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太平洋戰爭》第二集中的歷史細節

看板EAseries作者 (GARDEN CITY ANGEL)時間14年前 (2010/03/29 18:05),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1、開頭的小規模戰鬥應該是1942年10月7日-9日間的第二次馬塔尼考河戰鬥。馬塔尼考河 位於美軍環形陣地的西面(第一集的鱷魚溪位於陣地東面,我們所熟知的血嶺位於陣地南 面),在該河對岸當時有不少日軍集結,給美軍陣地造成不少威脅。因此美軍於1942年9 月23日渡河組織了第一次馬塔尼考河戰鬥,但此次戰鬥遭日軍埋伏而失敗。而1942年10月 7日的攻擊則取得了成功,重創了日軍第2師團的第4聯隊,美軍以傷亡約200人的代價殲滅 日軍約 700人。 2、登陸的美陸軍部隊是第164步兵團,他們於1942年10月13日登陸。同時運上島的還有足 夠陸戰1師60天之用的補給品和大量其他物資。此時瓜島上美軍總兵力達到23000多人,日 軍此時兵力也接近2萬,但裝備和補給無法和美軍相提並論。第164步兵團在後來的機場爭 奪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影片中陸戰隊員「盜竊」陸軍補給的事是真實的,當時164團剛剛登陸,幾架日軍轟炸 機照例前來對機場進行轟炸;陸軍士兵急忙四散躲開尋找隱蔽,而習以為常的陸戰隊員料 定日機不會對灘頭物資實施攻擊,於是對陸軍兄弟的補給來了個順手牽羊。此時陸軍164 團已經裝備了 M1步槍,但不少陸戰隊員卻認為春田步槍更有準度而對M1不屑一顧,不過 仍有少數陸戰隊員偷拿了陸軍的M1嘗鮮。 4、164步兵團的登陸給瓜島的陸1師帶來了希望,但是就在1942年10月13日當夜,這些步 兵和陸戰隊員們一起品嚐了日軍對瓜島機場最猛烈的一次艦炮攻擊(即影片裡的那次夜間 炮擊):兩艘日軍戰列艦共發射了918枚360毫米砲彈,炮擊持續了整整80分鐘。此次炮擊 給瓜島機場造成了極大損害,共有48架飛機被擊毀或擊傷,41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大量燃 油被毀。 5、在戰前動員中,陸戰7團1營的Puller中校(就是那個乾癟老頭)說日軍試圖從馬塔尼 考河附近進攻,這是對的。當時美軍判斷日軍的進攻方向是陣地西面的馬塔尼考河,因為 那裡日軍部署有重炮和坦克部隊;而且日軍曾在此發起過數次小規模的攻擊,更讓美軍堅 信這裡將是日軍的主攻方向。(事實上日軍的主攻方向是位於陣地南面的血嶺地區,即1 營的防區。) 6、動員中Puller提到的Hanneken的部隊其實是陸戰7團2 營,Hanneken是營長,這支部隊 當時正從陣地南面調往位於陣地西部的馬塔尼考河一線增援陸戰5團以防止日軍從那裡進 攻。影片裡提到的sector 3不是像字幕裡所說的是「三排」,而是指第三防區,即血嶺一 帶的防區。當時美軍將瓜島分為5個防區,陸戰7團1營所防守的血嶺一線即位於第3防區。 7、影片中提到的Briggs是指陸戰7團1營的一名排長Ralph Briggs,他當時帶領46個人在 美軍主陣地前方建立了一個前哨站。在日軍攻擊機場那晚,Briggs的前哨站最先發現日軍 的動向,但按兵不動,日軍在黑夜中也未發現他們。Briggs隨後和Puller聯繫(影片中有 敘述),Puller要求所有火炮靜默,以保證Briggs等人安全撤回。最終 Briggs等46人有 42人撤回美軍防線(其中一人直到2周後才逃回),有4人在途中被日軍發現而被殺。 作者:踏雪無痕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http://huo360.com/a/31261.html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2.83.194

03/30 00:52, , 1F
看到後面那些G.I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回到艦上時,想必心裡
03/30 00:52, 1F

03/30 00:53, , 2F
應該是百感交集吧~突然,自己變成了國家的英雄了~
03/30 00:53, 2F

03/30 10:58, , 3F
感謝分享 希望以後都可以看到原文
03/30 10:58, 3F

03/30 11:57, , 4F
感謝分享~
03/30 11:57, 4F

03/30 13:52, , 5F
好文大推
03/30 13:52, 5F

03/30 23:25, , 6F
推阿
03/30 23:25, 6F

04/04 21:24, , 7F
推 看到艦上那幕 他們已經成為美國的英雄了~~~
04/04 21:24, 7F

04/09 12:32, , 8F
大推!
04/09 12:32, 8F

07/24 09:41, , 9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www.94istudy.com
07/24 09:41, 9F
文章代碼(AID): #1Bi7jkA5 (EAseries)
文章代碼(AID): #1Bi7jkA5 (EA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