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第四人稱表演域-《失物招領》

看板Drama作者 (等待)時間16年前 (2008/05/09 10:37),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這齣戲讓我開始相信台灣也有做舞台劇的本錢。 首先這是一齣有相當難度的表演,動態圓盤的舞台確實是個相當好的構想,它不 斷地讓我想到U2那首”vertigo”的MV,而暈眩本身也正是導演想要帶給觀眾一種恍 惚感,無形之中渾沌了觀眾以線性因果關係所搭建的時空概念,藉以強化感受那13年 的昏迷所帶來的影響力。同時也處處看得到導演布局的苦心與巧思,這真是一個高難 度的舞台呈現!別的不說,光是要讓這麼龐大數量的演員都能夠準確地到位,除了空 間概念之外,時間概念也要相當精準,想必是花了非常多時間排練,但這就是戲劇最 不為人知的辛苦卻也因此最讓戲劇人瘋狂著迷之處吧,因為每一個演練,都像是拿磚 塊堆砌一樣地在建造一個夢想。 關於這齣戲的內容,我不知道編導是否擁有心理分析方面是否有所涉獵,但是戲 裡存在著相當多的細節都隱藏(不如該說是象徵)了心理分析當中幾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無論如何,即使編導未曾意想過心理分析,也必須承認編導確實將某些舞台環節處 理得很出色,而正是這種出色的表現,才讓那些細節在劇中給表現了出來,換言之, 戲如人生。 也許我們能夠籠統的去討論一下劇中出現了那些細節,可以講的地方有很多,挑幾個 比較有印象的來說。或許在大多數人對這齣戲的看法會將其定位在成長或者社會化的 一連串過程所發生的艱辛,這確實是這齣戲的主軸,但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是用什 麼方法、什麼形式來呈現?而這最明顯的就是表現在主角們的十餘個問題之上,然而 ,這些問題是被什麼逼的?是向誰提問的?為什麼提問問題時要用攝影機測錄下來? 則是表現在對自我的想像性認同(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與符號性認同(你要他人把 你當作什麼樣的人)之間存在著無法彌補的空隙,這個空隙就是所謂的凝視 ,換句話說,在當一個人”說”出他的慾望而成為一種要求時,就註定了慾望與要求 之間存在著一個裂縫,這個裂縫是符號秩序(大寫他者)的短缺,是無可述說之物,是 人真正的”慾望客體”,在此,他者向慾望主體質問:”你到底想要怎樣?”,倘若主 體固執於這個慾望對象,而裸露地面對他者這難以忍受的質問,因此陷入歇斯底里之 中,以一連串無辜的問題,反問著他者”為什麼挑上我?”等等的倔強中,這就是為 什麼當在問問題時,得用一台攝影機去拍攝,因為攝影機才能肩負符號秩序的象徵化 角色。 那麼我們要怎麼從慾望對象的討論當中得到與主題的銜接點,這一點也不難想像 ,無疑就是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結的克服與超越快樂原則,換言之,人的社會化過 程中必須拋棄掉原始的慾望,而拋棄掉這些慾望卻是在將來能夠得到、完成慾望的保 證,這種悖論性的說法在班雅明曾經針對卡夫卡的<隔壁農村>所說的”以願望來交換 它的完成”有異曲同工之趣。超越快樂原則的証成表現在整齣戲的結尾部分主角群為 何好像了解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與使命,重新獲得生命的動力,不再迷迷網網,也 找回了他們的”失物”,”失物招領”是這齣戲的重心,失物其實就是那無可述說的 、成長的過程中失落的了”慾望客體”。然而為什麼過去失落,如今卻可失而復得, 這是超越快樂原則?事實上失而復得是一種幻象的建立,它執行兩方面的工作,第一 它成功地堵住了符號秩序的嘴,第二則是他者的短缺因而”貴族化”,而成為了理想 性、真理性的奮鬥價值。 從”失物”就可進一步討論到那個拾荒婦人在這齣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的,婦 人給五個主角的物品恰恰就是五個主角的慾望對象(值得一提者是拿到鏡子的那位女 主角,它重現了拉康的鏡像階段,她的人生問題就困擾在婚姻之上,即愛情與”理想 自我”間的關係),它被用來交換而體現了不可能的快感。然而,這五個人一開始自然 是完全不知道這一回事,直到他們重聚在一起,透過有一個人完全記不住他所得到的禮 物到底是什麼這樣的差異,回答了某種失物再度掌握手中的實在感,失物並不是真的 消失了,而是”以往”我們”誤認”為它們消失不見了,”其實”它們不曾消失,在 此,宣佈了”真理”的到來,這是黑格爾辯證法最為關鍵的邏輯,當他們年輕時拿到 這些東西並不了解它們的意思,只當做一個偶然性事件加以接受,在13年後,方才知 道這些東西是它們所真正需要的(而事實上他們也都在各自的成長過程中”使用”它 們了),這事實上完整表達了心裡分析上相當重要的移情邏輯。真理與理想(以及前述 的幻象),在此整全地運作,匯流於同一。 而婦人恰恰就是拉康所謂的”實在界”,即一種無法寫入於文本中的、處在符號 秩序之中的空缺內核—”真實之物”,生命總是圍繞在實在界的周圍搏動著,這就是 為什麼她總是以不正常的行徑給五個主角”工具”與”建議”,她就是快感的擬人化 ,就像是預言故事或神話故事中的仙人,當主角前去拜訪他時,他說著:”我等你等 了好久,已經等了五百年哪!” 另外還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羅美玲所飾演之主角與她的父親在下半場時再 度相遇的場景,在這裡非常巧妙地而且絕無僅有地在人的後方使用了一盞昏黃的街燈 ,這街燈其實是月光,象徵著死去的母親對他們的”凝視”,相同地男主角在思念他 的父母親與哥哥時,同樣也是這盞燈給予了死者的凝視。凝視的行為也不僅止於此, 除了攝影機外,最重要的一個部份就是當主角們在獲得了生命價值而歌舞時,拾荒婦 人總是用粗魯的方式坐在旁邊看著她們,這種安排也許令觀眾不解,但事實上,拾荒 婦人是真實界,是按照象棋規則(象徵界)真正操縱棋子(主角群作為想像界的主體)的 下棋者,是種”這些成長過程是毫無例外、無可避免”的見證人,是黑格爾說的絕對 精神… 這齣戲存在的缺點恐怕是,時間過長,在歌舞劇的形式中,會消磨掉觀眾不小的 耐心,另外可以體諒的一個小缺點是,有些演員的咬字比較不清楚一點,再加上載歌 載舞,有時候就不曉得他說了哪些話,但若體會到演這種戲的高難度,事實上這都算 吹毛求疵了。我自己認為表現得很好的演員是那個當經紀人的女演員,她的台風很穩 健,而且演戲也完全不會讓人感覺到浮誇的感覺,拿捏得很到位,另外則是那個應該 叫做佳文的主角,是個有能力去詮釋情緒的演員。有個疑問是,這些歌都是錄好對嘴 的還是唱現場(在我聽到應該是現場)?如果是現場的話,那我想建議那個演昏迷13年 的男主角可以考慮出唱片。 有個小小的願望,下次能否也能請萬芳來,那我會支持你們到底。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249 ※ 編輯: lovemehoney 來自: 140.112.58.249 (05/09 10:41)

05/09 10:48, , 1F
昏迷13年的男主角(Rim/綠茶)出過唱片啊,他算是藝人了
05/09 10:48, 1F

05/09 10:50, , 2F
也推萬芳XD
05/09 10:50, 2F

05/09 14:50, , 3F
好高深...看不懂...原來這齣戲是講哲學的喔
05/09 14:50, 3F

05/10 02:17, , 4F
有這麼深喔@@a
05/10 02:17, 4F

05/14 13:58, , 5F
謝謝妳~~~T^Trz 真的很感謝妳~~~~~我都要流淚了~~
05/14 13:58, 5F
文章代碼(AID): #188xZvu7 (Dram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8xZvu7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