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娛樂周刊採訪Chernobyl主創Craig Mazin

看板EAseries作者 (哈哈哈)時間5年前 (2019/06/09 17:26), 5年前編輯推噓22(23120)
留言44則, 2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娛樂周刊》採訪Chernobyl主創Craig Mazin EW :創作《Chernobyl》這樣的項目,你如何讓幾十年前發生的事在今天看來並不過時? Craig Mazin :也不是總能做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很久以前發生的事與現在關聯 不大,但Chernobyl事件則關係重大,本劇講的就是謊言的代價,當—個文化,—個政府, 一個民族不了解真相的重要性時,會出什麼事。出這樣的事就要付出代價,你能躲得了一 時,遲早也躲不了。而我們現在都活在真相被操控、歪曲,甚至調侃的時代。 真相是遭人嘲笑的概念。這就是Chernobyl要講的東西,講的是該事件的代價,因為那是 真實事件。 EW:這劇講了許多不同又揪心的故事,但有沒有一個你覺得特別難構思的故事呢? Craig Mazin :最難寫的,也是讓我最心痛的就是Lyudmilla Ignatenk和她丈夫Vasily Ignatenko (他是災難當晚第一批趕到現場的消防員之一),因為這段故事不斷地令人心 碎。 Jessie Buckley飾演的Lyudmilla是個美麗的人,她是深陷愛情的人,因此她無法想像自己 不去支持畢生的摯愛。於是她做出了不明智又很危險的事,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但這些舉 動是可以理解的。她並不傻,她只是愛得太深,我覺得這就是最人性的東西。我的工作是 以不偏不倚的方式來講故事,使人們看到真相,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我有的優勢是, Jessie Buckley和Adam Nagaitis呈現了最精湛的表演,後者也把Lyudmilla的丈夫演繹得 如此出色。 EW:有什麼是你想講述但沒講的嗎?有什麼太陰暗的內容嗎? Craig Mazin :第4集很難創作。清理者和狗狗的幾場戲讓很多觀眾難過到看不下去。但 真實的情况比那更糟糕。這是當事人講的故事,不是我瞎編的。有人在斯維拉娜·亞歷塞 維奇所著的《車諾比的悲鳴》中講述了這個故事,我們拍了出來,但太超過了,感覺是在 虐人。 在"不,你必須看看這災難,了解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和“拍得太過火"之間的界線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界線是不同的。我很感激的是,第四集播出後,大部分人覺 得我們的方向是對的。少部分人則不認為,如果我們拍了某件事,我想很多人會說: 知道嗎,這樣不行,你這樣太無情了。 EW :劇中大部分角色源自真實人物,但顯然Emily Watson的角色並非如此,她的角色更 難寫,還是基於真實人物的難一些? Craig Mazin :其實,我認為不受真實人物束縛的創作更容易寫。比如寫Legasov 和Shcherbina,顯然我得讓人物更戲劇化,讓他們去其實沒去過的地方,或者說一些沒人 知道他們說沒說過的話,但我感覺有責任去講清楚他們是怎樣的人,他們經歷了什麼,結 局如何。所以我是有—些不想破壞準則的。通過Emily的角色,我可以創作出一個有很多用 處的人物,因此她會負責解釋許多不同的真相和事實,那樣很有幫助。 而且,不管大家知不知道,她在做的是觀眾在家看電視時的反應,比如說:你是認真的嗎? 你在幹嘛呢?別那樣做,要這麼做。她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價值觀,這樣的角色別人來演會 很難。但如果你是Emily Watson就沒問題了,因為她演技非常棒。 EW:很明顯,三位主演沒有任何俄國口音,這事劇組討論過嗎? Craig Mazin :這顯然要認真討論:我們該怎麼處理這些口音?因為本劇的規模很大,有 台詞的角色約一百人,對電視劇來說已經很多了。你瞧,我說英語,我們導演Johan Renck說瑞典語和英語,劇組有來自歐洲各地的成員°有個選項就是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演 員來演,但問題是會有很大的語言障礙。說實話,我不確定HBO和Sky電視台會給我們這個 預算,這也涉及到一些實際操作的問題。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劇組有歐洲人,他們 應該用俄羅斯口音嗎?很快,你會發現演員在裝口音,他們在裝模作樣。當表演的重點全 都放在模仿口音上,我就會出戲,覺得不真實了,感覺不再輕鬆和簡單,會顯得很不自然 。 從邏輯上講,蘇聯人也不說帶俄國口音的英語,人家說俄語。所以我們幹嘛呢?讓他們 用俄國口音說話也不會準確到哪裡去。有人在青少年選擇獎上問了這事,我給出了同樣的 長篇大論。當我說完後,Stellan只是抬起頭說了一句:《哈姆雷特》也不是用丹麥語演的 (大笑 EW :就像101一樣,結局的大部分情節都發生在災難當晚的控制室中。開始做這劇時,你 知道故事將回到那裡結束嗎? Craig Mazin :我的希望和意圖是讓人們能從各方面感受Chernobyl的悲劇:科學的悲劇 、政治的悲劇、情感和個人的悲劇,這些都囊括在內。讓人真正感受它對整個國家和人民 造成的影響,然後說:好吧,既然你已了解這些事,那讓我們看看它具體是怎麼發生的, 這樣我們才能學會避免重蹈覆轍,當我說它的時候,我不是指核反應堆爆炸,我是指由謊 言和忽視造成的一場悲劇。 我還想說一個事,那就是控制室裡的大多數人都是無辜的,我覺得讓人們知道這一點很重 要。他們以前只是不清楚而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控制室裡的壞蛋也是無辜的,那是令 人震驚的事 所以這都是要讓觀眾理解,我們所有入生活的每—天都是在控制室裡面對各種選擇,我 們被要求思考,是否會發生糟糕的事,在那樣的情況下,一種思路是何必擔心不可能會發 生的事嗎?另一種是,擔心是應該的,因為這事可能會發生?這就是謹慎,是我們應該做的 。 EW :Legasov和Shcherbina的最後一幕出奇的溫柔,給他們那樣的瞬間為什麼很重要? Craig Mazin :那場我給了Stellan的角色很多戲,我不能打包票說真正的Shcherbina有 過那種慢動作的轉變。但在我看來,那時在蘇聯,接近權力的人一定從骨子裡感受到國家 在分崩離析。因為打個比方,那場戲發生於1987年,四年後前蘇聯就不復存在了。對於經 歷過Chernobyl事件的Shcherbina來說,我想他一定意識到了"我的信仰是不對的,我的所 為也不正確",對他肯定造成很大的愧疚感。 而我想要的是,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讓Legasov來說,事情不是這麼來看的。其實是 這樣:我們竭力生存,但有些時刻我們要做抉擇,那些抉擇就決定了我們的為人。在我看 來,決定Shcherbina為人的,是他做了錯誤的決定後所做的正確決定,我認為,觀眾從故 事裡看到救贖、成長、希望的機會是美好又很重要的。 EW:在同一場景中,也有一隻毛毛蟲…… Craig Mazin :毛毛蟲是個龍套。Johan拍那場戲時,毛毛蟲剛好在那裡。完全沒用CGI, 也沒用毛毛蟲替身。然後Stellan就開始表現這樣的想法:你知道嗎,在我們幹出那些蠢事 之後,在人類對地球造成種種損害之後,仍有希望存在,還有隻小毛毛蟲,生命會延續下 去,我們不要再重蹈覆轍了。 EW:你認為我們從Chernobyl事件吸取了教訓嗎? Craig Mazin :我認為我們在面對更嚴峻的問題,比如全球變暖,氣候變化。我們知道這 一點。世界上不只—兩個,而是成千上萬的科學家都在聲嘶力竭地高喊,喚起我們的注意 。 我們的政府充滿了冷漠又固執的人,他們堅持否認和胡扯的態度,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 境。就像是我說的,我們現在都身在控制室,還有時間,但不多了。如果人們從這部劇得 到的東西,我希望不是"共產主義是壞的",是的,共產主義的確是壞的,蘇聯的確也是糟 糕的,而它已經結束於1991年,但這些事在每個國家正在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官員要求:願意處理真相並讓它們陳述出來,所以我永 遠保持希望,不會停止,但也永遠憂慮著。 https://weibo.com/1788911247/Hxu3237Z6 https://ew.com/tv/2019/06/03/chernobyl-craig-mazin-finale-intervie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87.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560072396.A.68A.html ※ 編輯: hahaha0204 (220.141.87.195 臺灣), 06/09/2019 17:35:34

06/09 17:39, 5年前 , 1F
毛毛蟲是個龍套
06/09 17:39, 1F

06/09 17:47, 5年前 , 2F
人命不值錢啊,狗狗才讓人感傷啊
06/09 17:47, 2F

06/09 18:18, 5年前 , 3F
06/09 18:18, 3F

06/09 18:19, 5年前 , 4F
06/09 18:19, 4F

06/09 19:05, 5年前 , 5F
相似度好高阿
06/09 19:05, 5F

06/09 19:07, 5年前 , 6F
有點難相信醉後大丈夫系列和蜻蜓俠的編劇也是他wwww
06/09 19:07, 6F

06/09 19:41, 5年前 , 7F
Emily Watson的角色很怪 不像當時的俄國人
06/09 19:41, 7F

06/09 19:43, 5年前 , 8F
叫主角講真話 自己沒事 死貧道不死道友的 XD
06/09 19:43, 8F

06/09 19:45, 5年前 , 9F
被告三人組也很像~~~~
06/09 19:45, 9F

06/09 19:52, 5年前 , 10F
原來毛毛蟲是亂入XD 可愛
06/09 19:52, 10F

06/09 20:11, 5年前 , 11F
推最後一段
06/09 20:11, 11F

06/09 20:33, 5年前 , 12F
Emily Watson的角色 片尾不是有說是虛構的
06/09 20:33, 12F

06/09 20:33, 5年前 , 13F
是用來代表一整群科學家
06/09 20:33, 13F

06/09 20:35, 5年前 , 14F
光是這一群科學家怎麼天人交戰 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了
06/09 20:35, 14F

06/09 20:51, 5年前 , 15F
推!
06/09 20:51, 15F

06/09 21:04, 5年前 , 16F
之前都在寫喜劇耶 驚聲尖"笑"之類的 這次反差好大XDD
06/09 21:04, 16F

06/09 21:05, 5年前 , 17F
不過也有些人可以把悲劇拍成喜劇 那也是另類的反差 像GOT
06/09 21:05, 17F

06/09 21:09, 5年前 , 18F
看過他寫的電影真的會嚇一跳 風格差好多
06/09 21:09, 18F

06/09 21:20, 5年前 , 19F
真的是生涯歷程中的天外神來一筆
06/09 21:20, 19F

06/09 21:24, 5年前 , 20F
這很像突然發現喜劇演員很會演的編劇版本:p
06/09 21:24, 20F

06/09 21:24, 5年前 , 21F
看到連蜻蜓俠都是很驚訝XDDDD
06/09 21:24, 21F

06/09 22:50, 5年前 , 22F
《哈姆雷特》也不是用丹麥語演的
06/09 22:50, 22F

06/09 22:54, 5年前 , 23F
下一部戲要寫霹靂嬌娃 大概又是喜劇路線 他不考慮改寫
06/09 22:54, 23F

06/09 22:55, 5年前 , 24F
劇情類嗎?
06/09 22:55, 24F

06/09 23:34, 5年前 , 25F
毛蟲替身XD
06/09 23:34, 25F

06/10 02:21, 5年前 , 26F
這部戲在各個方面都執行的相當成功,而且蘇聯建築好迷
06/10 02:21, 26F

06/10 02:21, 5年前 , 27F
人啊
06/10 02:21, 27F

06/10 10:55, 5年前 , 28F
哈,這專訪解釋了版上很多人的質疑,包含口音跟第四集
06/10 10:55, 28F

06/10 13:57, 5年前 , 29F
借標題問 這部有好多在菸灰缸掐息菸屁股的鏡頭
06/10 13:57, 29F

06/10 13:57, 5年前 , 30F
多到令人出戲 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
06/10 13:57, 30F

06/10 18:18, 5年前 , 31F
可能在暗示菸草裡面有放射性同位素釙210吸入體內的累績
06/10 18:18, 31F

06/10 18:21, 5年前 , 32F
輻射量其實很大,但是當時的人不在意?(或不知情)
06/10 18:21, 32F

06/10 18:25, 5年前 , 33F
輻射防護中輻射強度和距離平方成反比,若將放射物質攝入
06/10 18:25, 33F

06/10 18:26, 5年前 , 34F
體內會造成體內暴露,片中不給礦工吹電扇也是怕吸入太多
06/10 18:26, 34F

06/10 19:12, 5年前 , 35F
毛毛蟲太神!!應該得艾美獎
06/10 19:12, 35F

06/10 19:49, 5年前 , 36F
好文推
06/10 19:49, 36F

06/10 20:11, 5年前 , 37F
好想看這部戲的相關幕後花絮喔
06/10 20:11, 37F

06/10 21:08, 5年前 , 38F
理念很推
06/10 21:08, 38F

06/10 21:42, 5年前 , 39F
如果編劇也是菸槍 那抽煙畫面只是在表現角色焦慮的可能性
06/10 21:42, 39F

06/10 21:42, 5年前 , 40F
很大 老菸槍都振振有詞因為要紓解壓力才抽的
06/10 21:42, 40F

06/10 22:37, 5年前 , 41F
吸太多跟焦慮感我都有想到 還想到一個時代感 只是不確定
06/10 22:37, 41F

06/10 22:37, 5年前 , 42F
是那些答案 我還沒看完XD
06/10 22:37, 42F

06/11 17:27, 5年前 , 43F
替身啥小,cgi還講得合理
06/11 17:27, 43F

06/12 01:32, 5年前 , 44F
06/12 01:32, 44F
文章代碼(AID): #1S_D3CQA (EA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