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各位是光緒會怎麼改革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no)時間1年前 (2022/09/17 19: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sanae0307 (防空棲姬人柱力)》之銘言: : 如題,清末故事跟一般印象中不同的是 : 慈禧早就退休狀態,是光緒亂搞搞到朝中大臣(包含洋務運動崛起的漢族士人)都不爽才請 : 出慈禧 也不能講得慈禧完全不管事。應該說是譬如動兵、決定繼承人、一二品官員的任免, 必須取得慈禧同意(也不是說絕對不同意,意思是光緒要跟慈禧協調)。 其餘「小」事光緒可一人全權決定。 : 如果光緒不要搞到官民皆怨 : 慈禧大可享受退休生活把太后派班底也交給他 其實李鴻章、張之洞、奕訢..等人,勉強算是腦筋只有僵化一半,所以可以爭取為政治 改革同盟的朝堂與地方實力派。 搞政治還是要顧及現實。走兩步退一步,不要想一蹴可幾。在實力派腦袋能接受的範圍去 改革,以及儘量說服實力派腦袋再少僵化一些。 至於顢頇老朽翁同龢,光緒應(說服慈禧同意)予以資遣。 : 人家是保守派但是不是現狀派,反而是一直打壓守舊派 : 如果我的話 : 地方改革順其自然,不無理取鬧 : 開議會,拉攏士紳軍閥建立實權下議院,讓軍閥士紳法制化 反正重點是開議院,給議院實權,但不必做到像英國那樣虛君(不然慈禧也不會同意), 但至少要退讓到皇帝跟漢族勢力「共治」而不是皇族內閣,內閣應以漢族實力派為主。 畢竟當時立憲派承認皇帝,可以合作,且漢族保守派也沒有要像英國把君王實際指揮軍隊 實權也歸給內閣總理。「共治」的情況是可以跟立憲派談的。 : 重建五族平等的上議院,叫做八旗院,漢族八旗、滿族八旗、蒙古八旗、回族/穆斯林八旗 : 、藏人八旗,職能如英日上院,權力低於下院,作為貴族院使用 : 解編早已無用的滿城(有些地方滿城根本是滿人集中營) : 廢科舉,建立大學,改教現代科學知識保障畢業即任官,知識改革同時保障讀書人 ?????? ?????????? 你天真啊!你現在主張廢除公務員考試,規定台政清交畢業即任官看看。 太學、國子監畢業擇優任官只是「輔助管道」,不能取代科舉(科舉不等於八股取士)。 科舉至少公平些,你斷了廣大士子公平考試的路,你在製造社會不穩的因子。 我反而認為更妙的爭取士子人心的手法是仿效「推恩、眾建」思維,(當然要事先公佈方 案,等譬如三年後再實施也免倉促)將「官缺」予以「稀釋」變多,讓更多士子能當官。 中國傳統上關於初階被分派到地方的官職,不是行政官司法官不分嗎?縣知事兼法官。 光緒先在官制上予以分開。在各縣設法院招考司法官處理刑名,縣知事只管行政錢糧。 司法官自有一套升遷系統,在地方是地方法院,在中央是大理寺(最高法院)、都察院之 類。刑部只作為法務部行政機關,不再掌審判。 接著光緒可以下詔推恩士子,在三年後將科考錄取名額大幅增加(但因為這些官職跟原本 的縣知事相比,工作量減少所以薪水減少),區分為行政官科舉與司法官科舉,考試科目 不同,考試時間不同,反正總名額變多了,士子自己評估要不要兩種考試都報考。 權力分立(雖然跟立法無關,地方上只有行政、司法分立)比較能互相監督,不是壞事。 又能收買士子人心。 : 反正傳統科舉也是錄取少落榜多 : 拉攏最強的袁世凱,讓他當清軍總司令 : 跟各國建立平等外交,史實上不願意的是大清覺得跟蠻夷外交是自降身份恥辱的高姿態才讓 : 各國覺得你欠揍 上述外交層面,你是指甲午戰前吧?到了甲午戰後、清廷在西洋、東洋日本列強面前都不 敢拒絕外國使臣在北京了。早就「平等」得很,不是乾、嘉時代的自認天朝、視英、法蠻 夷了。 : 其實只要趕得及在1905日俄戰爭後清日親善時代完成都來得及 (雖然跟光緒無關)大清命運在皇族內閣公佈而喪盡漢族實力派人心前都來得及好嘛~所 以更別提光緒(如果說服慈禧)早一點「改得正確(不是讓嘴炮王康有為亂搞)」的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78.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63414136.A.AF3.html
文章代碼(AID): #1Z9Qzuhp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Z9Qzuhp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