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向心力(二):邁向理想之路

看板EAETA作者 (阿康)時間16年前 (2007/10/05 00: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我們剛剛講完了理想,那到底要怎麼邁向理想呢? 簡單的來說,就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那也就是這一篇文章所寫的重點: 使命,策略及目的 這篇文章是我在去年寒假所寫的,我有稍微修改過,以比較符合這一系列 文章的方式來呈現。 理想跟使命是類似的,但還是不相同。我會把理想歸類為比使命更長遠的規劃 來思考。 如果我們用戰爭的術語來講的話,就可以輕易的把這四個東西區隔開來。 理想,使命,策略,目的 <--> 理想,戰略計畫,戰術計畫,作戰計畫 我們拿二次世界大戰來說,戰略計畫是一整個歐洲,長時間的規劃。他必須要考慮 整個攻佔時間,策略,後勤補給,攻擊進度等等,依據現實狀況進行變化。 戰術計畫是為了拿下一個中程的目標,比如說,攻下諾曼地的灘頭,搶灘成功。 而作戰計畫則是如何攻下一座諾曼地的灘頭堡。 有了這樣子的認知,那我們再來看看本文,就可以瞭解了! --------- 使命,策略及目的 2006/02/16 Wrote at my room 2007/10/02 修改 這也是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使命以及目的。 我們先對使命以及目的下個定義。在〝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與管理(司徒達賢著, 天下文化出版)〞這本書內對了一個團體的使命作了這樣的定義:   〝為某些人(Clients),提供某些特定的服務(Service)〞 其實在書裡面有特別提到,使命必須是具體的,可以執行的,可以擴展的,有彈性來 因應社會變遷,是整個組織長期經營傳承所奉行的目標。也就是說,使命是要接近並 符合理想的。有了使命,整格團體才知道是為誰為何而努力,團體的資助者也才知道 是為誰奉獻出自己的資產,而整個團體的活動設計也才有可以依循的方向。 而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團體必須要利用策略,期望讓組織一點一點的接近使命。那什 麼是策略呢?!書裡給策略的解釋是這樣的:   〝為了未來的理想,當前所必須採取的行動指導原則〞 在組織發展的某些程度來說,策略比使命更重要。策略的訂定是決定現在要做的事情 的方向。任何活動所舉辦的目的都應該要依循這這個經過詳細分析過所訂定的策略來 執行。而一個完整的策略工作應該要包括下列幾點: 1. 組織遠景的描繪 2. 組織內外環境的分析 3. 確認策略議題 4. 決定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 講的很學理,其實我們換個方法來解釋。在許多的評鑑裡面,常常都會問說: 〝你的團體有沒有所謂的短、中、長期規劃阿?!〞 所謂的使命,就是團體的長期規劃,就是我們在接近理想時所希望達到的事情。 所謂的策略,就是團體的中短期規劃,就是我們在近幾年內,因應這樣的時空環境以 及資源分配,我們希望做到什麼樣子。 所謂的目的,就是每個活動的期望成果,而這些成果可以符合策略,帶著整個團體向 著理想更進一步。 還是太虛無飄渺?!那我們反過來,從目的的重要性開始說起。 我們就拿學校裡的社團活動作例子好了。有許多學弟妹常常活動一段時間之後,不經 意的流露出疲累感,開始倦勤,開始不想做任何的事情,開始沒有動力。而身為領導 者的社長,或是總召,除了熱情之外卻找不到任何可以再度喚醒伙伴的任何理由。整 個團隊開始陷入打迷糊仗的地步,方向開始喪失,開始不知道要做什麼,開始拖延工 作時間。然後到完成期限之前,用盡最後的力起趕出一個60分的活動交差了事。然而 放盡氣力的結果卻使得下次的任務更加的艱困,就更不要談下下次,甚至以後了。成 員沒有轉頭跑掉就已經要謝天謝地了。 問題出在哪裡?! 事後,當學弟妹反應這樣的問題時,我都會問他們:〝你為什麼要辦這個活動?!〞 令我訝異的是,大多數的學弟妹都能講得出好多個理由,但卻沒有辦法用這些理由說 服自己。 這時候你應該知道了,沒錯,問題就是在目的。 一個活動無論大小,一定有他存在的目的,就想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他存在 的價值。一個活動的目的如果明確,團隊才比較容易針對活動進行規劃,領導者容易 針對活動設計進度,也才能夠對這個活動的執行好壞提出相當的評量。這樣,這個團 體才會在這樣的活動當中學習到東西。不然,整個團隊只是在打爛仗而已。 想不出目的?沒關係,我們可以把一個活動的目的,簡化成這樣的格式。 〝我要做什麼樣的事,對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讓他變成什麼樣的狀態〞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一個營隊的晚會,主要的目的可以是增進成員之間的感情,但也 可以是只想讓學員玩得盡興的晚會。這兩個目的就會衍生出完全截然不同的晚會模式 。從目的,進而影響籌備的工作人員,參與的成員,所要排出來的活動,以及所希望 達成的效果,都會變的完全不一樣。但是,他們實際上,都只是一個晚會罷了。 若是在營隊之前,以增進成員間感情為主的晚會,目的應該是〝利用晚會,讓我們的 成員們在營隊之前,感情更融洽,擁有更大的向心力,讓營隊更完美〞,這時候活動 設計就可以增加許多成員間互動的團康遊戲,甚至是利用許多的PA(體驗教育),讓 大家體會到如何團體運作,增進團隊的向心力;也可以在晚會節目當中排入戲劇,表 演以前在這樣的營隊裡發生的許多感人故事,讓團隊裡的伙伴們能夠感受到〝如果我 更用心,我也能這樣〞的感覺。這個時候的籌備人員就不會是全部的成員,而可能是 整個組織的領導階層,或者甚至向社團裡面的學長姐等等非營隊籌備主力的人員。 若是在營隊之中,想讓學員玩得盡興的晚會,那就和上面完全不一樣了。因為訴求不 同了,晚會目的變成了〝在晚會當中,讓學員們玩得盡興,充分享受快樂〞。重點在 快樂,而不是像之前所提的〝結合團體,增進向心力了〞。所以,籌備人員馬上就變 成營隊裡的主力成員,而活動則可以更包羅萬象,更有創意,更能盡情揮灑。營火拉 ,相聲拉,支援前線拉,默劇拉,非廣告等等,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反色情反暴力 等等類似這樣的訴求….),都可以在晚會上呈現。 看到了嗎?!活動有了目的,規劃起來就順手多了。不用再去想一些無益於晚會目的 的活動。 我們把晚會的進行想像成一個百萬大挑戰的任務好了。我們正搭著一艘要改造的破船 ,只要順著目的這條河水,可以順利的向下游找到我們需要的成員,想出整艘船改造 的方法(活動時間規劃,氣氛掌控),拿到我們想要的材料(一個個晚會裡的活動) ,然後順利的把他拼裝起來(把一個個活動依照氣氛曲線以及活動的時間規劃一個個 放進去),再做一點修飾(主持人的串場),這樣我們剛好趕上時間,美麗的大船獲 得第一名,晚會成功!!! 如果沒有目的呢?!那破船永遠都留在上游,在怎樣都沒辦法到達港口參加比賽的。 更別提拿到一百萬囉。 讓我們回到上面所說的兩個晚會。我們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瞭解,雖然兩個都是晚會, 但兩個晚會的目的不同,所以針對的對象不同,所要的達到成果也都不同。基本上兩 個是不一樣的晚會。不過,他們卻都有著相同的目的,那就是: 〝在這段營期時間內,讓整個營隊盡善盡美,完美呈現〞。 發現了嗎?!他是一個樹枝狀的架構。 整個營期裡面,許許多多的活動,都有不同的目的,然而所有活動卻都是為了同樣的 一個目的,那就是讓營隊完美呈現。 而安排不同的活動及課程依序在營隊不同的時間出現,就是讓營隊變成好營隊的策略 喔,有沒有看到相同性呢?!沒有?!那我們在造一個類似的句子。 整個學期裡面,許許多多的活動及營隊,每個營隊都有不同的目的,然而卻都是為了 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讓社團經營的有聲有色。 而安排不同的活動在不同的時間點出現,就是讓我們社團繁榮強壯的策略! 還不懂?!那再一次。 近年來,這麼多屆的有聲有色的社團,每一屆都有不一樣的特色,然而每屆社團卻都 是同樣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符合社團經營的策略。 數十年來,社團經歷了這麼多不同的策略,每個策略都是為了因應不同的時空背景所 制定,然而卻都為了相同的目的,那就是達到我們的使命,藉以一步步接近並完成我 們的理想。 最後,幫大家做個總結!!! 1. 使命的定義:〝為某些人(Clients),提供某些特定的服務(Service)〞 2. 策略的定義:〝為了未來的理想,當前所必須採取的行動指導原則〞 3. 策略必須具備的四個條件: 組織遠景的描繪 組織內外環境的分析 確認策略議題 決定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 4. 目的的格式: 〝我要做什麼樣的事,對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讓他變成什麼樣的狀態〞 5. 策略相當於短期及中期的規劃,而使命則是長期的規劃。 6. 活動的目的依循策略,而為因應時空背景所產生的不同策略, 帶領團體走向最終的使命及理想 看到這裡,我相信大家都已經對目的、策略及使命的關係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了吧!! 這個時候別忘了往上翻一下,看看之前我所寫那些使命與策略的定義喔!! 你會發現,〝阿,原來你講的是這個喔!!!〞 既然瞭解了,那就開始為自己的社團,或是團體想想,我們的使命在哪裡?我們的策 略呢?而我們活動的目的,有沒有跟著我們的策略走。如果真的想不出來使命在哪, 那也可以倒著想回去阿。各種活動都有目的,所有目的的共通性就是我們現在的策略 ,想的遠一點,廣大一點,就是我們的理想囉!!!! 現在,〝活動目的〞不再只是一個企畫書裡面可以被忽略的小東西了吧!! 下一篇文章,我們要開始探討組織的運作囉。敬請期待下一篇:好的團體! JAMI --------- 參考書目: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司馬達賢著,天下文化出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48.178
文章代碼(AID): #171HOEe2 (EAETA)
文章代碼(AID): #171HOEe2 (EA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