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如果清朝不鎖國 中國到今天還是皇帝制嗎?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11年前 (2013/02/23 22:29),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gecer (gecer)》之銘言: : 請教一下為什麼現代化清朝就會垮台? : 清朝不是自己進行自強運動嗎(雖然日清戰爭被打敗 不過也是有進行現代化)? 這就說來話長了,我引用《橡皮》的內容,舉幾個小例子,在開始近代化以後: 在廣大的中國農村中,婦女往往以織布來補貼家用,曾經,家家戶戶都有一台紡紗或織布 機,唧唧聲徹夜不停的響著,全家婦女一整個晚上不眠不休,可以織成兩匹布,據張履祥 《農書》計算,兩名婦女一整年下來,賣布的收入扣掉買絲線或紗線的成本,可以賺上三 十兩,恰可繳交田賦。 但是在擴大國際貿易以後,工業革命以後的西方紡織品不但品質比手工製品好,連價格都 還比較便宜,緊接著中國發展實業,建立起自己的紡織工業,產品價格比進口紡織品更低 ,很快摧毀了農村的紡織手工業,紡織機曾經是家傳的珍貴吃飯工具,現在成了無用之物 ,只能在角落中積灰塵。 在山東傳教的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就記載了直隸成為 機器紡織工業重心後,華北產棉區隨處可見機器紡織生產的「機紗」,比傳統手工紡製的 「土紗」更好更便宜,使得農村經濟崩潰。明恩溥寫道,當時的人們雖然不是很清楚到底 是什麼造成他們的收入來源斷絕,但是他們還記得曾經有過一段吃得飽穿得暖的日子,而 那正是在外國的一切事物進入中國以前。 鐵路也一樣造成了衝擊,原本在大運河上無數的漕工、船夫,在鐵路開通後大量失業,輪 船也一樣取代了傳統的船夫與縴夫,太平天國以來的厘金規定加重了問題,因為中國商販 經傳統貿易路線要層層收取厘金,外國商號卻只要收一次關稅。這些大量結構性失業人口 加劇了社會問題,從這方面來說,義和團的仇洋意識型態,或許有幾分道理。 這還只是民生的部分,進行現代化的過程中,所有社會組織的結構都要改變 而傳統天子體系下的政權穩定是靠這些社會結構環環相扣而成的,一旦劇變就會動搖 包括新的資產階級興起,因應他們的需求,政府會受到地方自治與立憲的壓力 不回應的結果就是遭到推翻,所以最後滿清的確是在進行現代化之後就滅亡, 毀在橡皮金融泡沫、鐵路、立憲派之上,這三者都是現代化過程中冒出來的 -- 《橡皮推翻了滿清》史實比小說更離奇,滿清滅亡懶人包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6586 《明騎西行記》歷史、遊記、武俠、冒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5310 《海角七號電影小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10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40.50

02/23 23:46, , 1F
好奇日本現代化後有沒有爆發類似的問題?
02/23 23:46, 1F

02/24 02:10, , 2F
西南戰爭算不算? 傳統武士階級被剝奪了地位之後起兵對抗新
02/24 02:10, 2F

02/24 02:11, , 3F
政府
02/24 02:11, 3F

02/24 02:22, , 4F
算啊,平民能當兵世襲武士就沒用了。地頭大名還能變華族,
02/24 02:22, 4F

02/24 02:22, , 5F
這些低層難轉業又無法創業,不是當匪就是繼續找戰場了
02/24 02:22, 5F

02/24 03:40, , 6F
德川幕府日本的社會體系其實比中國商業化許多
02/24 03:40, 6F

02/24 10:40, , 7F
那中國有沒有可能在傳統政治體系不崩潰之下往市場經濟轉
02/24 10:40, 7F

02/24 10:41, , 8F
變呢?像明後期江南遍地紡織廠那樣
02/24 10:41, 8F
文章代碼(AID): #1HAD9N0F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AD9N0F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