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各位關於南部近一個月來的地動....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松韻之聲)時間21年前 (2003/11/18 13:5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1 (看更多)
※ 引述《Piin (儂儂小笨蛋)》之銘言: : 要將該批地震歸因於觸口斷層或許是過於武斷了些 : 簡單的提出兩個疑點 : 1.該地震"震央"位置偏西, 落在觸口斷層之上或附近, 從小圖來看我會覺得在觸口以西 : 但震源過深(~15Km ), 故直接由位置的相關性來說就不太可能是觸口斷層為發震源. : 這樣的問題同時可見於99年9月21日的集集地震,在地震後某些單位因震央落在雙冬斷 : 層之上而直指雙冬斷層為兇手, 就是犯了這樣的毛病. 嗯,小弟我用地圖程式稍微比對一下,發現其實震央都位於斷層以東~ 例如107號有感地震,根據經緯度,震央已經落在偏東的高雄縣荖濃溪... 其他如112號、116號、118號都在很接近的位置,所以至少確定並非落在觸口斷層上~ (至於為什麼小圖的震央都落在台南縣阿...我也很疑惑...@@") 我也瞭解這樣的立論依據很薄弱,(寫上一篇文章時我網路很差,很多網頁都連不上^^") 從地調所的網站描述, 觸口斷層在近地表處是高角度逆衝斷層,到地下某深處後轉變為低角度逆斷層, 所以我當然也不能確定震源就真的落在觸口斷層地底下破裂處,充其量只是接近。 : 2.就新期活動構造來看,觸口以東仍有不少活躍的構造, 在地調所圖上就有白河, 六甲等 : 沒被發現或命名的更大有其在,切莫因觸口的名氣大而歸罪於它, 它也是很無辜的 謝謝提醒^^" (不過白河、六甲等斷層應該是位於觸口以西吧?) 上一篇也有說到,我只是認為觸口斷層的可能性較高~ 當然其他斷層也是有可能的,甚至還有未出露地表的盲斷層,這些都有可能... 但我認為,預測未來發生的地震雖然困難,但研究過去發生過的事件則是可參考的。 地調所網站提到,根據探溝開挖的結果,觸口斷層兩側層位落差在1500公尺以上, 在距今八十萬年前開始活動,其後經歷三次明顯而大規模的上衝運動,如此顯赫的紀錄~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集集地震造成車籠埔斷層最大錯動量連10公尺都不到, 觸口斷層未來雖然幾百幾千年才會發生一次大規模錯動,但一旦發生應該是很危險的。 這也是我認為觸口斷層可能性較高的理由... : 另外, 應力是會轉移的說, 不是地震完了就釋放到空中的, 故在說應力釋放時要小心謹慎 謝謝,這點我瞭解。^^ 不過應力轉移理論目前尚未定論,因為也有人根據此理論觀察應力增高和降低地區, 但在應力高低和地震發生頻率並未呈現預期的正相關,有學者認為應力增減只是相對的, 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區域應力的相對變化,但全球板塊活動的絕對應力才是主決定因素。 附帶一提,我們系上老師一致認為嘉南地區的大地應力仍處於累積狀態...^^; : 附上兩個地震震源解, 感謝中研院地科所的網頁 : Large Image : http://bats.earth.sinica.edu.tw/twn_cmt.jpg
: 震源解 這張是118號有感地震 : http://bats.earth.sinica.edu.tw/Quick_CMT/0311141811.jpg
這張是116號有感地震 : http://bats.earth.sinica.edu.tw/Quick_CMT/0311141012.jpg
在此再附上112號有感地震(奇怪,BATS上找不到107號) http://bats.earth.sinica.edu.tw/Quick_CMT/0311061358.jpg
從震源機制解來看,112號跟116號型態較類似,都兼具逆衝和平移的分量, 雖然方位略有差異,但兩者震源極為接近,有可能是同一條斷層造成的地震。 118號則比較接近南北向的平移斷層,可能與另外兩個事件不同來源。 而從波形來看,因為116號和118號展示的測站相同,比較之下兩者波形明顯不同, 118號的P波較尖銳;而112號展示的測站與其他兩個相同的較少,而無從比較。 因為資料不足,所有討論與分析都是基於有限資訊來論述, 有所不足或疏漏之處,還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29.32

推 12.160.163.253 11/18, , 1F
三次明顯的上衝..不代表只有三次阿...
推 12.160.163.253 11/18, 1F

推 140.115.229.32 11/19, , 2F
那是地調所網站寫的,當然不是只有三次^^"
推 140.115.229.32 11/19, 2F
文章代碼(AID): #_kRGf7m (EarthScien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_kRGf7m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