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明朝從未定都北京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17年前 (2007/04/24 11:16),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3 (看更多)
※ 引述《lovelovelove (星たちの眷族)》之銘言: : 都是足以造成北京震動,滿朝人心慌慌的舉動。 這是定都北京的原因之一 如果首都在南邊 反應遲緩 那滿清破牆入關好幾次 可能就一路殺進來了XD : 而在同一時期,明朝廷還得應付來自南方的民變。 民變是來自華北 不是南方 : 這不禁讓我想到,定都北京的決定是否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 除了經略北方以外,不知道還有何用處。 : 為了維持這一情形,還得花費為數不小的漕運費用。 主要是明末每年從長江以南北運兩千萬兩白銀軍餉 這是沉重的負擔 北京本身的花費倒是還挺得住 : 滿清或許也無法在入關之後如此輕易的橫掃中原? 這倒跟北京無關了 因為北京已經在之前被闖王給掀了 所以中原被輕鬆橫掃 應該要怪的是大順 不是明:p : 雖說綜觀中國歷史,北方政權總是勝多敗少。 : 而定都南方、南京(如中華民國)的政權也總是沒有好下場。 : 但是就明朝的情勢而言,是否在南京定都才是明智之舉呢? 其實我倒覺得定都哪裡都影響不大 其實不要說中國發展遲緩 法國也一樣發展遲緩 根源來自於領土過大 人口過多 造成發展不均 變革(不論民間或政府)難以傳達至全國 為求平衡而拖慢腳步 如果法國都如此了 人口一億多(法:2000萬)的明 自然是更陷入僵屍狀態 所以如果要明有重大改變 那到頭來還是要搞分裂 也就是說 如果燕王打到僵持不下 結果只好談和 之後諸王紛紛自立又相安無事(不大可能) 同時又有一股勢力在台灣建國以後 向明稱藩 其實獨立 那應該會有比較不同的局面 -- gps.wolflord.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91.213

04/24 11:36, , 1F
漕運確實是頗大的負擔 而且因為其徵用的型式掩蓋了頗大部分
04/24 11:36, 1F

04/24 11:37, , 2F
的開銷
04/24 11:37, 2F

04/24 12:23, , 3F
我記得沒錯的話 李自成是在湖北起事
04/24 12:23, 3F

04/24 12:26, , 4F
並且在隨後往北方發展
04/24 12:26, 4F

04/24 12:26, , 5F
靖難之時諸王都是觀望居多 可明成祖成功獲得政權之時
04/24 12:26, 5F

04/24 12:28, , 6F
又怎都沒有吭聲呢?難道諸王都支持朱棣嗎?@@?
04/24 12:28, 6F

04/24 12:37, , 7F
李自成是在陝西米脂起事,不是在湖北
04/24 12:37, 7F

04/24 12:39, , 8F
另,惠帝削藩削的大多是實力派,剩下的當然不會幫忙
04/24 12:39, 8F
文章代碼(AID): #16BNPmiV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6BNPmiV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