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近代中國除國共,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三勢力?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work hard, play hard)時間9年前 (2015/01/14 15:47), 9年前編輯推噓4(4010)
留言1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韋伯提出三種權威架構,試以此架構來解析『誰能統治中國』的問題? 一、傳統型權威 順天應人,繼承天命。傳統中國的天子制度就是這一體系,後來轉化成皇帝。 皇帝論在中國自始至終都很有市場。但愛新覺羅家是最後一個君臨全中國的王朝。 之後溥儀退位後沒那個威望,袁世凱錯判形勢與部下將領心思而退位,沒人能再登帝位。 但老實問問,蔣介石、毛澤東這兩個人,是否有帝王思想?肯定有。 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抱有皇帝思想的人,在1912~1949年之間,真的還有不少。 只是如何讓大家承認你是天命所歸?這是個問題。 要不就是繼承而來,要不就是打天下打下來,中國思想中就這兩種選擇。 二、法理型權威 一個組織創設初期或許是用武力、或許用魅力取得政權,但事後一定要法制化、制度化, 才能讓權威穩定的傳遞下去。 毛澤東創立新中國,可以當作是太祖創建了共產黨朝代,毛本人就是紅太陽, 但是新中國要穩定下來,還是要靠組織化、法制化以及官僚體制。 這就是1980年代後鄧小平做的事情,歷經鄧、江、胡三朝到習皇帝達大成。 1912~1949年之間,中國大地上戰亂不斷,很難建立穩定的制度與權威, 北洋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相繼建立過權威體系,但始終不曾穩定過, 其控制力也未曾深入到基層的村里等每一個角落,因此不能算是穩固的統治。 當然,如果給一段和平安定的時間,或許能做到,但問題大背景是戰亂年代。 三、奇魅型權威 以魅力、口才或形象來煽動人,建立權威者。 孫中山、毛澤東、希特勒都是屬於這一類型的魅力型領袖 通常出現於開國皇帝、革命家、意見領袖或野心家, 但是繼承人通常還是要轉化為前兩者之一,或兼而有之才行。 從以上三點來看,1912~1949年的中國,中國落入共產黨之手,並不奇怪 毛澤東的個人魅力遠勝於蔣,共產黨的組織結構也比國民黨優勝。 雖然共產黨似乎背離了傳統,但問題是蔣也不是皇帝,國民黨也是新的東西。 如果要出現第三勢力,那就要面臨兩面夾殺,還要面臨日本人的威脅 民國17年之前,北洋軍閥看似有機會,但因為其組織上的弱點而深中其弊。 比方說一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後來要不然就被國府收編(即使是表面),要不就是消亡, 第三勢力實在是太困難了,除了穿越者大開金手指,我實在想不出有其他可能。 在民族主義覺醒後,受日本人扶持的勢力就是注定爭霸天下無望的勢力 除非日本人真的能打敗美國,打贏二戰,但那是另一個架空歷史的問題。 當然,以上三點是相對的安定體制下出現的權威結構。 還有一種靠著赤裸裸的武力征服,殺的你不得不服,像是蒙元、滿清初期一樣, 但在建立新朝之後,還是難以避免,必須向組織化、法制化、制度化的方向進行 綜上所述,建立能與國共抗衡,甚至可以消滅國共的勢力,並非不可能 只是機率很低很低,它至少要有其中兩點做的比國共更好才行。 原作者大概要補充一下,看有沒有我們不知道的金手指,或許有一些希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165.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21221644.A.BE0.html

01/14 15:49, , 1F
國共都是新型態的勢力的狀況下,我認為能鼎足而立的只有更
01/14 15:49, 1F

01/14 15:50, , 2F
傳統更權威的勢力,滿州國可能是相對比較接近的。
01/14 15:50, 2F

01/14 15:52, , 3F
但日本因為是帝國主義的插班生,做的太不漂亮太粗暴了。
01/14 15:52, 3F
民族主義覺醒之前或許可以,覺醒之後大概就沒有辦法。 ※ 編輯: chungrew (36.234.165.87), 01/14/2015 15:57:14

01/14 16:11, , 4F
老實說, 大部份人都只會數人數以及裝備, 而不太理會組織
01/14 16:11, 4F

01/14 16:12, , 5F
結構和理念對於成敗的影響.
01/14 16:12, 5F

01/14 20:11, , 6F
同意鄭立大+1,這也是清末自強運動看不到失敗的盲點
01/14 20:11, 6F

01/14 22:27, , 7F
但組織結構和理念對成敗確實有重要影響。
01/14 22:27, 7F

01/14 22:28, , 8F
除非其中一方有壓倒性優勢,靠人數與裝備一路輾壓就OK
01/14 22:28, 8F

01/14 22:40, , 9F
所以西方發明了行政學和管理學真正拉開了東西方的差距
01/14 22:40, 9F

01/14 22:43, , 10F
中國除了法家比較重視組織管理外,其他家似乎看不見這點
01/14 22:43, 10F

01/14 23:20, , 11F
事實上因為論數字清朝永遠都大, 反使他們看不清自身弱點
01/14 23:20, 11F

01/14 23:20, , 12F
去到甲午戰爭, 其實北洋艦隊在數字也是壓過日本.
01/14 23:20, 12F

01/14 23:23, , 13F
數字得來的自信導致拒絕改革... 這問題好像沒解.
01/14 23:23, 13F

01/14 23:24, , 14F
就算去到今天臺灣很多人也是錢多就好.
01/14 23:24, 14F
文章代碼(AID): #1KjXyClW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jXyClW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