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如果日本偷襲的是海參威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鍵盤)時間8年前 (2015/12/28 00:51), 編輯推噓13(13045)
留言58則, 2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www.new7.com.tw/talk/talkView.aspx?i=TXT201512161700492T1 新新聞 【林正修專欄】如果日本偷襲的是海參威 2015-12-24 12:30 回首二戰,中日兩方的領導者皆非真正的戰略玩家,兩國社會的集體焦慮都遮蓋了國家 的真實利益。如果有能力想像中日戰爭未曾爆發的亞洲,為何如今還會對特定的衝突命 定悲觀?/林正修 七七事變的前一年,日軍參謀本部在一九三六年制定了《國防國策大綱》。這份由石原 莞爾起草的作戰計畫指出,帝國的大患是蘇聯,日本若要南向與英美對決必先北進擊敗 蘇聯。中國既非日本前兩位的假想敵,與中國全面開戰也不在計畫中。大本營構思在外 交上穩住美英及中國,預定在一九四二年對蘇開戰。 若日蘇先開戰,蔣介石將獲喘息 如果一切按照計畫,屆時滿州已經建國十年,完成了兩個五年建設計畫,工業突飛猛進 ,產能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本土;同時當年蘇聯與納粹德國開戰不過半年,蘇聯節節敗退 ,失地千里。若德日東西夾擊,蘇聯必定難以兼顧。 在此之前,關東軍一九三九年在諾門罕慘敗於蘇聯紅軍,重要原因是帝國海陸兩軍在戰 略上並未同心。日本海軍一直志在南進,以英美為假想敵。若海軍參與主導日蘇戰爭, 必先空襲海參威,並阻斷橫跨西伯利亞的運補線。加上滿蒙與蘇聯接壤陸戰全線開打, 日本甚至將威脅蘇聯烏拉山以東的大後方,莫斯科最後是否有能力組織反攻都堪慮,而 歐戰的勝負也可能改寫。 這場計畫裡的戰爭卻沒有發生。真實的歷史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美 國加入世界大戰。美國不但翻轉了德日初期的優勢,也決定了戰後遠東的格局。 如果日蘇先於中日開戰,南京的蔣介石就會得到很大的喘息空間,國共力量差距會持續 拉大,但滿州國與內、外蒙古則幾乎可確定成為獨立國家。美國有可能抱持孤立主義暫 不參戰,但肯定不會像一九○五年的日俄戰爭一樣暗助日本。 可以確定的,如果一九四二年日軍偷襲的是海參威而不是珍珠港,中日未必會爆發全面 內戰,國共之爭也許結局大不同。其後的韓戰、越戰也不一定會發生,亞洲一定不是現 在的亞洲。 日本勝敗關鍵點在盧溝橋 七十多年後,我們省思這場沒有發生的戰爭,未曾發生的事不能稱之為歷史,卻可以用 時間的縱深來檢視當時各方都覺得無可避免的情境。 回顧日本的戰略為何事最後一敗塗地?兩岸不少學者都認為,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 就註定日本擴張、孤立與敗亡的命運。因為以下克上讓日本的決策體系崩壞,整個國家 被少數軍人拖著走。也有看法認為,即使到了一九四一年,日美的衝突都還是可以避免 的。 我個人則較傾向一九三七年的盧溝橋是個關鍵的折返點。中日八年抗戰其實是場可以避 免的戰爭,而滿州建國則是個可行的理念。 回溯一九三六年前後東亞的氛圍,中國希望日蘇先戰,莫斯科則希望中日先開打;但西 安事變後,高漲的抗日情緒壓縮了蔣介石對日折衝的空間。所以盧溝橋事變發生時,雖 然雙方在平津前線的指揮官都有善了的意願,但蔣介石卻覺得已經無路可退,他不但派 中央軍北上,並在上海主動出擊開闢第二戰場。 偏執讓日本輸光明治以來的老本 即使到了年底首都南京陷落,蔣還是成功地拖引日軍的攻勢逆長江而上,讓日本投注超 過百萬的兵力在中國戰場。日軍幾乎贏了每一次的戰役,卻沒有辦法讓重慶的對手就範 談和。蔣的抗日果真如史達林所願地拖住了日本,還把對手拖進了世界大戰,讓美蘇聯 手將之擊敗。 中日衝突的要害是日方要民國政府承認滿州國,並以華北作為雙方的緩衝。當時中國並 無求戰的本錢,日方在盧溝橋事變發生時若能自我克制、就地談和,持續發展的滿州國 成為既有事實,最後可以完全獨立於中國本部(China proper)。但日軍卻因「怕被一 貫積弱的中國軍人看不起」,只好持續深入華中華南。根據日本學者纐纈厚分析,連天 皇裕仁都十分後悔輕視中國而深陷其中,在中國的僵局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主因。 反觀蔣介石,其人對日本政情與世界局勢有著相對準確的理解,但在個人心理層次,做 為民族主義者的蔣介石,早在一九二八年濟南事件就已種下對日開戰的決心。當時對峙 的雙方都覺得自己退無可退,但事後看來,其實是一種「囚犯難題」的錯覺──他們都 太過偏執自信,而對跨越節點之後的大禍渾然不知。 結果是偏執的日本輸光明治以來拓殖的老本,而快意一時的蔣介石也在隨後的內戰中輸 個精光,最後得靠金日成同志發動朝鮮戰爭,才得以在海島台灣站穩腳跟。 回首二戰,可以發現中日兩方的領導者都不是真正的戰略玩家,兩國社會的集體焦慮都 遮蓋了國家的真實利益,只有美蘇兩國才是實力與謀略兼得的大國。 看不起與被看不起的共構心結 現今東亞的爭端,往往不是因為石油或有意義的領土,而是源於「看不起鄰人的驕傲」 ,與「被人看不起的怨恨」的共構心結。回望一九四二年的海參威,如果我們有能力想 像中日戰爭未曾爆發的亞洲,為何還會對特定的衝突如此命定悲觀? 有人說:「歷史是門處理遺憾的學問。」而事主的遺憾,往往是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機運。 蒙古的獨立如此,滿州國的半途夭折也是。當前的台海是一盤活潑生動的棋局,我們無 法改變已發生的歷史,卻可以質問宿命論者的武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210.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51235087.A.8C3.html

12/28 01:09, , 1F
寫這篇的是不是電動打太多了以為下面的人都不會反??
12/28 01:09, 1F

12/28 01:10, , 2F
莫名其妙 日本在諾門罕吃過虧 怎麼會打海參威
12/28 01:10, 2F

12/28 01:18, , 3F
作者是不是以為偷襲海參崴 美國就會嚇到取消石油禁運
12/28 01:18, 3F

12/28 01:21, , 4F
作者以為蔣一人就可以決定所有事了吧
12/28 01:21, 4F

12/28 01:21, , 5F
民初跟現在憤青一樣難搞
12/28 01:21, 5F

12/28 01:28, , 6F
日本戰爭目的就是要搶資源,跟老蘇打又搶不到資源
12/28 01:28, 6F

12/28 01:28, , 7F
打海參崴又不會生出石油,日本海軍瘋了才去主導對蘇戰爭
12/28 01:28, 7F

12/28 01:29, , 8F
而且蔣根本是被西安事變逼得要開戰了,講得好像他有
12/28 01:29, 8F

12/28 01:29, , 9F
選擇餘地
12/28 01:29, 9F

12/28 01:50, , 10F
當年庫頁島原本就在日本手裡,打海參崴毫無意義
12/28 01:50, 10F

12/28 07:11, , 11F
感覺這作者故意亂湊因果關係寫文,根本數字板風格
12/28 07:11, 11F

12/28 10:12, , 12F
政治雜誌的專欄文章就別太認真啦.....
12/28 10:12, 12F

12/28 10:17, , 13F
我大日本帝國已簽訂日蘇互不侵犯條約 決不會像老毛子那
12/28 10:17, 13F

12/28 10:17, , 14F
樣片面毀約的(斜眼看)
12/28 10:17, 14F

12/28 10:35, , 15F
不開玩笑 在諾門罕後好不容易凹到這張約 日本傻了才會
12/28 10:35, 15F

12/28 10:36, , 16F
毀約去偷襲海參威 宅希一直催都催不動了
12/28 10:36, 16F

12/28 11:36, , 17F
還快意一時咧,講的好像老蔣有主動權一樣
12/28 11:36, 17F

12/28 12:08, , 18F
老馬的民政局長 後來出來選立委 老馬都不太挺~~
12/28 12:08, 18F

12/28 18:23, , 19F
放屁文章 陸海齊心就能打贏諾門罕? 美夢吧?
12/28 18:23, 19F

12/28 18:27, , 20F
推 AGIknight 以為偷襲海參崴 美國會嚇到取消石油禁運
12/28 18:27, 20F

12/28 18:29, , 21F
陸海齊心當然有可能打贏諾門罕! 畢竟前提已經接近不可
12/28 18:29, 21F

12/28 18:29, , 22F
能了 那"打贏諾門罕"相對之下就變得簡單了嘛www
12/28 18:29, 22F

12/28 18:59, , 23F
海軍怎打諾門罕? 再說日軍自己檢討也知道問題在於裝備技
12/28 18:59, 23F

12/28 19:00, , 24F
術不如蘇聯 拿無能參謀的藉口出來只凸顯無知
12/28 19:00, 24F

12/28 19:02, , 25F
再說日本陸軍戰略就是諾門罕被電之後「不敢」再北進 只好
12/28 19:02, 25F

12/28 19:03, , 26F
轉為南下找英美麻煩及搞三國同盟
12/28 19:03, 26F

12/28 21:32, , 27F
如果當時日本陸軍不會有下克上的情況 讓東北的局勢穩定 這
12/28 21:32, 27F

12/28 21:33, , 28F
樣就不會卡進中國戰場 也不必為了中國戰場 一路往南打要
12/28 21:33, 28F

12/28 21:34, , 29F
資源 這樣美國應該就不會禁運石油 日本就有機會集中往蘇
12/28 21:34, 29F

12/28 21:34, , 30F
到時就不知道會是什麼光景了 不過要不下克上基本上....
12/28 21:34, 30F

12/28 22:08, , 31F
打蘇聯一沒有資源二沒有市場 有何利益可言?
12/28 22:08, 31F

12/28 22:09, , 32F
美國倒是很想看到日本去打蘇聯才對 一次兩筆戰爭財好賺
12/28 22:09, 32F

12/29 00:35, , 33F
蘇聯知道日本不會打過去,所以兵力都很放心的在西線
12/29 00:35, 33F

12/29 00:36, , 34F
假如德日兩邊一起來,蘇聯會不會必須抽一些部隊去遠東
12/29 00:36, 34F

12/29 00:37, , 35F
進而影響到西線戰況
12/29 00:37, 35F

12/29 00:37, , 36F
蘇聯當年也怕被德日夾攻
12/29 00:37, 36F

12/29 00:38, , 37F
就算蘇聯派部隊輾了日軍,但部隊調動要至少一星期以上
12/29 00:38, 37F

12/29 00:39, , 38F
尤其蘇聯地那麼大,抽調→作戰→調動回去,時間都很久
12/29 00:39, 38F

12/29 00:39, , 39F
日軍在東邊若真的給蘇聯造成壓力,說實在真的很難說
12/29 00:39, 39F

12/29 01:00, , 40F
記得有看過的說法是,蘇聯從遠東急調過來的師團沒那
12/29 01:00, 40F

12/29 01:00, , 41F
麼關鍵,數量也沒那麼多,其實還是留了很完整的建制
12/29 01:00, 41F

12/29 01:01, , 42F
在防備日本,所以關東軍要趁火打劫也沒那麼容易。德
12/29 01:01, 42F

12/29 01:02, , 43F
軍功敗垂成更大的原因是本身的衝力已耗盡
12/29 01:02, 43F

12/29 01:04, , 44F
這個以前有討論過
12/29 01:04, 44F

12/29 01:05, , 45F
其他條件不變,沒有遠東兵團德軍也不會成功
12/29 01:05, 45F

12/29 01:06, , 46F
另外就是遠東兵團足以打趴關東軍
12/29 01:06, 46F

12/29 11:48, , 47F
就算蘇變弱了,也不等於日變強了
12/29 11:48, 47F

12/29 22:15, , 48F
日本對上中國都還被拖住 再開北方戰線會死得更快吧
12/29 22:15, 48F

12/29 22:48, , 49F
如果關東軍不下克上 不一腳進去中國戰場 就不知道會怎樣了
12/29 22:48, 49F

12/29 22:49, , 50F
照史實光中國就打成這樣了 再開北方是找死沒錯呀..
12/29 22:49, 50F

12/30 00:32, , 51F
有看過資料就知道日本根本就不可能造成蘇聯壓力,影響
12/30 00:32, 51F

12/30 00:33, , 52F
極低。況且遠東軍兵力最弱的時候數量仍大於關東軍,根
12/30 00:33, 52F

12/30 00:33, , 53F
本不用從西線抽人
12/30 00:33, 53F

12/30 03:01, , 54F
日本陸軍裝備和戰術觀念都還在一戰水準,虐一虐中國
12/30 03:01, 54F

12/30 03:02, , 55F
還行,跟蘇聯打,雖然近期的解密資料來看,蘇聯方損
12/30 03:02, 55F

12/30 03:02, , 56F
失還比較多,但日軍事後檢討還是承認火力已經落後,
12/30 03:02, 56F

12/30 03:03, , 57F
然後已知火力趕不上時代了,打不過蘇聯,改打美國好
12/30 03:03, 57F

12/30 03:04, , 58F
了,真是神邏輯
12/30 03:04, 58F
文章代碼(AID): #1MW1SFZ3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MW1SFZ3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