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GNU/Linux音樂製作環境入門淺談

看板DigitalMusic作者 (颺)時間9年前 (2015/04/11 12:26),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大推,最近也在用Rosegarden 轉錄/創作自己電鋼琴的 midi 訊號。 在GNU/Linux做音樂的中文人口真的是鳳毛麟角 : p 有沒有考慮連音效卡也來自幹一下? XDD 例如這篇(請手動接網址) http://www.cynicalaudio.com/2010/10/ beagleboard-dvi-hdmi-dvi-beagleboard-xm.html ※ 引述《mgdesigner (機槍設計師)》之銘言: : 先給大家看這個實際操作的影片還有即時發出的聲音(那些鍵盤只有用來做midi主控, : 音源是電腦裡Linux上的軟體音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PZgFpbgxP0
: 很長,大概看前三分鐘應該就夠了。 : 然後修正我在另外一篇的話.... : 最廉價的入門方案應該是筆電+midi鍵盤(最少一個25 key的)+midi mixer還有最少一個 : 監聽耳機,軟體不用花錢,不過我建議至少用paypal給開發者一些贊助。 : 電腦方面,其實08年開始的PC,就已經非常好用了,重點是RAM要大。 : 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所以我就另外發這一篇,也不用擔心我是業配XD,因為東西很多 : 我也還沒有寫做計畫,所以這篇也會比較亂,而且只夠講淺談而已,就請海涵囉。 : 純粹作業系統本身,以桌面使用系,目前新手最好入門的一般都是推Ubuntu或者改自Ubuntu : 的,如Ubuntu Studio、Mint等,而我用的KXtudio,就是架構在Ubuntu上。 : http://kxstudio.sourceforge.net/ 目前最新的的KXstudio是14.04,架構於Ubuntu14.04 : LTS ,意思是說除了直接裝KXstudio,也可以先裝Ubuntu或是mint,再升KXstudio,但是都 : 要選擇基於Ubuntu14.04的來裝。 : 跟windows的使用邏輯有些不一樣需要習慣,我從系統層開始講起 : 1.「Linux著重命令列打指令控制?」:這個其實是過去的印象了,桌面應用當然是GUI圖形 : 界面,而且在GUI的進化上,大概從八年左右開始,Mac跟Linux其實進化的速度比windows快 : 非常多,新的GUI功能不只是eye candy,有時還發揮實質的應用,例如: : http://imgur.com/GH64pc6
: 視窗半透明的控制,在不同軌之間校稿的時候很有用,把Bassline軌設在最底下,然後其他 : 軌放最上面,然後就可以方便的比對哪裡有錯音,此外還有很多Linux才有windows沒有的GU : -I操作,有些專業領域在windows上面你本來得屈就系統的操作,在Linux上面會大解放。 : 2.GNU/Linux 的桌面環境,其實有很多套,從最不花資源一直到視覺最前衛的(類似電影裡 : 面才會出現的那種)都有,但是,有些共通的基本操作是windows 沒有的,例如複製貼上, : 除了跟windows一樣的ctrl-c ctrl-v以外,還有一種高度使用到的是:先用滑鼠左鍵雙按一 : 個字串,字串反白以後就已經選取了,然後再跑到你要貼的地方,按滑鼠中鍵,就會貼上。 : 過來人經驗,桌面系統有十幾套,通常從windows 跳過來的人(含當初的我)可能會花太久 : 的時間換來換去玩弄每一個看看,因為可以讓你的電腦很炫,變得非常前衛,這個就淺嘗則 : 止就好,選一個看得上眼的先用習慣就好(煙,花多一點時間在本來想研究的東西比較重要 : 。 :) : 對於要做音樂的Linux入門者,我推薦MATE+Compiz,因為這個組合,有很方便的多重虛擬桌 : 面,而且視窗可以拉超過一個螢幕,我的設定是開四個水平放置的虛擬桌面: : http://i.imgur.com/eUdjfpG.png
: 這也是Linux下獨有的GUI功能,當你沒有真正實體的多螢幕時,混音時就會很方便,只要左 : 手按熱鍵切換不同桌面,就可以快速切換到你要調的軌,右手不需要去滾動捲軸去找軌。 : 3.軟體安裝上:現在流行的APP套件安裝觀念,其實就來自於Debian與Ubuntu兩個Linux發行套 : 件,我們在裝軟體,並非像windows 那樣要準備一堆軟體安裝光碟以及補帖,而是按一個鍵 : ,就自動選擇千百個葡萄串般有連鎖相依關係的軟體,也可用搜尋的,用關鍵字尋找要的軟 : 體,例如做音樂一定比較關心的:synth mixer sampler impro plugins 等等,然後安裝或 : 者更新鈕按下去,就給他跑一段時間,自動去網路上的套件伺服器,抓一大串安裝更新好, : 這個安裝方式除了特殊狀況,一般來講,沒有下一頁這件事,去睡個覺起來或者喝杯咖啡回 : 來,你的音樂製作軟體武器庫就裝完了。 : 不過問題會出現在安裝好以後,因為東西實在太多了....相當於安裝windows加好幾片補帖 : 與軟體安裝光碟: : *DAW就有十幾個 : *各式軟體音源機有幾十個 : *效果器有幾百個 : *有專門的即時電吉他效果器(就是把電腦變電吉他效果器) : *puredata這種可以用硬體思維做自己的合成器樂器或者搞噪音。XD : *DJ台DAW : 這是初入GNU/Linux很大的一個缺點,就是你很容易會失焦 : 除了這些,你還會發現,哇~原來工業級3D繪圖的軟體裡面也有耶! : 物理專業的軟體也有 : 衛星遙測軟體也有 : 業餘無線電軟體也有 : 博碩士論文用的txex latex也有 : 這好像你從美式武器切換到充滿AK-47 AK-74 RPG火箭炮 RPK 機槍的世界,隨手可得,有阿 : 富汗人土砲的,有蘇俄本家產的,有中國版的,有烏克蘭版、羅馬尼亞版的....每一個都可 : 以讓你馬上噠噠噠用起來。 : (但是找到好用,又用得好,能打得準,是另外一回事XD) : 所以,自我克制的功夫比起windows更重要。 /_\ : 軟體的入門選用上,我覺得 : *.先選定一種DAW:如果是比較汎用,就選Ardour,Ardour3還在發展中,有時會有討厭的狀 : 況,推薦以已經很穩定的Ardour2為主,如果想直接做電音的,就推薦用LMMS。 : *.打譜軟體:Rosegarden玫瑰花園,發展歷史應該有十年了,這個其實也是一個DAW,以mid : -i功能比較有名,他混音部份我覺得沒有Ardour好,所以我都是過到Ardour去混,這也是Li : -nux上比較特殊的生態,DAW的使用不是集中式,如果一個DAW某些功能很好用,可是混音超 : 難用,你可以用管線過到另外一個軟體去,當然你馬上聯想到,可以A過到B再到C,yes po : -ssible。 : *.音源機推薦先從這幾個開始用: : Qsynth/Fluidsynth:sf2系的sampler,前者是GUI前端,後者是本體 : 還有fluid-soundfont-gm fluid-soundfont-gs,這兩個是sf2界很有名的音源,在套件安裝 : 程式裡面也可以找到,這也是GNU/Linux 上最特殊的地方,網路套件庫內不只有程式,還有 : 開放性授權的文件、資料(聲音檔素材、圖集等等) : Hydrogen:取樣系鼓機,可以分軌輸出,有很多鼓組,一樣的,套件庫記得找額外的鼓組套 : 件,一開始就會有10幾個,從爵士鼓到TR909等都有。 : 合成器系:首推Zynaddsubfx或者Yoshimi(他們是分家的),品質非常好,還可以自己設計 : 新音色,也有音樂家回饋了自己做的合成音色庫給上游,老問題,音色太多幾百個,雖然有 : 分類,好比pad就有幾十個,某個音樂家專區有80幾個,一樣克制克制。>_< : 最後jackd這個東西,需要熟悉一個管理他的前端,目前最好用的就是KXstudio提供的Ca- : dence,如果只是拉線,QjackCtl也不錯。 : 4.GNU/Linux下的硬碟規劃跟Windows有很大的差異。 : windows是有c d e f...等,讓你看到實體硬碟 : 而GNU/Linux則是只有一個 "/" 這個根目錄然後底下有 : /lib : /home : /etc : /boot : /bin : /media : 等等,而實體的硬碟會對應到特定的目錄,平常使用不須知道實體硬碟,此外光碟機、SD卡 : 、windows 網芳上別的電腦、網路硬碟甚至flickr dropbox、另外一台電腦的某硬碟等等都 : 是你系統裡的一個目錄。 : 一般來說影音製作的領域,硬碟我們會這樣劃分: : / -->給一個3gb左右的分割區給系統裝各種軟體、設定等等。 : /home -->所有使用者自己的目錄(當然沒有意外只有你一個人),這個要特別指定到另外 : 一個硬碟或者分割區,應該是要指定幾百gb甚至tb,畢竟做音樂的東西資料非常大 : ramdisk: Linux是要開一個專屬的分割區給他,這個開你的記憶體一倍到兩倍大即可 : /media/win_C :名稱自己設定,這可以指定你原來windows分割區掛到Linux底下 : 做音樂這樣配置即可,這邊也有一個很大的特色,使用windows久了,大家都會知道有重灌 : 這種討人厭的問題XD為了怕重灌還要常常整個系統備份,之所以會重灌,是因為windows是 : 便利性第一,安全性、防呆等擺第二順位,就算不被外界入侵,不懂的使用者可以輕易自 : 毀系統。 : 但GNU/Linux的設計邏輯,是穩定、安全第一,方便第二,要在系統區亂搞,都必須有系統 : 最高權限(會問你密碼)。 : 我們做音樂不需要好幾年不關機,但是網路安全等等,我們還是享用了很多很先進的保護機 : 制,這方面在windows上是額外安裝甚至要花錢的,在GNU/Linux卻是基本配備。 : 所以很難發生在網路上自己下載問題程式中毒、中鏢這種問題(因為搞這個比從套件庫安裝 : 複雜上很多),GNU/Linux上不流行防毒軟體,而是對抗系統入侵的軟體,不過我們又不裝 : server軟體、遠端登入等,不用關心這個。 : 真正比較會需要重灌時,是發行套件大升級時,有時候可能會爆炸,這方面主要是用了GNU : /Linux以後,大家套件庫也會有自己喜好的設定等等(常見的行為是A家發行套件+B家發行 : 套件+C家等等),升級時,忘記改回只用本家的,這麼一來高機率會爆炸。>_< : 爆炸不是指真正系統壞掉,而是某個套件相依性卡住。 : (因為自己混了多家套件,類似AK-47用了羅馬尼亞的槍托、蘇俄的槍管、土砲的槍機、中 : 國的槍身,然後你要用蘇俄的升級套件時才發現慘了....裝不上去) : 偶而也會有你的硬體剛好就是比較不受歡迎,比較缺乏人測試的,一升級,功能爛掉。 : (硬體的相容性是安裝GNU/Linux前一定要先google好,盡可能用知名品牌或對Linux友 : 善的,錄音卡方面選知名大廠都比較沒問題) : 硬體相容性問題,可以參考 http://wiki.linuxaudio.org/wiki/hardware : 有的人怕升級出trouble,或者不幸遇到了,才會從頭重灌。 : 跟windows很大的不同,是就算你沒有備份,只要當初安裝時,/home是對應到一個獨立分割 : 區,不需要備份,就直接重裝系統,該裝的軟體全部圈一圈,給電腦放一個晚上自己去重灌 : ,隔天早上裝好重開機,你的桌面系統就完全回來了,有著原來的桌面、設定、你的檔案目 : 錄,好像你沒有重灌過。 : 所以備份上,也只要專心備份/home 裡面你的使用者目錄即可,也就是說不用很複雜的備份 : 程式,你用copy大法,把你的user目錄一圈,copy到外接硬碟即可,除非你有自己改的系統 : 設定,那就要再備份/etc,應用程式的使用設定就不用擔心,因為都是在/home 使用者目錄 : 抱歉有點亂,東西實在太多了XD : 最後說回來,英文還是非常重要,因為在GNU/Linux做音樂的華人鳳毛麟角,很多都是要去 : 看外國的網站來學,或者閱讀系統裡面的文件、教學等,把英文練好,你也才能做好翻譯。 : 網站的話,基本款是這個: : http://linuxmusicians.com/ : 分享一些用Linux的家用/ 職業級工作室照片 : http://fernandoquiros.com/wp-content/uploads/Home-Studio.jpg
: http://www.hhtt-studio.com/p/blog-page.html : http://opensource.com/life/13/8/open-music-open-goldberg : http://ppt.cc/s3Qj : http://www.thesmith.org.uk/music/studio/pics/2005/CTG21-DemudiDesktopR.jpg
: http://web.stanford.edu/group/ccr/blog/homerecordingstudio.jpg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0kq7CDnzc
: 簡單的說,從家庭工作室,一直到專業的control room,這已經是很多歪國音樂人吃飯的 : 工具了。 : 不過最後還是講個醜話,free(自由)的東西,都是用時間來換,自由軟體/ 開源軟體並非 : 「免費」,而是自由,你可以選擇花時間自己慢慢摸索,也可以買書、買服務,甚至買特製 : 硬體,例如https://en.wikipedia.org/wiki/Korg_OASYS(Herbie Hancock用過)每個人可 : 以各取所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0.82.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talMusic/M.1428726364.A.460.html

04/11 17:30, , 1F
噗~ 看不懂但好像很有趣!?? (我還卡在安裝研究系統中 倒地
04/11 17:30, 1F

04/11 23:23, , 2F
哇!!!我看過blogger討論最長的一篇@@
04/11 23:23, 2F

04/12 00:57, , 3F
04/12 00:57, 3F

04/12 00:59, , 4F
不過自幹音效卡不是問題,自幹不一定比較好才是問題
04/12 00:59, 4F

04/12 01:00, , 5F
裡面提到I2s的話最近樹梅派等新的Project比較常出現了
04/12 01:00, 5F

04/13 18:15, , 6F
其實我覺得自幹綜合效果器應該是比較有意思的:)
04/13 18:15, 6F
文章代碼(AID): #1LAA9SHW (DigitalMusic)
文章代碼(AID): #1LAA9SHW (Digita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