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鄭氏政權乞師德川幕府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mehan)時間5年前 (2018/09/29 16:24), 編輯推噓6(6010)
留言16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vikk33 (陳V)》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鄭氏政權乞師德川幕府 : 時間: Sat Sep 29 13:52:40 2018 : 但是 : 幕府大老井伊直孝主張記取豐臣秀吉出兵朝鮮與明朝槓上的教訓 : 萬不可出兵 : 所以 : 直到鄭經主政東寧都還在苦討救兵,每次幕府都只給一些軍火打發走 : 如果 : 幕府換個想法 : 1.不出面,但仲介浪人給鄭氏當傭兵賺錢 不可能,想想鄭氏為何要討救兵?不就是因為戰況差嗎? 戰爭向來只是手段,獲利或達成政治目標才是主題。 戰爭就是選邊站,鄭氏怎麼看都是極弱的一邊。 不可能去選邊奧援鄭氏。 鄭家缺錢缺人缺器具,才想藉由引外援或是增加清朝的敵人來減輕壓力 但很可惜幕府一來沒野心,二來也腦袋清楚,沒去做這賠本生意。 : 2.加入清朝一方,日後伺機吃下台灣 同上,再加上那時台灣的經營報酬率太低, 沒人會想浪費人力財力去一個遠在幾百公里外的瘴癘之地。 不要用四百年後的後見之明去替當時設想! 只能說鄭氏的時運不好吧。 德川一脈都是較偏向保守經營的政體經營,加上豐臣攻朝鮮失敗之前例。 就不可能答應這要求。 但如果換作織田信長或豐臣秀吉這種強力又有野心的領導在位。 或許會願意見縫插針來試看看,但當時就是沒有這種人啊。 說真的這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件,只是突顯鄭家局勢已經差到不行。 內部也沒有什麼好的政略人才,才會像溺水亂抓稻草的人一樣。 連討救兵討到遠在海外的日本政權這種下策都想試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250.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38209493.A.69A.html

09/29 20:16, 5年前 , 1F
就只是想掰理由給日本吃下臺灣罷了,說實在話,這麼愛奉
09/29 20:16, 1F

09/29 20:17, 5年前 , 2F
送臺灣給日本,還不如架構在施琅在出征前病死或是沒有留
09/29 20:17, 2F

09/29 20:18, 5年前 , 3F
下臺灣的眼光,讓清消滅鄭氏後選擇放棄臺灣,還合理一點
09/29 20:18, 3F

09/29 20:18, 5年前 , 4F
不過抱歉,就算這樣,當時的日本還是沒吃下臺灣的動力
09/29 20:18, 4F

09/29 21:04, 5年前 , 5F
樓上,那樣英國會更早動手
09/29 21:04, 5F

09/29 21:10, 5年前 , 6F
英國更早動手的理由?
09/29 21:10, 6F

09/29 21:14, 5年前 , 7F
進入中國的堡壘?
09/29 21:14, 7F

09/29 21:15, 5年前 , 8F
那個時間點英國也沒足夠的武力投射能力,到乾隆時馬
09/29 21:15, 8F

09/29 21:16, 5年前 , 9F
嘎爾尼都還是來希望透過談判通商的,假設看看鄭成功
09/29 21:16, 9F

09/29 21:17, 5年前 , 10F
拿下馬來西亞後,往北就看到菲律賓和台灣了
09/29 21:17, 10F

09/29 21:17, 5年前 , 11F
後來跟東印度公司和解,或許還救得了近火。
09/29 21:17, 11F

09/29 21:19, 5年前 , 12F
你也太看得起英格蘭了,去查查康熙年間英國在印度有
09/29 21:19, 12F

09/29 21:19, 5年前 , 13F
多少人,乾隆年間都尚能對緬甸和尼泊爾開幹,在武器
09/29 21:19, 13F

09/29 21:20, 5年前 , 14F
沒有明顯代差的康熙年間,英國要在沿海搞事是找死,
09/29 21:20, 14F

09/29 21:21, 5年前 , 15F
起碼倫敦的那些聰明投資人,都不會想幹這種蠢事
09/29 21:21, 15F

09/29 21:24, 5年前 , 16F
印度優先啦,東亞又不是英國第一順位
09/29 21:24, 16F
文章代碼(AID): #1RhpRLQQ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RhpRLQQ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