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中國歷代不把首都設在海邊?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折翼的企鵝)時間8年前 (2015/12/16 02:1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mmc109815038 ()》之銘言: : 因為中國歷朝除了元朝宋朝跟戰國時期以外 大多重視農業 輕視商業 : 古代的皇帝的世界觀很簡單 : 首都的位置 最好離各個重要的防守點不要太遠 : 首都本身要駐守大量的軍隊 : 因此首都附近最好有大片的平原可以耕地 : 這樣 就有糧食可以養活數十萬的軍隊 : 因此 : 中國歷朝的首都 都不會建在海邊 北京和南京距離沿海都不遠,臨安特別接近海邊。 : 海邊風大 鹽份重 土地生產力有限 : 把首都建在這種地方 光是首都數十萬的禁衛軍 跟數百萬的人口都養不活了 : 如果一個首都周圍的土地的生產力 不足以讓首都自給自足 : 就會需要大運河系統來支援補給首都的需要 : 從隋唐有大規模的大運河開始 一直到元朝 明朝 清朝 : 這幾代王朝的首都 都在大運河的航線上 : 就是為了收稅方便 也為了能夠養活首都軍隊跟人口的需求 運河的存在和收稅便利沒什麼關連性,倒不如說增加了稅收的複雜程度。 : 我舉明朝為例 : 原本 明朝定都南京 : 定都南京有很大的好處的 南京附近就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糧食生產地 : 一個是湖北湖南平原 一個是江蘇到杭州的平原 : 這兩個平原的生產力極佳 光靠這四到五個省的生產力 : 就足以供給南京數百萬人的需求 那為什麼不選其他華中重鎮?你只從後勤來看根本沒有辦法解釋南京的戰略地位。 : 後來燕王朱棣兵變成功 把首都從南京移到北京 : 就必需疏通從長江到海河平原的大運河 大運河一直都在,不會因為定都南京就被忽視。 : 原因也簡單 海河平原有一定的生產力 但不足以供應首都的需求 : 計算北京的人口 不可以只計算住在北京裡面的人的人口 : 我們可以這樣算 : 北京有禁衛軍三十萬 以一個男人要養活一家五口來計算 : 北京光是禁衛軍跟他們的軍眷 就有一百五十萬人 : 京本身有一堆官員 官員的家眷 商人 商人的家眷 : 技工 技工的家眷 這些人口可能超過一百多萬人 : 為了防守北京 在山海關 天津 大同 又有數十萬的軍隊 : 這一大批不從事生產的人口 加一加可能超過五百多萬人 亂算。 明朝人口飽和的時候京軍早就沒有三十萬了,但北京人口大概也不過一百萬上下。 另外,把遠在宣大關中的衛所全部歸給運河也太笑話了, 明朝的九邊本身何時需要仰賴南方了......這是完全的謬誤。 : 以當時的海河平原的生產力 是養不起這一批只吃 不生產的人口的 : 因此北京的糧食需求 大部份 來自大運河 : 在明成祖年間 明朝一年的總收入是四百萬兩白銀 跟兩千萬石的糧食 : 為何需要這樣多的糧食 原因就出在 明朝早期以實物課稅為主 白銀課稅為輔 : 明朝早期發薪水 也是以銀兩跟實物併存的發薪水的 : 發薪水的方式很雜 一個官員當官一年 會收到數十石的米 幾十兩銀 : 跟幾十貫的寶鈔(這些寶鈔等同廢紙 但明朝中央還是會印給你!!) : 這些混亂的制度 要到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後才改善 在此不多聊 寶鈔在明中葉就廢了,而如何發薪水軍餉和重整稅賦雜役的一條鞭法沒有任何關係謝謝。 : 總之 北京這個首都 沒有需要蓋在海邊的理由 : 北京蓋在海河平原的中央 方便農民耕種納稅 也方便蓋房子給北京的軍眷住 : 北京在大運河的航線上 方便把長江流域的糧食往北運送到北京 : 這就是明成祖定都北京的原因 : 清朝之後定都北京 也是同樣的原因 明成祖定都北京的原因不是什麼鬼後勤,清朝也同樣不是。 北京是一個戰略防禦很強的位置,同時也能就近看管北方邊疆, 而清朝著眼的點還包含距離東北的近距離。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1.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50203238.A.DFD.html

12/16 17:36, , 1F
明朝首都好像隔壁版有討論過
12/16 17:36, 1F

12/16 18:16, , 2F
喵 喵~~~~~~~
12/16 18:16, 2F

12/16 19:03, , 3F
天子守國門
12/16 19:03, 3F

12/16 21:57, , 4F
12/16 21:57, 4F
文章代碼(AID): #1MS5Xctz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S5Xctz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