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LM曲線的移動

看板Economics作者 (so what)時間10年前 (2014/06/27 15:00), 10年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ilublue (milublue)》之銘言: : LM的公式為M/P=k(Y)+l(R) : 第一個疑問是M/P的M指的是貨幣供給還是貨幣需求? 如推文,M/P為實質貨幣供給,K(Y)+L(R)為貨幣需求 : 第二個疑問是書上寫說自發性貨幣需求增加會使LM線左移, : 貨幣需求增加---->(M/P)增加---->LM線應該會右移才對不是嗎?? 需求增加,不代表供給也會增加,詳以下回文 : 課本上M/P=k(Y)+l(R)公式是把M寫成貨幣需求, : 然後Md=Ms : Ms=M0 : 然後貨幣供給增加---->(M/P)增加--->LM線右移 無誤, : 但換成貨幣需求得到的結論就相反, : 究竟是為什麼呢??? : 懇請賜教,謝謝! 回想經濟學原理的商品供需模型 如果某物品的「需求增加」 表現在圖形上,需求線右移,均衡價格上漲 以上想必原po沒有異議 均衡時供需相等無誤,但相信原PO不會說:某物品的需求增加,導致供給增加 供需相等,嚴格而言是「需求量」等於「供給量」 簡言之 原均衡 QD = QS 當需求增加,造成 QD > QS 時(在原均衡價格下) 經濟體系如何回復均衡? 並不是「供給增加」,而是透過「價格」來調整! 回到貨幣市場 貨幣供給垂直線(政策變數,央行決定,與利率無關) 貨幣需求負斜率 縱軸為「利率」,即貨幣的「價格」 橫軸為數量,貨幣數量 原均衡: 貨幣需求 MD = MD(R;Y0,A0),A為自發性因素 【註:分號(;)前面的是內生變數,後面的是外生變數】 貨幣供給 MS 均衡點 E0 均衡利率 R0 均衡數量 M0 為推導LM曲線的移動,請畫一條LM在貨幣供需圖的右方(縱軸都是R) 並在LM 上標示E0點,LM的E0,請對應供需圖相同的R0 貨幣需求自發性的增加 使貨幣需求線右移,記為 MD = MD(R;Y0,A1) 由此一新的MD,與原MS 決定新均衡點E1 新均衡E1 對應新的利率水準R1 與 貨幣量 M1(= M0,因為MS 垂直線) E1點:R = R1,Y = Y0(貨幣需求增加是自發性變動,與Y無關) 現在把E1 對應到右邊的 LM:R、Y平面空間 E0、E1 有相同的產出水準Y0 但E1 對應較高的利率水準R1 因此,在R、Y平面空間上,找出Y0、R1 組合點,即E1點 如果你沒畫錯,E1 會在原本 LM 的「上方」(相同的Y,新的R較高) 穿過此點,重新畫一條LM,此即貨幣需求增加後的LM 新的LM在原LM的「上方」,即「左移」 最後,當然你也可以利用簡單的經濟數學 由比較靜態(微分)得到相同的結果 -- ※ 編輯: akai0928 (101.15.37.196), 06/27/2014 15:11:51 ※ 編輯: akai0928 (101.15.37.196), 06/27/2014 15:25:32

06/27 15:49, , 1F
btw, 2個圖可以處理的事,就不要勞煩4象限圖了
06/27 15:49, 1F

06/27 19:34, , 2F
推用心!
06/27 19:34, 2F
文章代碼(AID): #1JhHQaxA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hHQaxA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