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長江上游乾旱與三峽大壩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http://fit-AT.cc)時間17年前 (2007/03/04 10: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06-08/28/content_5018502.htm 去年清華社的報導 應該跟今年類似 從去年就乾到現在了 我是好奇為什麼現在這問題又浮現 因為整條河流都乾了嗎? ============================================================================== 專家:長江上游乾旱和中下游低水位與三峽蓄水無直接關係 新華網武漢8月28日電(記者 楊希偉)長江水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胡甲均28日在此 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今年長江上游局部地區出現旱情和中下游的荊江等河段出現歷 史最低水位與三峽蓄水沒有直接關係。 據胡甲均介紹,入夏以來,四川、重慶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先後發生嚴重乾旱 。乾旱發生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程度之深、造成損失之重為多年罕見,局部地區達 到五十年一遇。截至8月20日12時,重慶市大部分地區伏旱天數在40天以上,其中 潼南、北碚等13個區縣超過45天,彭水達56天,巫溪高達87天;萬盛區境內有1 2條河流,目前已斷流的有9條,有2條已接近斷流。 長江水文局負責人王俊教授分析說,長江上游的四川、重慶等地出現嚴重旱情,主要 影響因素是大氣環流異常。據介紹,今年入夏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脊線 位置偏北偏西,長江上游地區的四川省、重慶市等地受高壓系統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 水少,出現持續乾旱。 王俊認為,三峽水庫目前的蓄水面積不過幾百平方公里,其蓄水及蒸發放在全球氣候 系統中只是極為弱小的因數,尚無力對大氣環流形成影響。 進入8月份以來,長江上游維持少雨天氣,來水量偏少6至7成,幹流寸灘8月16 日14時出現流量6530立方米/秒,創歷史同期8月最小流量記錄。受長江上游降雨 明顯偏少、上游來水量明顯偏少影響,荊江河段宜昌、枝城、沙市、石首等出現歷史同期 最低水位,流量也出現歷史同期最小。 胡甲均分析說,三峽水庫自2003年6月初期蓄水水位至135米之後,汛期均是 按135米方案運行,水庫水位維持在135米左右,基本上是上游來多少水,水庫就下 泄多少水,並未額外攔蓄上游來水。因此,今年長江中下游的荊江等河段出現歷史最低水 位現象與三峽工程蓄水也無關。(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28.65
文章代碼(AID): #15wYWgs_ (EarthScience)
文章代碼(AID): #15wYWgs_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