Analysis with Economic Applications (http://goo.gl/R0OIT1) : 這本比第一本深, 內容也更像高等微積分。 : 有一些部分甚至有觸碰到測度論與泛函分析的內容. : (e.g : Blackwell sufficient condition theorem , : 證明 Bellman equation 解的存在唯一性) :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因為近代總體的動態總體模型, : 很多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 ----------以上是碩一課程的看法 ---------------- : 碩二: : 計量其實也是看老師的課程安排, 畢竟這麼龐大的一門學問要短短在 : 一學期內教完, 老師對課程的取捨和拿捏其實佔很重要的一部分。 : 毫不諱言,這門課和機率論與隨機過程有著密切的關係。 : 但是機率論課程的負擔也是差異很大, 同一門課由不同老師開, : 準備的時間絕對不會一樣 : 如果你對(理論/實證)計量有興趣, 那麼對於課程的選擇我也有不同的看法 : (我不是專攻計量的, 只是略懂皮毛而已, 所以有錯也請高手指正 !!) : 實證: : 我覺得關鍵是要熟悉資料的型態, 以及資料庫的使用與管理 : 還有就是對經濟直覺的訓練, 學習如何觀察別人觀察不到的現象與關聯, : 我個人認為這個部分不太需要很深的數學, 但是直覺一定要比別人敏銳才行 : 而這是需要花時間培養, 而非讀數學的書可以得到的 : 理論: : 理論計量的話, 那麼基本上上述的數學課程大概就要全部都要修了。 : (高微, 實分析, 機率論, 泛函分析, 隨機微積分) : 還有一些經典的計量理論課本 (留待高手補充) : ----------------------------------------------------- : 不知不覺感覺好像離題了, 我想強調的是, : 修課的選擇, 除了來自於自己的程度與興趣外, : 也來自於自已未來想要研究發展的方向。 : 如果目標是做學術研究, : 所以其實可以調整的彈性是蠻大的, : 很難有一個標準去判斷哪一個比較好。 : 我剛剛想到另一個課程安排是, : 是第一年就先把個體 總體 計量都修完後, : 再看看自己對哪一門學科有興趣, 在針對那門領域去選擇適當的數學課, : 並透過讀文獻的方式累積對這門研究的感覺與基礎。 : 這樣花上兩年應該也可以做出很不錯的研究才對, : 野人獻曝, 跟您分享一下 ! : : 但這樣的修課計畫缺點就是比較慢,不知道把碩一課程拆成兩年上是否有必要 : : 由於不清楚他的線代及高微自修成效如何,只好假設很爛,需要老老實實從頭補起 : : 雖然我知道有些人數學基礎不佳,也還是熬過了碩一(有人可以提供相關經驗嗎?) : : 而且該所似乎規定升碩二前就要找好老師,搞不好因此找不到有興趣的老師 : : 但總感覺好像還是應該穩紮穩打蹲馬步比較妥當 : : 不知道板上各位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意見?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7.1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conomics/M.1437056914.A.C3A.html

07/17 10:08, , 1F
推原Po !! 相當專業 !!!
07/17 10:08, 1F

07/18 00:12, , 2F
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嗎XD
07/18 00:12, 2F

07/18 03:55, , 3F
老師的話要聽 XDDDD
07/18 03:55, 3F

07/22 16:18, , 4F
XDDDDD
07/22 16:18, 4F
文章代碼(AID): #1Lfx-Imw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Lfx-Imw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