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向市場看齊的另類民主構想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8/23 20:1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新的投票方式是:直接匯款到 : 該候選人的公設帳戶,日後帳戶內的「選票」錢將直接納入國庫,在選舉中得到 : 最多匯款的候選人當選。 之前我看到一篇論文,一直想po上來給大家娛樂,不過一直懶得作。 現在 plamc 老大寫出來了。 系統編號: 085NTU00194005 研究生: 宋皇佑 論文名稱: 向市場看齊的另類民主構想 校院名稱: 國立台灣大學  系所名稱: 法律學系研究所 [ . . . ] 但我也強調,現行的民主政治制度在配置 資源的機能上仍然不夠「市場」,這點 大致表現在兩個面向,一是「基本決 策工具的配置設計」方面,二為「人民 當家作主的決策時機」方面。在基本決策 工具方面,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雖然同為 當今民主憲政國家配置資源的主流制度, 但兩者的基本決策工具不但各自獨立、 雙軌運行,而且其配置規則也顯然有別。 市場經濟上的基本決策工具是貨幣(鈔票) ,每個市場玩家對此工具的擁有份量可以 有貧富之別,因為若非如此,鈔票就不足珍惜, 人們運用起來也就不會用心計較;而不用心計較, 市場價格機能就會崩盤;而價格機能崩潰, 資源的配置就沒有效率,資源的運用也就 跟著浪費無度了。另一方面,民主政治 雖然號稱政治市場,但其基本決策工具是選票, 不僅不能直接拿鈔票去換,而且其配置上 不容許貧富不均,意在避免人民對於政治 結果的形塑力量不能平等。這個用意雖好, 也是民主政治之下追求平等的自然反映, 但本文以為,選票配置的的齊頭平等並 非民主政治的唯一選擇,何況,選民和 市場上做買賣的是同一群人,心性當無不同之理, 既然「鈔票的配置量不強求一致」乃 市場價格機能的根本,而選票配置卻是 每選一次就每人給一票,你也不多,我也不少, 那我們怎能期待這樣的配置方式會帶來有效率的資源決 策﹖因此,在兼顧公平與效率之下,本文 設計了用鈔票取代現行選票的選舉制度。 簡單地說,公平方面,本文建議的制度重點 在於設計公平的投資上限;而在效率方面,則鈔票本 身早已經是大家慣於珍惜的財產,用來運作 政治自然也會計較而不致濫用,既此,效率自 在其中。 [ . . . ] 本文在2.2 部分即針對此點提出了拍賣式的國會表決構想 [ . . . . ] ---- 之前不po上來,除了本人懶,也是因為這篇論文的重點是作者為鈔票選票制 設計了一國會體制。像這樣拿摘要來娛樂好像是斷章取義。 我個人最大的疑惑是:選舉用的鈔票選票等選完後要做什麼? 我怎麼想都覺得不該送入國庫。但是也想不到應該給誰。 本來覺得應該在開票之後把這些鈔票燒掉,後來終於想到: 既然錢是用來選舉,就該在選舉中花掉。所以應該用來助選、宣傳、 開餐會等等。 咦?這不就是選舉募款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5.239

08/24 18:57, , 1F
不知道公平的投資上限怎麼決定呢?
08/24 18:57, 1F
文章代碼(AID): #16pNcqGB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6pNcqGB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