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性的問題: 假如人類物質文明歸零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沈淪的賢者)時間16年前 (2007/11/19 21:2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31 (看更多)
※ 引述《Anjou (安茹是公的)》之銘言: : 所以關鍵在幾個點 : 1.從動亂開始到建立基礎政治分工 : 這段時間越長對於知識份子存活越不利 : 而這段時間又是跟人口呈現正比例 : 該地區的人口越多動亂時間會越久也會導致知識份子最後存活率越低 : 因此如果發生在中國印度地區 最後活下來的應該都是肌肉男跟正妹 : 如果發生在北歐諸國 活下來的知識份子應該比較多 知識份子的存活率關鍵在於糧食的供應能力 如果糧食較為足夠,則知識份子生存機率大,反之則小 : 2.從基礎政府開始到開產煤礦 : 基本上所謂的知識保存中還包含了礦產所在地 : 所以找礦的問題並不大 關鍵只有距離 : 政府建立代表社會分工開始穩定 糧食的供應趨向正常 : 這批人應該會進行一次遷居或是游牧 : 取得煤礦與農業發展基地的距離平衡 : 只要可以穩定的取得煤礦作為能源來源 人類很快可以進入鐵器時代跟蒸氣時代 以上違反了基本假設「失去所有物質文明」 失去了物質文明之後,大多數的礦藏對只有雙手的人類來說是無法開採的 所以大多數礦產地都失去功能,而以11路公車的效率,基本上離那些能夠手工採礦的 礦產地太遠的,是不可能到達產地的。而離糧食生產地區太遠的礦產地,也不可能維 持一個基本的政府存在。 由於2錯誤,故3無意義 : 3.蒸氣時代進入 : 只要人類進入了蒸氣動力時代 : 就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文明保存與重建工作 : 後面的速度就快多了 而醫療水準也可以提高到十九世紀成功對抗傳染病 : 大概需要的是這三個時代 : 第一個時代決定了後面恢復的速度 : 不過是可以很樂觀的認為一代人就可以完成這樣的工作 : 最少進入蒸氣時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08.142

11/19 21:20, , 1F
印象中是每50~100人的農業勞動力可供養一位專職的人員?
11/19 21:20, 1F

11/19 21:31, , 2F
這個比例要看當時的糧食生產能力啦,並不是固定的~~~
11/19 21:31, 2F
而且專職的人員中,科學家、發明家之類的人優先順序一定很低 首先應該是宗教人士,其次是統治者以及其周遭的人,然後是討統治者歡心的人 之後是軍隊,最後才輪的到科學家跟發明家 ※ 編輯: dukery 來自: 220.132.108.142 (11/19 21:37)
文章代碼(AID): #17GOsBk_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2 之 31 篇):
文章代碼(AID): #17GOsBk_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