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李如松戰死在碧蹄館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折翼的企鵝)時間9年前 (2015/07/03 12:1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mallplug (插頭)》之銘言: : 各位大大早安 : 本魯看隔壁戰史心得文,突然想到 : 碧蹄館之戰雖然只是一場遭遇戰,但日軍開戰時卻是佔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 : 加上明軍總大將李如松孤軍深入,身邊僅有親兵,也不知是否有來援 : 以30000對上3000兵,這大概是日軍整場征朝最有利的時刻之一 最有利的時刻是痛扁朝鮮軍、幾個月內走到平壤以北的時候。 : 假設 : 楊元睡過頭,忘記來援;剛好日軍打了亢奮劑,一舉殲滅當時在場的3000明軍 : 對於整場戰爭,會有什麼影響?? : 根據chuckni大的心得文 : 當時日軍和明軍補給都已經到了極限,基本上很難再有進展 : 已因此導致了之後的第一次和談,上演一齣外交大騙局 : 然而如果李如松戰死 : 以萬歷的心態,有可能接受和談嗎?? (天朝豈能懼怕小小蠻夷!) 接不接受和談基本上和李如松個人的生死無關, 明朝又不是沒有其他將帥(第二次衝突就沒有李如松了)或兵力(第一次只有四萬餘), 後來和後金交戰也不因為將官死傷殆盡而使得朝廷同意退讓, 明朝朝廷的想法基本上是很頑固保守的。 : 可是如果堅持要打 : 當時入朝的軍隊以遼軍為主、南兵為輔 : 大家都知道當時遼軍根本是李家軍,碧蹄館之戰主力也都是李家的私人兵 : 如果李家當家都死了,有誰夠資格來帶領這幫兵痞? (遼東軍軍紀之爛...) : 當時雖說播州之役還沒開打,但楊應龍一直都是時叛時降的狀態 : 明朝主力還是放在四川,更別説朝鮮根本是打一天賠一天 主力甚麼時候放在四川了,大部軍力一直都在九邊, 第一次增援朝鮮也只是抽一些去打而已。 可以參考這篇 #1J-5hCfh (Warfare) 此外,首次入朝兵力以北兵為主,其中又以遼東居多,但有很多仍非遼東兵馬, 倘若遼東部都已受重創,自然更沒有只有鐵嶺李氏才能駕馭的問題, 何況鐵嶺李氏失勢後明朝在遼東又不是沒有總兵。 關於明軍戰鬥序列,Warfare板的精華區可以找到。 : 內部黨爭就能戰成一團了吧 : 而且日方如果戰勝,或是拿到敵人大將首級,以日本人的眼光和觀念來看 : 幾乎等同於戰爭勝利,秀吉是否還會接受小西提議談判? : 而且戰勝的在韓將領會接受嗎? 你甚麼時候有斬殺敵方將領就獲勝的錯覺了? 日軍的長期戰略目標是攻佔或降伏朝鮮,乃至於進攻明朝, 打死一個大將根本不是重點,難道打朝鮮就沒有擊斃過重要將領嗎? 後來和談也是因為補給差到打不下去的結果。 : 明朝第一次入朝是急忙中成軍,第二次才較有規劃,後勤部分健全很多 : 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指揮官戰死的慘敗,如果堅持要打,勢必還要再度聚集兵力 : 這段時間就能給日軍很多機會鞏固佔領區 : 畢竟日軍的築城技術異常優異,防守起來未必吃虧 日軍在朝鮮的倭城都建在沿海地區,那些都是新蓋的要塞而不是城市, 因此耗費不小且需要充足的材料和人力, 而日軍在深入內陸之後還想鞏固戰果,一方面是在政治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卻也得有能力維持補給,這實在太困難了,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 至於明朝方面─死一個李如松和三千人根本不痛不癢,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隆慶元年俺答屠石州、土蠻犯薊遼, 或者是和後金開戰後第一時間遼東總兵陣亡、關外戰兵損失殆盡, 這些情況下明軍都沒有就此失去鬥志,三千人算甚麼, 只要補給能維持就能繼續打,而且渤海還是在明朝手中。 : 再來最大的意外應該就屬女真人 : 努爾哈赤當然知道朝鮮戰役,還曾自願入朝 : 但當時還是李家小弟的努爾哈赤,在李家提早衰弱的情況下還會只甘願做個小弟嗎? 當時努爾哈赤雖然成功在古勒山擊退九部聯軍,卻還未逐一將敵方殲滅併吞, 沒時間和能力與明朝翻臉─他早期正是靠著明朝的資助才能穩固自己的勢力, 這時候和明朝翻臉大概就要爆炸了。 : 遼東如果不穩,明軍是否還有足夠的能力投射到朝鮮半島? 遼東不可能不穩,連寬甸六鎮都還在明朝手中,努爾哈赤想挑戰還太早。 : 這樣看起來,雖然說碧蹄館之戰只是一場遭遇戰,勝負也各說各話 : 但是日軍錯失能夠擊殺敵軍總大將的機會 : 感覺從戰略上就已經輸了 打死李如松對戰略趨勢沒有顯著影響,只是拖延時間、造成一點漣漪而已。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32.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35896698.A.7BF.html

07/04 11:19, , 1F
感謝開釋
07/04 11:19, 1F
文章代碼(AID): #1LbWjwU_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LbWjwU_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