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這是一篇油價討論恨文 大家覺得有無問題呢?

看板Economics作者 (爽兵放假中)時間18年前 (2005/10/20 17:2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0 (看更多)

10/20 11:58,
楊小凱有篇文章談到經濟學的主流學派,有提到中國未何沒有
10/20 11:58

10/20 12:00,
學派的原因,至於兩者的內涵的差別在哪,我就不了解了
10/20 12:00
這篇文章收錄在《楊小凱經濟學文集》? 他提到兩個重點:學術規範與知識傳播 如果缺乏一套審核評估的標準(淘汰機制) 則大家各說各話,沒有交集,呈現相當混亂的局面 就像商品市場一樣,缺乏價格機能的指引下 廠商通通都留下來,沒有人知道誰才是有生產效率、能帶給消費者滿足的 然而,僵固冥頑的規定,也可能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時,把嬰兒也倒掉了 後者是延續清末以降的中體西用問題 社會科學理論都有其紮根的土壤 所謂橘越淮而為枳 英國民主制到德國威瑪共和就變了樣,希特勒具有合法的民意基礎 原來認為革命會先發生在先進國家的馬克思理論,反被列寧用在落後的俄羅斯 西方世界的市場經濟傳到前共產集團,變種為裙帶資本主義 其實有一門比較經濟學的分支,除了制度以外 還會探討一經濟學理在不同國家的應用情形 但這門分支其實沒什麼前途,跟經濟思想史一樣,很多學校根本就不開 中體西用問題最常發生在面臨某種程度巨變的國家 一方面因為沒能建立起學術秩序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既然沒有王,就會有人起來爭王 冷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反而開啟一場軍備競賽,因為此時權力是真空的) 另一方面則反映知識份子在追求變法圖強的過程中,心中產生徬徨與焦慮 以至於抓根稻草就當救星 第三,從學理到政策推動,為了說服特定對象,有時會經過相當的簡化與時尚的迎合 Paul Krugman 的《Pop internationalism》、《Peddling prosperity》 相當生動地批評經濟藥方是如何被濫用 用政治語言來說,表為路線、漸進或革命的手段,這就立刻牽涉到個人意識形態 雖然 Hayek 警告知識份子不要過於自信,打破既有的局面可能引發難以想像的災難 但有時久病沉痾,不如來個手術一次搞定 坦白說,publius 的意見讓我想起楊小凱的文章 細膩一點的讀者,都不難察覺楊小凱關心的是面臨快速變遷的中國,下一步該往何處去? 對岸的文章如何如何只是表面 可以的話,最好多注意背後的制度層面、心理因素、社會環境 但回歸原點,還是要看你唸書為了什麼 是為了飯碗而學習,還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是去駕馭知識,還是被知識所駕馭 (用 Maslow 的需求層級來看,是基本的生理需求,還是自我實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53.8

10/20 21:34, , 1F
我指的的確是《楊小凱經濟學文集》的那篇文章
10/20 21:34, 1F
※ 編輯: DarthRaider 來自: 218.162.53.8 (10/20 22:04)

10/21 00:24, , 2F
雖然有很多知識還不懂,但是覺得你說的很好
10/21 00:24, 2F
文章代碼(AID): #13Ls8mjX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0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3Ls8mjX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