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東亞統一成一個國家?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宇崎)時間15年前 (2009/08/08 13: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38 (看更多)
看完一系列文章,只覺得... 一、所討論的議題,由原先的「東亞統一會如何」這鉅視面的問題,萎縮到經濟   層次的辯論了,雖然這的確也是值得注意的部分,卻已偏離主要軌道,建   議討論的焦點回到原先設定的議題較為適宜。 二、討論這類牽涉廣泛的議題,也許多點層次感會比較好。      例如,原提問者問的是東亞統一後會如何,其實這至少可以分成短、中、長 三個時期來討論。然而大夥雖然在空想歷史板,卻似乎遺忘了「時間」的重要性, 大家的討論中好像認為統一的「東亞國」會有一個恆常一致的狀態--無論這狀 態叫做「非常強盛」或是「毫無效率」--我傾向認為這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 斷變動的。 三、大概是提問者問的方式誘導了大家,才會朝著純經濟層面的方向而去。其實   經濟實力不是純經濟面向的討論所能解釋,否則不會衍生出政治經濟學、   發展社會學這類學科。事實上,就算原提問者只想問「東亞國統一後的經濟   實力」,也不能單純只用經濟面向來討論答案。      (另外,也許是我的學識淺薄,不過誰能告訴我,有哪一個經濟學者是拿   國家規模大小來比較國家競爭優勢的?Michael Porter?Frederick List?   John Keynes?還是 Adam Smith?實際上,大國有大國的生存策略,小國   有小國的生存策略,兩者皆有利弊得失,關鍵在於如何相權取其利。否則,   請各位說明為什麼美國能成功,新加坡也能?或者,新加坡成功,印尼為何   不能?而比印尼更晚融入全球化、規模又更大的中國似乎又比印尼成功?) -------不然你來說說看啊的分隔線-------- 短期:   東亞的統一,短期內的確可能造成經濟面的重大衝擊,這幾乎已經不用爭論, 東西德合併的事實發展可以充分說明--說明「東亞國」東側的經濟實力可能會 被西側給拖垮。統一後的東亞國,日、台、韓三個地區的經濟實力肯定難以在短 期內帶動東亞國的全面發展,這部分誠如plamc所說,光是突然向 東移的勞動大軍,肯定就讓東側三個地區的勞資關係瓦解,薪資結構大幅重整, 整個東亞國生產/消費秩序大亂,遑論政治、社會、族群的失序。 中期:   先假設這個命題的空想不會脫離實存的社會狀況,那麼,族群之間由東至西 的差異會首先成為東亞國的中長期隱憂。東側人民普遍懷抱著夾雜族群情緒與 經濟能力的優越感,統一後大肆西進。卻遭受到西側人民的不滿,西側華人從各 層面開始挑戰,衝突廣泛發生在代表奢華的高級餐廳、充斥各種階級的足球場邊。   政治上,西側人民數量的壓倒性優勢,使得一個強調社會主義的基進政黨, 毋須顧及尊重少數的民主精神即可長期、毫不受挑戰的執政。當東側人民的優越感 無法在政治力量上獲得呈現,地下社會組織立即出現,隨之而起的是右翼極端勢力。 長期:   獨立運動廣泛在東側蔓延。幾年後,東亞國極西之地,也在害怕東亞國興起的 俄羅斯、印度、美國、歐盟聯手資助之下,出現極富組織能力的武裝勢力。   五十年內,這個全球史上最大經濟體、領土規模最廣、人口最多; 所有社會科學家發表研究最多的東亞國,就此分崩離析。東亞進入混戰局面。 --以上的想像不無可能,可是,誰會讓它發生?   現在我們應該重回起點,討論東亞統一的必要條件。   而且,以下才是我所強調的重點:   在統一之前,必有一個來自東亞各國的代表。換句話說,有策劃統一進程 的一狗票智囊。這票智囊明明瞭解東西德驟然合併後經濟衝擊的那段歷史, 還會甘冒風險,在區域經濟尚未一體化之前,就瞬間宣布統一嗎?   甚者,還要冒著種族對立、戰爭的風險?   歐盟統合從第一支柱歐體開始,至少發展了數十年,其成員國迄今仍未將 主權讓手。充其量歐盟只是個超國家組織,不是單一國家。但是,歐盟在經濟 上著力甚深,區域經濟朝向一體化發展的腳步已經不容輕忽。在這緩慢的過程 中,企業會自動逐漸調整他們的發展策略,包括生產線、供應鍊、銷售通路等, 現在位於歐盟、具有跨國規模的企業,其佈局早已迥異於三十年前。由此可知 隨著時間上的推移、空間上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企業會自己找到出路。同樣的, 國家也是。現在的法國政府結構、施政方向、經濟政策,鐵定與三十年前不同。 (其實,各位討論的人口流動、供給能力、消費能力...這些因素都不具決定性 影響力,因為在逐步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這些因素都會被具有適應力的國家 與企業給吸收,再衍生出新的「治理」模式。舉例而言,plamc所提的人口流動 問題,其實中國老早注意到了,並且提出一系列管制人口流動的政策。這個模式 也許會被未來的東亞國延用,雖然不甚民主,但誰能肯定未來的東亞國一定是民 主政體?)   不過,國家施政方向與企業經營策略,仍有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必須 求得生存以及利益。國家必須作出對人民有利的政策,當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緊密到法國人與英國人利益息息相關的時候,兩國人民僅管語言隔閡、訕笑彼此 的民族性,還是會逐漸攜手合作,長久下來,認同感將會在兩國人民中普遍滋生。   這種認同感才是一國能夠國力鼎盛長治久安的基礎。   再將討論導回「東亞國」。現在東亞區域經濟儘管關係緊密,合作進程 還遠遠落在歐盟之後。要統一成為東亞國,首先必須在區域經濟上推動更廣泛 的合作,朝向一體化邁進。這裡說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是瞬間統合成為一個 經濟體,而是必須讓走在前面的也慢慢把後頭的人帶上,讓彼此經濟差距不那 麼大的時候,再來談逐步融合。這個過程相當耗時,不過也相當有助於化解 紛歧。這段期間,公民社會網絡也需要逐漸在國際間產生聯結,讓各國 人民更加體會到彼此連繫的共同利益。如此一來,在長年的合作關係中深化 成為彼此認同的共同體基礎。而且要讓東亞統一,這是唯一的道路。   再接下來,國際關係學家 Joseph Nye 說過,全球化經濟中,任何經濟體 都必須處理兩個問題:第一是敏感度、第二是脆弱度。一個市場偏重於內需或 出口的國家,在全球化時代中,都顯得脆弱。那麼,請說說看,一個能夠獲得 東亞人民認同而建立的東亞國,擁有世界工廠與十六億人口市場,以及數十兆 美元外匯存底(到時可能也不用管美元了),出口內需兼具、 技術資金人才三位一體,誰能爭鋒?   當然,我說的是長期結果,無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多麼平順和緩, 統一後的短期陣痛是必然。調整步伐過後,東亞國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潛力。 --   不過,這肯定是百年內都無法達成的事,咱們嘴砲爽爽而已。 --   要是有人認為東亞統一不需要這些緩慢的過程而一蹴可幾,   那麼這類的空想實在太過科幻,   也許我們談談地球人與火星人統一比較實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71.55
文章代碼(AID): #1AVGxF2I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3 之 38 篇):
文章代碼(AID): #1AVGxF2I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