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如果蘇聯解體前進攻西歐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時間15年前 (2009/02/05 04:53),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34 (看更多)
※ 引述《icbmdf (我不是來亂的!)》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如果蘇聯解體前進攻西歐 : 時間: Wed Feb 4 13:40:42 2009 : : 80年代的美國艦隊能越過紅海軍幹掉蘇聯陸上目標還能打飛彈卡車? : 開玩笑吧 : 美國艦隊只是在遠洋強,如果進入蘇聯沿岸1000公裡范圍內 : 最好的情況就是和蘇聯艦隊同歸于盡,不然不被全殲就不錯了。 : : 現在的美軍不是當時的美軍,現在的俄軍也不是當時的蘇軍。 : 蘇軍的技術只是落後美軍幾年而已,甚至部分技術以及數量還保持優勢。 : 80年代的Aegis神盾艦,還採用可憐的雙臂式發射架(全球第一款垂直發射的是蘇聯SA-N-6) : 而且雷達系統很原始,根本無法對抗蘇軍的"反艦飛彈飽和攻擊"。 閣下說的是SA-N-6/S-300F使用的3S41/B-203發射器吧 您可曾知道3S41/B-203發射速率只有3秒一枚嗎? 閣下可知道您所誇稱的的世界第一型VLS系統 因為採取了旋轉彈艙式發射器的複雜結構正是造成其發射速度不如Mk.41的原因嗎? 甚至您所鄙視的Mk.26「雙臂式」發射器都可以達到5秒鐘一枚 更何況B-203發射器旋轉式彈艙的伺服機構還占用了Kirov的艦上空間 更不用說複雜的機械結構增加了故障的機率與維修成本 說到飽和攻擊 我們先看看蘇聯飛彈卡車的數量吧 眾所周知 1980年代對美軍航艦戰鬥群最大的空中威脅是攜帶AS-4/Kh-22的Tu-22M 但這型轟炸機產量有多少呢? Tu-22M0、M1共20架皆用於測試 Tu-22M2 1972至1983年間共生產211架 Tu-22M3 1978開始量產,至1993年共生產268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Tu-22M2的量產高峰是從1977開始 Tu-22M3則從1984年才開始全率生產 也就是說 在1980年代初蘇聯長程空軍跟海軍航空隊大該只有240架左右的Tu-22可用 至於Tu-16的數量確實更多 但這型機種的速度過慢 相較Tu-22來說相當容易被攔截 而且更重要的是 如果依蛇大所說 在1980年代中以三方面進行CVBG攻勢作戰的話 蘇聯勢必得被迫分散反艦飛彈轟炸機去迎戰美軍攻擊 特別是最具威脅性的Tu-22M兵力被重創的話 如此就達到北約海軍最需要的戰略目標之一 確保大西洋交通線不會遭遇威脅 至少空中的部分可算是達成了...XD : : 即使到80年代末,神盾艦成熟之後,蘇聯的"飽和攻擊"派也開始佔下風了 : 這時候紅海軍認識到要以航艦戰鬥群對航艦戰鬥群。 : 1992年蘇聯解體的時候,和尼米茲級一樣的 : 接近10萬噸,搭載近百架飛機的核動力的"烏樑諾夫"號航母已經建造了80%,後來被拆毀了。 這段敘述很有問題吧 Ulyanovsk滿載排水量大約只有85,000噸 略大於Forrestal級 可是卻比Nimitz級,特別是CVN-72之後的噸位要小 而且更重要的是Ulyanovsk的艦載機搭載量只有70架左右 比美軍超級航艦在1980年代時的85架以上編制搭載量要低 況且那70架裡面居然有至少15架Ka-27反潛直升機 真正用來擔任打擊任務的Su-39不到20架 當然你可以說用另外27架Su-33充當戰鬥攻擊機使用 但請別忘了俄國航艦技術上最致命的弱點:缺乏彈射器研發經驗 所以 若想用滑跳板起飛時只能掛載2,000kg鐵殼炸彈的Su-33去打美軍航艦 我看把Su-33改裝為神風特攻機機會還大一點... 總之 俄軍的航艦戰略其實還是海軍守勢戰略下的產物 並沒有美軍航艦那種真正的長程投射能力 : : 現在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母,是早于烏樑諾夫的庫茲涅佐夫號 : 只有5萬多噸,而且是常規動力的。 : 俄羅斯不等于蘇聯.... : ※ 引述《cobrachen (mustang)》之銘言: : : : 推 icbmdf:蘇軍的實力一起收拾東西歐還有找... 02/04 00:33 : : 自從李曼上台,修改美國海軍在北大西洋戰略方向之後,蘇聯即使能夠 : : 像以前預估的一樣在第一波就將地中海艦隊的航艦幹掉,接下來要面對的就 : : 是美國海軍直接殺到挪威海域,讓艦載機去攻擊蘇聯的陸上目標,或者是把 : : 攜帶反艦飛彈的轟炸機組引誘出來幹掉。如果還要加上在太平洋的美軍 : : 和日本艦隊,蘇聯海軍和空軍的飛彈卡車很可能會重傷,那麼這時後蘇聯 : : 就得要想想他的側翼會不會因此受到嚴重阻撓。 : : 所以蘇聯不像是70年代面對一個比較偏向被動,只有地中海艦隊會在一開始的 : : 階段發動攻擊,而是會在三個海域同時進行攻勢作戰的狀態。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60.17.3.220 : 推 panzerleader:比海軍蘇聯永遠比不上美國... 02/04 13:43 : → icbmdf:但是近岸的時候蘇聯有優勢... 02/04 13:43 : 推 chenglap:沒有了機動力的海軍根本就是廢鐵. 02/04 13:46 : 推 panzerleader:蘇聯海軍沒有可靠的盟友且可作戰海港過少 02/04 13:53 : 推 kaod:在遠洋 潛水艇才是蘇軍的強項 02/04 13:54 : 推 fc01:人家尼米茲1972年就服役了,你同級空母1992才完成80%= = 02/04 14:02 : 推 panzerleader:大概蘇聯海軍出門沒多遠 就被美國海軍當靶子打 02/04 14:04 : → icbmdf:70年代尼米茲沒有神盾保護,近岸之後戰機數量又很劣勢... 02/04 14:04 : → icbmdf:所以威脅蘇聯的能力有限 02/04 14:05 : 1970年代美國海軍也還沒有採取進入北極海水域的進攻作戰 → fc01:落後大約20年...,然後SU27 1985才服役,在那之前要用什麼飛機 02/04 14:05 : → fc01:來突破F-14的保護傘讓重轟可以攻擊? 02/04 14:06 : → icbmdf:數量優勢即可,另外不僅戰轟,SS-N系列射程都超遠 02/04 14:07 : → icbmdf:所以沒神盾之前,只要1000公裡之內,航母戰鬥群優勢就沒了 02/04 14:08 : → icbmdf:另外前線攻擊有MIG-29,遠程截擊有MIG-31 02/04 14:10 先不提MiG-29超短的作戰半徑 只說MiG-29的服役時間好了 預量產型MiG-29(製品9.12)的出廠時間是1982年底 進入部隊服役是1983年間 但MiG-29正式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是1986年 蘇聯空軍也是這年才開始大量部署MiG-29至中歐地區 接收單位為駐防東德境內的第33親衛航空團 如果閣下想在1980年代中用MiG-29去擔任攻擊突破北極海地區 距岸1,000km以內的航艦戰鬥群的話 北約空軍會非常感激閣下的... 至於MiG-31 先不說AA-9/R-33與Zaslon雷達的射程、追蹤距離及接戰目標不如AIM-54與AN/AWG-9的組合 (倒是Zaslon的被動陣列雷達有搜索角度與資料更新速率的優勢) 別忘了MiG-31主要目標是防止美軍戰略轟炸機與巡航飛彈的低空滲透 如果你要用MiG-31攔截美軍艦載機對蘇聯北海艦隊基地的進攻 首先就要顧慮MiG-31與美軍艦載戰鬥機空戰後的耗損問題 (別忘了MiG-31的低劣運動性...) 只要能造成以MiG-31為骨幹的本土防空軍攔截機隊兵力減弱 就能提升美軍長程轟炸機與巡航飛彈滲透成功的機會 : 推 chenglap:在海軍上, 美國有的是「數量」優勢. 02/04 14:12 : → icbmdf:還有受岸基保護潛艦,在神盾艦出現之前還真是很.... 02/04 14:12 : → icbmdf:要是在大洋中心決戰,蘇聯海軍的確只有被全殲的分 02/04 14:13 : → chenglap:海戰的重心是運輸力的牽制, 而不是「互轟」. 02/04 14:14 : → chenglap:被牽制了運輸力的一方就輸了, 不需要沉船. 02/04 14:14 : → chenglap:海戰不是攻堅, 早在拿破崙時代已經是這樣. 02/04 14:15 : → chenglap:要轟沉一支艦隊, 爆一枚核彈就好了, 神盾也奈你不何. 02/04 14:16 : → chenglap:只有田中芳樹才會把海戰看成跟陸戰一樣. 02/04 14:17 : 推 fc01:SS-N超遠也只有500公里左右,還是得靠逆火之類的轟炸機投射 02/04 14:18 : 推 panzerleader:蘇聯想赤化歐洲 就必須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是在英國 02/04 14:22 : → panzerleader:扶植親蘇政權 二是能辦到以傳統兵力直接威脅美國本土 02/04 14:23 : → panzerleader:以蘇聯的能力與國際情勢看 辦到這兩點比登天還難 02/04 14:24 : → icbmdf:問題是艦載機數量就那一點,當時一艘航母F14才30幾架 02/04 14:24 : → icbmdf:而且直到很晚才完全代替的F4,實在不足以取得空中優勢... 02/04 14:26 1980年代每艘航艦的F-14數量比閣下想像得還少:24架 但是閣下的第二句話是錯的 在此列出1985年之前服役的F-14A中隊(不含測試與訓練單位) 單位 換裝時間 VF-1 1972 VF-2 1972 VF-11 1980 VF-14 1974 VF-21 1983 VF-24 1975 VF-31 1982 VF-32 1974 VF-33 1981 VF-41 1976 VF-51 1978 VF-74 1983 VF-84 1976 VF-101 1976 VF-102 1981 VF-103 1983 VF-111 1978 VF-114 1975 VF-124 1972 VF-142 1974 VF-143 1974 VF-154 1983 VF-211 1975 VF-213 1976 VF-301 1984 VF-302 1985 至1985年為止共有26個F-14中隊服役 其中16個中隊是1970年代就服役的了 而1985年時 美軍共有幾艘航艦呢? 14艘 但這裡面要扣掉2艘因為機庫高度不足 無法操作F-14的中途島級 所以實際上需要F-14的共有12艘 以每艘兩個中隊計算 共需24個中隊 不計海軍預備役部隊所屬的VF-301與VF-302 剛好足額 而另一方面 每年美軍至少會有1至2艘航艦進行定保 所以需要隨艦出海的中隊數也低於既有數量 故你所稱F-14很晚才替代F-4的說法完全錯誤 更何況 美國海軍還有用來取代因為F-14價格過高而無法1:1替換F-4的機種 那就是F/A-18啊 F/A-18從1982年起也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了 如果以1980年代中期的情況 以兩艘各兩個中隊的F-14與兩個中隊的F/A-18的航艦組成之航艦戰鬥群 共8個中隊96架戰鬥機 加上F-14的AN/AWG-9系統的多目標攻擊能力 以及F/A-18的支援(由於當時仍使用半主動雷達導引的麻雀,故一次只能攻擊一個目標) 理論上的攔截目標數為48×6+48=336 這只是視距外飛彈的部分 還沒加上F-14與F/A-18的短程飛彈與機砲 更不用說大量護航艦艇的防空飛彈了 而且 前面已提到了1985年之前MiG-29的數量不足 MiG-31有更重大的防空任務不太可能全數用於支援反航艦作戰 所以蘇聯空軍及海軍航空隊就算要派出護航戰鬥機支援反艦轟炸機 也只能拿出MiG-23/25或Su-15之類的貨色 這些機種幾乎都缺乏多目標接戰能力 近戰纏鬥能力也相當有限 所以 閣下所謂F-14數量不足之說 實在有很多的問題... : 推 chenglap:鴉片戰爭的軍艦也裝不了一萬人, 你是搞錯了重點了. 02/04 14:30 : → chenglap:蘇聯要發展空母原本就是因為國土距離太大. 02/04 14:31 : 推 chenglap:海軍的特徵是能夠選擇地點投射兵力, 而不是定點投射. 02/04 14:34 : 推 bxdfhbh:海戰的重心當然是互轟了,運輸力影響的是戰略層次的,是長 02/04 18:31 : → bxdfhbh:時期廣域范圍的戰略走向。具體到一場海戰還是互轟。 02/04 18:32 : → bxdfhbh:而且如果是蘇聯近岸,那麼蘇聯的運輸力不受影響吧。 02/04 18:32 : → bxdfhbh:而美美國遠涉重洋,數量上完全沒有優勢。 02/04 18:33 : → bxdfhbh:再加上當時蘇聯的某種核潛艇,跑得比魚雷還快…… 02/04 18:34 : 推 chenglap:現實這樣做了的只有日本海軍, 還有他們的大和號... 02/04 19:24 : 推 bxdfhbh:日本做的很成功啊。如果中途島打贏了就不一樣了。 02/04 21:56 : → ispy03532003:我覺得中途島日本打贏了也頂多是美海軍退守夏威夷與 02/04 22:03 : 推 chenglap:不會, 偷襲珍珠港已很成功了, 日本還是灰掉... 02/04 22:04 : → chenglap:神風再神奇也不可能次次都有吧... 02/04 22:04 : → ispy03532003:西海岸 然後戰爭還會繼續延長個幾年這樣 02/04 22:04 : 推 chenglap:蘇聯沒有尤里不會贏, 同樣日本沒有尤里子也不會贏... 02/04 22:06 : 推 oldfatcat:尤裡子...= = 02/04 22:34 : 推 chenglap:尤里 = yuri, 尤里子 = yuri-ko (沒誤吧?) 02/04 22:36 : 推 fc01:前蘇聯的空軍戰術準則完全就把戰鬥機當會飛的防空飛彈發射車 02/05 00:32 : → fc01:他們這樣搞基本上上就是認定制空權一定在北約手裡 02/05 00:33 : → fc01:所以不要講數量優勢了,空域是有限的,基本上一場空戰能有多少 02/05 00:35 : → fc01:飛機上場是固定的,蘇聯再多飛機也只能打車輪戰,然後陸續被 02/05 00:36 : → fc01:飛行員和機體素質都有優勢的美國海航吃掉 02/05 00:37 -- 土兵:42一把要3500 好貴喔... 班長:笨兵!貴三洨! 地上隨便撿一把就有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7.18 ※ 編輯: SIG552 來自: 61.231.7.18 (02/05 04:59) ※ 編輯: SIG552 來自: 61.231.7.18 (02/05 05:05)

02/05 05:05, , 1F
很詳細
02/05 05:05, 1F
※ 編輯: SIG552 來自: 61.231.7.18 (02/05 05:14) ※ 編輯: SIG552 來自: 61.231.7.18 (02/05 05:20)

02/05 08:31, , 2F
02/05 08:31, 2F

02/05 09:09, , 3F
推啊!
02/05 09:09, 3F

02/05 12:39, , 4F
推 不過蘇聯海軍那台航母沒成軍真可惜
02/05 12:39, 4F

02/08 00:00, , 5F
push!
02/08 00:00, 5F
文章代碼(AID): #19YW1DX0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YW1DX0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