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 1643年滿清分裂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再說)時間11年前 (2012/10/31 15:50), 編輯推噓4(4058)
留言6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假設崇德八年皇太極過世後, 皇位爭奪戰豪格沒有退讓, 代表兩紅旗的代善和鑲藍旗的濟爾哈朗最終投下贊成票。 多爾袞仿阿里不哥模式, 在兩白旗、部分兩紅旗(碩託與阿達禮)、 及部分兩黃旗(擔心豪格即位地位下降)支持下自立為帝, 在雙方勢均力敵下滿清分裂、陷入內戰, 南下能量減弱。 據華北的大順政權和據四川的大西政權沒有清軍擊破, 而南明的江北四鎮的高劉黃、閩粵的鄭芝龍、湖廣的左良玉軍閥化, 中國是否會陷入如五代的長期分裂狀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8.96.125 ※ 編輯: A1an 來自: 203.68.96.125 (10/31 15:51)

10/31 18:07, , 1F
不會(end)
10/31 18:07, 1F

10/31 18:18, , 2F
10/31 18:18, 2F
那篇我有看過, 不過崇禎擋住李自成、崇禎南渡、崇禎勵精圖治, 這三個難度都因為崇禎本身和文官太高了, 崇禎不是沒想過勵精圖治, 可是歷史的結果就是他失敗上吊自殺了。 所以我認為多爾袞和豪格的皇位之爭是比較可能發生的假想, 歷史上因為豪格退讓、兩黃旗只認皇太極兒子, 才產生了順治這個雙方都勉強接受的答案, 如果豪格沒有退讓, 拖到最後代善和濟爾哈朗可能會同意他繼承皇位, 從後來看多爾袞一路從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到皇父攝政王, 可見他對大位絕對有很大的非分之想, 多鐸、阿濟格會支持他, 歷史上代善的兒子碩託與孫子阿達禮也曾擁立他為帝, 部分兩黃旗也對正藍旗旗主豪格即位後, 兩黃旗地位是否會下降有疑慮, 如果因為多爾袞稱帝造成分裂, 延緩了南下的時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時全面收縮南方戰線), 也因為內戰減弱了八旗的力量(豪格兵多、多爾袞善戰), 察哈爾蒙古可能會不穩, 屁股坐穩的李自成或許能夠與滿清抗衡。 而華南的部分, 以騎兵為主而且必須防備北方滿清的大順政權, 可能一時拿南明沒轍, 歷史上南明在弘光帝和文官英明領導下, 江北四鎮、湖北左良玉、閩粵鄭芝龍都不甩中央了, 如果沒有大順或滿清南下, 這些軍團勢必會更加不受控制, 最後演變成誰都沒有辦法吃掉誰的局面。

10/31 19:42, , 3F
天地會表示:超爽
10/31 19:42, 3F

10/31 20:00, , 4F
吳三桂:這樣我沒有戲份了嗎!
10/31 20:00, 4F

10/31 20:14, , 5F
是豪格跟多爾袞各退一步才有福臨這個折衷方案
10/31 20:14, 5F

10/31 20:15, , 6F
如果豪格不退的話那他就會變成其他派系的公敵
10/31 20:15, 6F

10/31 20:22, , 7F
兩紅跟鑲藍無意爭位,豪格不退,只是與兩白為主的多爾袞集團
10/31 20:22, 7F

10/31 20:23, , 8F
為敵,為什麼說會成為公敵呢?願聞其詳。
10/31 20:23, 8F

10/31 20:27, , 9F
簡單來說,福臨是大家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10/31 20:27, 9F

10/31 20:29, , 10F
其他幾旗雖然無意爭位,但也不會坐視滿人內鬨
10/31 20:29, 10F

10/31 20:31, , 11F
基本上是多爾袞棋高一著,以退為進贏得了其他滿人的支持
10/31 20:31, 11F

10/31 20:35, , 12F
根據《沈館錄》,代表兩紅旗的代善一開始就擁立豪格,是豪格
10/31 20:35, 12F

10/31 20:36, , 13F
謙讓才有後面的一連串爭執,我說的不退讓,是指在兩紅擁立他
10/31 20:36, 13F

10/31 20:37, , 14F
的時候順勢接受擁立。也許這樣多爾袞會顧慮到不要內鬨而接受
10/31 20:37, 14F

10/31 20:37, , 15F
,滿清也不會分裂,但不至於讓豪格成為公敵吧?
10/31 20:37, 15F

10/31 20:38, , 16F
不,多爾袞羽翼已成,所有人都得看他的臉色才能決定
10/31 20:38, 16F

10/31 20:38, , 17F
詳見李光濤--多爾袞擁立幼帝始末
10/31 20:38, 17F

10/31 20:39, , 18F
連擁立福臨之後,代善家都有人要強行擁立多爾袞
10/31 20:39, 18F

10/31 20:40, , 19F
由此可知多爾袞的勢力有多廣
10/31 20:40, 19F

10/31 20:41, , 20F
而兩黃旗能接受的結論就是只要是皇太極的兒子就可以
10/31 20:41, 20F

10/31 20:42, , 21F
所以這才形成我說的假設,豪格獲得兩紅、兩黃、兩藍擁立,但
10/31 20:42, 21F

10/31 20:42, , 22F
多爾袞除了兩白,在兩紅、兩黃中還是有支持他的勢力,才足以
10/31 20:42, 22F

10/31 20:43, , 23F
兩黃旗不可能跟著你豪格去反福臨,你懂嗎?
10/31 20:43, 23F
我不懂為什麼兩黃要跟著豪格去反福臨, 會議一開始代善就開口要擁立豪格, 豪格說自己「福小德薄」謙讓, 接著是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發難, 然後是豪格自己憤而離席, 兩黃出來表態只接受皇太極之之繼承皇位, 才有濟爾哈朗提議福臨, 我說一開始豪格就順勢接受代善所說的:「虎口帝之長子,當承大統。」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演變成兩黃旗要跟著豪格去反福臨? 兩黃只要皇太極之子就好, 這是你說的, 所以豪格他們也沒有理由反對, 不是嗎?

10/31 20:43, , 24F
形成勢均力敵的分裂。
10/31 20:43, 24F

10/31 20:43, , 25F
當你沒有兩兩旗的鐵桿支持,代善為何要陪你玩這個遊戲?
10/31 20:43, 25F

10/31 20:45, , 26F
濟爾哈朗就更不用說了,擁立福臨他可以當攝政王,豪格呢?
10/31 20:45, 26F

10/31 20:45, , 27F
你豪格能開什麼價碼給濟爾哈朗?
10/31 20:45, 27F

10/31 20:51, , 28F
簡單來說,當時的情勢是豪格跟多爾袞爭,才有分裂的問題
10/31 20:51, 28F

10/31 20:52, , 29F
但多爾袞一退,豪格的聲勢就弱了,這是政治上的操作
10/31 20:52, 29F

10/31 20:57, , 30F
至於那句福少德薄,非所堪當絕對不會是重點...
10/31 20:57, 30F

10/31 20:58, , 31F
難道當時豪格講了一句:閃開,讓專業的來,其他人就服氣嗎
10/31 20:58, 31F
不服氣才會產生分裂不是嗎? 是因為豪格退出會議在先, 所以符合「皇太極之子」這個條件的福臨才被提出, 如果他沒有退出他同樣也是皇太極之子, 代善都先開口擁立他了, 他的正藍鐵定也擁立他, 兩黃也沒有理由反對他, 你一直提到多爾袞以退為進的政治操作高明, 但那是豪格退出會議的前提下, 難道多爾袞退了, 代善就會說我剛剛老糊塗了說的不算, 還是不強勢的濟爾哈朗會跳出來硬頂著說我就是要福臨不要你嗎? 當然多爾袞勢力龐大, 兩黃、兩紅都有他的人馬, 但是豪格通過八旗會議認證繼承大統, 他不服氣又有實力才造成分裂, 這是我假設的想法。

10/31 21:23, , 32F
如果多爾袞腦袋有這麼差的話那就會照你說的進行
10/31 21:23, 32F

10/31 21:23, , 33F
事實上只要多爾袞不同意,這個會議就不會結束
10/31 21:23, 33F

10/31 21:24, , 34F
除非你豪格打算不按照會議來走,那你就會成為公敵
10/31 21:24, 34F

10/31 21:24, , 35F
如果豪格的實力有大到可以直接通過會議的話那也不用爭
10/31 21:24, 35F

10/31 21:25, , 36F
是因為有A方案跟B方案在爭,最後才有折衷的C方案
10/31 21:25, 36F

10/31 21:25, , 37F
如果A方案或B方案本來實力就大到可以通過會議那爭甚麼?
10/31 21:25, 37F

10/31 21:26, , 38F
你可能要先弄清楚這個因果關係
10/31 21:26, 38F

10/31 21:46, , 39F
當然如果皇太極先弄出個投票制度的話那也不用爭了 XDDD
10/31 21:46, 39F

10/31 21:51, , 40F
你的認知是建立在所謂的八旗會議是採投票制上....
10/31 21:51, 40F
我不覺得這是多爾袞腦袋差, 歷史上就是多爾袞棋勝豪格一籌, 所以豪格才會在會議前佔優, 會議後甚麼都沒有, 皇太極死後三個最有力的競爭者就是代善、豪格和多爾袞, 如果如沈館錄記載代善先擁戴豪格, 豪格聰明點、情商高一點, 直接接受了代善擁戴, 這跟投票制八竿子打不著, 代善代表的不是一張選票而是兩紅旗的旗主, 如果這時候多爾袞退了那豪格理所當然繼承大統, 如果多爾袞不退那就是繼續吵個沒完。 你不斷的強調豪格如果不退出皇位爭奪就會成為公敵, 又說要重視因果關係, 我看了你的推文還是無法理解。 你說兩黃旗不可能跟著豪格反福臨, 可是事實上是豪格先放棄, 兩黃旗不服多爾袞即位, 才有了同樣是皇太極之子的福臨這個選項, 如果是豪格即位兩黃旗沒有理由反對, 從因果關係來看, 怎麼樣也不可能演變成豪格需要煽動兩黃旗去反對福臨; 再來是說豪格如果不按照議會走就會成為公敵, 但議會一開始代善就擁立豪格為帝, 如果豪格順勢接受, 照因果關係來看, 就算之後豪格的繼位因多爾袞反對而且與僵持不下, 也沒有不按照議會走, 反而是多爾袞接下來就會因為不是皇太極的兒子, 被兩黃旗的人嗆聲了, 為什麼反而是豪格變成公敵? A跟B方案僵持不下, A自己退了, B因為兩黃反對, 才提出C作為折衷; A如果不退, 要嘛B也不退繼續爭執, B退了A就更名正言順, 怎麼樣也沒有A變成公敵這個選項吧? 皇太極死時多爾袞羽翼已成, 你說豪格真的成為清帝, 最後多爾袞還是有辦法玩死他, 這我沒有意見, 因為歷史上看來多爾袞政治手段比豪格高明, 可是如果豪格繼承帝位, 就算多爾袞沒有與豪格開戰, 要用政治力操作死或架空統有61牛錄、有戰功、又成年的豪格, 難度絕對比未成年的福臨還要高很多, 在這段時間內滿清南下的能量就會被抵銷甚至延緩, 這樣的假設有什麼問題嗎? ※ 編輯: A1an 來自: 218.173.113.141 (10/31 22:59)

10/31 23:31, , 41F
你去看我給你的那個論文就可以了,你的認知有很大的問題
10/31 23:31, 41F

10/31 23:39, , 42F
A案並不是自己要退的,而是僵持不下之後才退的
10/31 23:39, 42F

10/31 23:45, , 43F
如果豪格的手腕強大到可以壓制住多爾袞的話
10/31 23:45, 43F

10/31 23:54, , 44F
那多爾袞也不可能叛變
10/31 23:54, 44F

10/31 23:54, , 45F
可是事實上我的假設就是需要均勢啊,不管是豪格足以壓制多爾
10/31 23:54, 45F

10/31 23:55, , 46F
歷史上就是均勢才有折衷的C案
10/31 23:55, 46F

10/31 23:55, , 47F
袞,或者歷史上的多爾袞壓制豪格,滿清都不可能在內部紛爭中
10/31 23:55, 47F

10/31 23:55, , 48F
如果是A案或B案都不叫均勢
10/31 23:55, 48F

10/31 23:56, , 49F
虛耗掉能量。
10/31 23:56, 49F

11/01 00:01, , 50F
我只是假定如史實的AB均勢,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沒有C選項化解
11/01 00:01, 50F

11/01 00:01, , 51F
衝突,產生內戰或政爭抵銷掉清帝國的擴張能量。
11/01 00:01, 51F

11/01 00:19, , 52F
你知道的,現在這個版如果你的假定不夠清楚是不能玩的XD
11/01 00:19, 52F

11/01 00:20, , 53F
你不如假定有一棵大隕石剛好砸到會議現場好了 XDDD
11/01 00:20, 53F

11/01 00:21, , 54F
因為你的假設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
11/01 00:21, 54F

11/01 05:12, , 55F
要推論決不會不會發生隕石砸地應該先說明為什麼決不會
11/01 05:12, 55F

11/01 05:13, , 56F
發生,天啟爆炸、通古斯爆炸至今都沒有辦法證明絕不是天
11/01 05:13, 56F

11/01 05:15, , 57F
外橫禍。對於人腦補玩得架空要追求明確定義其本身就全身
11/01 05:15, 57F

11/01 05:17, , 58F
都是瑕疵點。我想,要嚴謹的應當是推論的演絡,而不是畫
11/01 05:17, 58F

11/01 05:18, , 59F
圈圈來自我限制,那種事有自命學術研究的學者去作就夠了
11/01 05:18, 59F

11/01 05:20, , 60F
而所謂的創造力、演繹能力也不會是那種圈圈中畫圈圈可以
11/01 05:20, 60F

11/01 05:21, , 61F
訓練得出來的。(我沒有針對任何人喔,如有雷同純屬對號
11/01 05:21, 61F

11/01 05:22, , 62F
心虛入座的被害幻想症狀與本狼無關)
11/01 05:22, 62F
文章代碼(AID): #1GaDXBI_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GaDXBI_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