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從流動性陷阱 推到古典不一致

看板Economics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7/30 18:15),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凱因斯學派 認為 當利率太低 導致出現流動性陷阱時 會出現價格機制無法自動達成商品供需相等的結果 並命名此結果為古典不一致 想請問一下 為什麼賴景昌教授 在用圖形分析說明此段的內涵時 所採用的 總合需求曲線 與總合供給曲線 是 凱因斯學派的總和需求曲線 與古典學派的總合供給曲線? 我不太能理解 為什麼將不同學派 也就是說 用不同前提所推導出的曲線 拿來放在一起做分析 我曾經試著想 該不會是 因為當流動性陷阱發生時 古典學派的總合需求曲線 會跟凱因斯學派的總合需求曲線 形狀一樣 所以才把凱因斯學派的總合需求曲線 拿來跟古典學派的總合供給曲線 拿來一起分析 但後來仔細想想 就推翻了這樣的想法 因為古典學派的總合需求曲線 再怎麼推導 也推導不出像凱因斯學派於流動性陷阱下的凹折型 總和需求曲線 想了很久 但仍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樣的分析手法 還請板友提示告知 感激不盡orz ※ 編輯: greensunlife 來自: 140.112.250.104 (07/30 18:16)

07/30 22:58, , 1F
是為了能夠讓兩學派立基於同樣的基礎下
07/30 22:58, 1F

07/30 22:59, , 2F
這樣才能做比較:)
07/30 22:59, 2F

07/31 14:29, , 3F
古典不一致想強調的只是市場無法結清吧?
07/31 14:29, 3F

07/31 14:30, , 4F
不像古典學派說的~~市場始終處在結清下~
07/31 14:30, 4F

07/31 16:18, , 5F
因為圖形的基礎沒有衝突到
07/31 16:18, 5F

07/31 20:13, , 6F
我知道古典不一致想強調的是市場無法
07/31 20:13, 6F

07/31 20:14, , 7F
結清 我不解的是他所使用的分析手法
07/31 20:14, 7F

07/31 20:14, , 8F
為什麼將兩個不同學派的曲線 放在同
07/31 20:14, 8F

07/31 20:14, , 9F
樣的地方一起做分析
07/31 20:14, 9F
文章代碼(AID): #16hRez9-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6hRez9-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