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釣魚台問題會不會拉出中日軍備展示會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calebjael)時間11年前 (2012/09/15 00:19),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雖然書上也沒有說到底是貼在電報局外面還是怎樣,當時人理所當然,後來就搞不清楚了) 通電是相當於今天的召開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會。 當時由於中國國內混戰﹐政府的控制力不強﹐因此新聞行業在中國比後來發達。 民國20年左右的黃金十年中﹐國府的統計﹐中國有商業電台900多個﹐ 稍微大點的城市都有報社﹐當然也有很多是今年開業明年停業的啦。 但確實數量很多。 各大報社電台在大城市都有記者﹐但是中國當時的文化程度並不高﹐ 專職的記者其實並不多﹐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獨立記者﹐即記者不從屬於特定報社﹐ 而是同時在好幾家報社電台當兼職﹐一有新聞﹐將新聞稿同時發給好幾家報社。 這樣就發展成了通電。 一個人如果想發通電﹐就先在當地找記者﹐然後將自己的文稿謄抄好幾份﹐ 給這些記者。然後記者自己再去發新聞稿給自己拿錢的報社和電台。 如果找不到記者﹐則這個人自己出錢到電報局﹐發電報給自己想發的報社和電台。 當然﹐大一些的勢力自己都有控制當地電報局﹐而報社也跟電報局有合作協議﹐ 甚至某些租界中的報社自己都有收發報機器(譬如某些勢力安在租界的情報點)。 至於通電發了之後﹐報社登不登﹐電台播不播﹐跟現在一樣﹐ 先看新聞的重要程度﹐重要新聞的話﹐報社和電台會搶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和刊出。 不重要的話就等於私人廣告﹐看錢了。 能夠在歷史書上記載為通電全國的﹐一般都是重要新聞﹐確實可以做到從北平到廣州 的報紙和電台都搶著報導。而在當時﹐其實還有很多是通電全省、通電數城。 因為當時的報紙和電台確實都比較多。 有很多小軍閥的事﹐也會給縣城省城的報社發通電。同樣﹐地方上的士紳也會發通電﹐ 可以是呼吁小軍閥雙方停戰﹐呼吁重視縣城物價﹐呼吁省府派人調停﹐ 甚至呼吁某方勢力趕緊進城接收地盤等等。(譬如"吁請x師長早日入城主持縣政") 這時候的通電就不僅僅是新聞﹐而是用來表明立場﹐或者宣揚觀念了。 古今皆然﹐養幾個與自己勢力相稱的文人甚至報社﹐是很有價值的。 縣勢力養縣范圍的報紙﹐省勢力養省范圍的報紙﹐ 野心大想要染指全國如桂、共﹐就要至少養一家全國性的報紙電台當喉舌了﹐ 反正全國通電也不等於必須讓全國的報社都刊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29.109

09/15 00:26, , 1F
這設定看起來是抄民國無雙的遊戲規則...
09/15 00:26, 1F

09/15 00:28, , 2F
請教一下 中共有新華社 桂系有什麼全國性的媒體?
09/15 00:28, 2F

09/15 10:41, , 3F
一樓你wwwwww
09/15 10:41, 3F
文章代碼(AID): #1GKrZqzi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KrZqzi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