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空想] 如果伊斯蘭教沒有分遜尼和什葉派?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時間9年前 (2014/08/29 05:45), 9年前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littlethe (東周小星星)》之銘言: : 標題: [空想] 如果伊斯蘭教沒有分遜尼和什葉派? : 時間: Fri Aug 29 01:33:15 2014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41.85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09247216.A.617.html : → kurt1980: 當初耶穌也應該指定其中一個門徒寫福音就好 08/29 01:37 耶穌還沒掛點前,在最後晚餐時,門徒就已經開始為誰是老大吵架了XD (其實更早,12個門徒中的兄弟檔就已經來為自己在天國的地位跟耶穌求:「我們要分別 坐在你的左右邊--傳到其他人耳中當然被憎恨) 於是耶穌趁機留下教導:你們當中誰想要作老大,應該作小弟(的事)。誰是老大,誰就必 定甘願是個僕人,服侍其他人。因為小的必作大的,大的必作小的。(喂) 「你們不知道你們求的是什麼,我所喝的苦杯(承受的),你們能承受嗎?」(搖手指) --「我所喝的,你們也要喝;我所承受的,你們也要承受」 : 推 ssarc: 就算穆罕默德有交待,但後世照樣可以搞分裂 08/29 01:52 : → jimmy5680: 就連這兩派內部都有更多支派,還不算蘇菲等派別 08/29 01:59 : 推 chenglap: 利益不同就會分裂, 信仰理由不過就是觸媒. 08/29 04:03 蒙田曾在<<論文集>>曾說過,宗教可能不過就是團結眾人的理由。(斷章取義) 而曾幾何時,宗教信仰變成分裂的理由。 --若總括蒙田的時代,可以同時是團結又是分裂的理由。 利益是團結的理由,但利益也是分裂的理由。 以上XX可以自行用任何名詞代入。 現實的宗教組織,是一種人群三教九流的集合體--要"團結"當然一定會是如此,不然反而 是分門別類---能集合這種三教九流,當然也一定有它的各種獨到之處,看它的天賦跟發 展。 但當這種統一變成"表象"而不是實際融合時,就是被打破的時候--時機就是統一的態勢衰 頹到貪腐、詐欺樣樣公開來、還公然變價值正統的時代,其他有大才能者一旦反過來確信 該統一的頭頭,正在帶頭走錯方向,那當然就裂定了--因為是有鐵錚錚的事實根據。 我看最近一本關於教宗方濟各的書,裡面仍然有提到這段16世紀不堪的回憶(喂),結論是 「總結來說,新教並不是無的放矢」。這位教宗之前曾在阿根廷出席新教場合,新教徒希 望為他禱告:「我直接反應是想要跪下來」。然後隔天有天主教報紙說他是叛教者。 然後有種種腐敗的天主教?竟然選出他作教宗(這是作者說的XD)--在選出前,他其實不怎 麼熱門。 布克哈特這個以「異端」自居(又斷章取義了)的瑞士歷史學家,就說過,天主教若沒有 新教宗教革命這個契機,早就自己自生自滅了。 分裂可以帶來切除癌症的好處,分裂當然也因此有不可承受之痛。 C.S 路易斯認為這八成是未成熟之前、必有的幼稚期,但消耗實在太過巨大;而網路,到 現在還是可以看到有些七七八八、單純互找麻煩或專找小朋友洗腦--但誰能辦得到壓制誰 嗎? 路易斯跟慕安得烈一樣認為:首先我們是基督徒,再來才是英國國教(其實理由只是方便聚 會)跟荷蘭改革宗,兩人的影響力於是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其他最有力的領袖。 英國有過恐天主教的時代,這跟教廷老想法設法引誘國王、女王,藉西班牙等國以入侵英 國有關。美國也有過,可能現在還是有,不過這跟16世紀那種大規模的精神、軍事衝突怎 能相比?(笑) 總會有人在太平盛世就會妄想人人合一或分別得更清楚罷,於是覺得任何差異的存在或 合一都沒有必要?雖然也是有它的某種意義吧? 丁道爾等人從一開始就提倡宗教寬容(異端的生存空間),但他們沒想過,他們有幸也足夠 是實力堅強、性格堅強的單槍匹馬獨立人士,而不管俗世跟宗教、科學,都有合於一的心 靈必要--即使從來沒有真正成功過。 今德國路德派有人說:「我們仍然要防止宗教極端對立出現。幸而現今大部分人都很 自制,很少看到新教或天主教哪些(大)人在故意煽風點火。」 於是威廉.詹姆士思索時代,作出結論:「每個時代,在神的眼中都站立得住」。 「每個思想、行動的樣貌,都歸功於你已然作古與仍然活著的眾兄弟」。 法國新教至今仍然年年有不同新教派的產生(世界各地多少都是),這也早就不會是什麼驚 世駭俗的新聞了--也不見得是啥意見不同吵到不可開交,常常就是只要有個心靈訴求特點 ,就可以依此產生。 我就遇過有人對自家人說:「你離開的時候到了」,然後互相Say Goodbye.有必要一定要 束縛誰強走哪條路嗎? 包括束縛別人一定要符合多元? 最好自己都能為自己負責,才可能互相擔當彼此的重擔 統一的天主教,不可避免自古至今也有為數眾多不同的支派修會或獨立人士。 泰澤--這個號召和好的靈修團體,可以在法國每年集合數萬各自不同的天主教跟新教人士 --以青年為主,而這是出於自願。 沒分派別,只要時機到了,人成熟了,沒讀過神學的人可以有實際影響力--從領導階層 到一般普遍人士。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237 話說12使徒都沒讀過神學。而保羅就的的確確有深厚的舊約根柢,最有系統的新約大部 分出自於他。 回到伊斯蘭,雖然個人不甚了解,遜尼跟什葉,恐怕也差不多就像新教跟天主教的最粗略 分類。雖然一直都有統一的呼聲與最終期望。 但究竟是要統一在哪種名義、哪種人的旗下。 像伊斯蘭國這種號召、及實際作出來的行為,究竟是加分還是負分? -- 「天主教跟新教應該合一… 天主教跟新教可能永遠無法合一, 而這對二者都非常有益處。」 <<BONHOEFF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20.6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09262301.A.97D.html

08/29 05:49, , 1F
實際上, 就是一堆人把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 硬說成是不可
08/29 05:49, 1F

08/29 05:49, , 2F
退讓的原則問題. 這就是極端主義.
08/29 05:49, 2F
我個人觀察至今,覺得人類最後也最大的弱點,是懦弱與不負責任。 因為懦弱,所以遇事推責任;因為懦弱,所人需要不顧一切追求表面統一的極端。 懦弱產生了納粹極端主義--那是德國集體精神崩潰的結果,而這個德國,居然還是路德這 個福音重新發現的發源地。(有人拿路德的粗話大作文章…某種信奉崇拜國家主義的惡果) 幸好德國之後的確有真的想悔改--他的底子也的確深厚到可以作很精細的反省論述與 實際行動付出,即使一開始只有極少數人,但終於到目前是有好結果。嗯,歷史其實 有點奇妙。

08/29 09:52, , 3F
因為懦弱, 所以要裝成強硬, 卻不明白為何要強硬.
08/29 09:52, 3F

08/29 09:53, , 4F
然後原本理性的利益爭端, 就變成感性的信仰衝突.
08/29 09:53, 4F
真正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明知理性跟感性都有存在的必要、也的確並存, 卻很難拿捏時機作出最佳判斷與抉擇。 『人類的錯誤,大多是因為用理性作出片段判斷所造成的』。 推 jimmy5680: 前幾天看卡謬的書,裡面就批判納粹曲解尼采的學說 08/29 10:24 真正的尼采,據說的確不像納粹拿來加工利用的那副模子。 推 chungrew: 好深刻的論述 08/29 13:27 ※ 編輯: xxxer (122.117.20.63), 08/31/2014 07:07:15
文章代碼(AID): #1J_wBTbz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_wBTbz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