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明末朝廷也"追贓助餉"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我們是自由的)時間11年前 (2012/10/23 12:14),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這大概就是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差別了。 明朝的基礎幾乎毀在萬曆年間, 萬曆三大征使得積蓄消耗一空;礦稅之禍導致官民關係降到冰點; 加上萬曆長達數十年的殆政,使得整個明廷的人事調度進入空轉時代。 種種因素讓原本以 完善官僚體系、戶籍制度而對治下疆域控制力超越前朝的明朝 在中後期漸漸必須倚賴地方鄉紳來維護統治的順暢. 事實上土地兼併到明朝中葉以後,加上明朝對於士大夫階級的特權條款 製造出了一群財力雄厚、在鄉里具備聲望,同時對皇權有一定尊重的特權階級 而這群人的確在明廷抵抗流寇的初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組建民團、籌備物資) 原因無他,初期的流寇就是以戰養戰的土匪,仕紳利益受到傷害的程度遠大於政府 闖王也一直要到在河南建立政權,明確表達其政治主張 同時旗下開始出現幕僚與利益集團的架構後,才開始有成批的地方實力派開城投效. 明朝要貫徹實行"助餉",先不說政府已經失去這樣的強制力 還有持續在吃掉明朝稅收,相比捐獻卻九牛一毛的各地藩王 (請搜尋: 福王朱常洵) 大概到時候闖軍的口號會變成: 「吃他娘,供他娘,闖王來時不助餉」吧。 ※ 引述《wii360 (work man)》之銘言: : 從顧誠明末農民戰爭一書中有提到 : 農民軍的經費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官員""地主" : 各地藩王也貢獻不少 : 相反的 朝廷不能"追贓" : 甚至勸捐的方式也沒多少響應 : 崇禎的岳父止捐幾千兩 : 城破後被追贓至少幾十萬兩 : 好奇的 如果老朱重八在世 是否會這麼做 : 又 能先一步從皇親國戚官員地主那拿到錢 : 對於戰況的影響又是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57.229

10/23 12:28, , 1F
好像跟現在的時事有點眼熟....
10/23 12:28, 1F

10/25 10:53, , 2F
2000年:阿扁的勢力已經發展到了美濃,我們鍾家該怎麼辦呢
10/25 10:53, 2F

10/25 10:54, , 3F
2008年:英九的勢力已經發展到了茄萣,我們王家該怎麼辦呢
10/25 10:54, 3F
文章代碼(AID): #1GXXcgqj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GXXcgqj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