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關於貨幣

看板Economics作者 (臣又又-Chanyoyo)時間11年前 (2012/10/08 03:42), 編輯推噓0(0020)
留言2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人們需要貨幣,並不是累積越多貨幣能帶給我們越多的快樂,而是它是作為人們之間物品 交換、價值儲存的媒介,因而人們才需要、想要貨幣。 對於現在市場上所有流通的貨幣都是以政府壟斷發行為唯一方式,看完了海耶克的 Denationalisation Of Money〈貨幣的非國家化〉,對我有很大的啟發。為什麼我們不能 依靠市場的力量,來發行民間貨幣來使用呢?有人會說,那麼發行銀行亂印鈔票怎麼辦? 那只能說,我們身處於單一貨幣壟斷的時間太久,思維也就僵化了。由於去除壟斷化的限 制,每間銀行都能發行自己的貨幣,依靠自身的商品籃子和數量控制維持本身貨幣的價值 ,雖短期內,不難免會有些銀行發行的貨幣貶值、崩盤,但長期競爭下的結果,人們將會 擁用價值最穩定的貨幣,因為不會在有由於政府壟斷發行下,濫用貨幣政策所產生的通貨 膨脹或通貨緊縮。 此外,自由化的貨幣可以打破國家與國家的疆界,若各國都使用許多購買力相近的貨幣作 為計價單位,那麼各國間的金錢流動便不會有所謂的匯兌損失,當經濟體系破產時,該體 系內的資產不會隨著單一和該國貨幣掛鉤,而大幅貶值,反而是有其他貨幣可以做為穩定 的計價標準,形成穩定的經濟體系。 原本由國家壟斷的貨幣,其價值幾乎是與其國家生產力有相當正向關係,固有相當一定價 值隱含著其資本累積,將國家的壟斷權打破後,隨著民營貨幣的使用範圍擴大,從另外一 個角度來講,可以使的每一國資本產能對貨幣的影響力,降到最低,相對地可以使其他資 本累積較弱的國家,各國同質性的工作實質所得均質化,進而提升全球人民的生活水準, 而全球經濟體系也會較注重實質的經濟成長,而非現代金融套利般對經濟無實質貢獻的行 為,但這一天到來,似乎是很難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189.58

10/08 22:11, , 1F
金融體系每隔十幾年都會搞出個風暴
10/08 22:11, 1F

10/08 22:13, , 2F
沒想到居然還有人這麼相信金融體系是佛心來的
10/08 22:13, 2F

10/08 22:14, , 3F
反正銀行倒了國家就會救 不然爛攤子全體國民一起擔
10/08 22:14, 3F

10/08 22:16, , 4F
搞出次級房貸的金融機構有哪家去考慮濫發次貸的後果?
10/08 22:16, 4F

10/09 10:21, , 5F
XX你說的問題是信用貨幣和政府政策造成的
10/09 10:21, 5F

10/09 10:24, , 6F
對於銀行發行貨幣的角色,書內有嚴格的定義
10/09 10:24, 6F

10/09 10:27, , 7F
當貨幣由民間發行時,市場競爭下貨幣都是價值穩定的貨幣
10/09 10:27, 7F

10/09 10:28, , 8F
而發行的承辦銀行只被允許辦貨幣業務
10/09 10:28, 8F

10/09 11:03, , 9F
怎老是有人看到某某理論就上來批評 怎不先想想為啥書上的理
10/09 11:03, 9F

10/09 11:06, , 10F
論無法施行? 嚴格的定義?那不是廢話嗎?
10/09 11:06, 10F

10/09 11:31, , 11F
X那你可以告訴我你的見解嗎?現在感覺比較像打口水仗
10/09 11:31, 11F

10/09 11:33, , 12F
書只是點出另外一種觀點,你又何必如此激動
10/09 11:33, 12F

10/09 20:18, , 13F
這種心得的意義 ? 我去看書就好啦 = =
10/09 20:18, 13F

10/09 23:05, , 14F
原來次級房貸是信用貨幣和政府政策造成的....一語驚醒夢中人
10/09 23:05, 14F

10/09 23:07, , 15F
人是刀子殺的 不是我殺的
10/09 23:07, 15F

10/09 23:15, , 16F
邪惡的是刀子 善良的是我
10/09 23:15, 16F

10/10 09:46, , 17F
難道你認為起因不是因為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引起的嗎?
10/10 09:46, 17F

10/10 09:48, , 18F
#1BxsVTWP 提供的文章可以看一下;但奧地利學派競爭貨
10/10 09:48, 18F

10/10 09:49, , 19F
幣的想法評價也不高就是了,光可行性就問題一籮筐
10/10 09:49, 19F

10/10 10:48, , 20F
房貸利率有台灣低嗎? 這些只是工具 但問題在使用工具的"人"
10/10 10:48, 20F
文章代碼(AID): #1GSTiKfb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STiKfb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