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東野圭吾"誰殺了他"

看板Detective作者 (還要卡多久)時間10年前 (2013/10/15 08: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有雷 老實說最近很少看東野大師的書了。 幾次下來都是 有趣->有趣->老套->爛尾 簡單地說,東野刻畫人性算是還OK,對於書的噱頭題材我也覺得真的是大師 等級,但是推理的過程跟嚴謹,真的是...我只能說不是很對得起書迷。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說結局算特別,於是就看了 回到正題之前: 我也是一個受過矯正的左撇子,寫字等精細作業都是右手,需要出力的動作基本 多數用左手,但是也不是一定,切菜是右手,手機左手接,打球左右,但打撞球, 用右手。 說白了,沒有一定。 但是推理小說總是有它的規則在,我們就先遵從吧 1)康正認為園子為他殺的最大原因來自於右手是用的切電線殘餘,而園子是左撇子 所以認定他殺~。 這個我不解釋,只能說確實是值得懷疑,除非你能找到園子用左手切菜的照片 2)加賀認定電源啓動是在凌晨一點,而第三方一定正確的口供證實晚上一點之後 園子房間燈還是亮著,但是康正進去的時候已經是暗的。 所以加賀認為 1.事件發生的時候兇手還在房間 2.兇手不在房間,但是可能事後兇手回來殺害才把燈關掉 3.園子沒死,所以燈沒關。但是定時器在一點,所以園子當時已經死 最後就是在那裡爭吵看誰是左撇 誰是右撇 把這個當做證據 一般來說 分左右撇就是撕東西的時候哪隻手朝上 那只手朝下 有力氣的手會往上 沒力氣的手會借助地心引力 往下 (但是沒有一定,不過我們按照推理小說應有的規則 相信左右撇是不同的) 於是我剛剛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 分別用左撇子我 跟正常右撇子 在強調自己的慣用手之下分別隨意撕開一個藥包 http://ppt.cc/OZxs 如圖,左邊是左撇子開的 右邊是右撇子開的 乍看之下好像不一樣是吧 但是只要把裡面的藥拿出來...然後轉180度 http://ppt.cc/ieJr 就會變成這樣 也就是說 左撇子跟右撇子叉開藥包拿出藥之後並沒有辦去辨別 差異,我看了好幾分鐘真的分不出來..更何況可能有揉過 所以單純覺得用這個判定犯人還蠻白爛的。 於是我覺得比起去算誰是左撇誰是右撇這個陷阱沒有意義的 於是我直接去解讀兩個嫌疑犯的動作 ====================================== 1.假設潤一是凶手 潤一在行凶(或者說解除行凶)這個行為的時候佳世子闖了進來,在解釋之後 兩人當下表面上都已經失去的殺意,假設潤一真的如他自言已經不想殺,正常來 說他安排一點鐘的不在場證明也不再重要了,但是潤一卻急忙著回去,或者是可 判斷他企圖維持不在場證明事後再回去殺死園子。 加上他最後把圓子寫的信帶走了 表示不希望自己遭受到案件的關聯,也是他回頭犯案的可疑行為 從園子昏迷開始到潤一做完不在場證明已經過了數小時,既沒有交通工具也沒有 電車可以座的潤一,唯一能選擇的就是容易被認出來的計程車,或者你也可以說 他車坐到附近再徒步前往 不管怎樣,最快也是三點的事情,距離園子昏睡開始已經超過四小時,說白點, 安眠藥的效力很有可能已經沒有了。 潤一要冒被認出的風險跟可能開門看到已經有機會醒來的園子看到自己被設定成 這樣再用同樣手法殺害? 不是不可能 只是風險很高 ======================================= 2.假設兇手是佳世子 最好的行兇時機就是潤一走了之後,利用潤一設定好的工具,直接把圓子電死,再 拖行到床上安置調整到一點,再燒了照片,多開一包安眠藥,然後閃人。 但是按照遊戲規則 凶手要是右撇 所以佳世子應該不是 而且小說內兩個主角一直用奇怪的理由幫佳世子推開責任 其實他行兇的可能性最簡單了 (說到這裡題外話,一個人就算平常半包安眠藥就能睡,不代表自殺之前吃兩包安眠 藥就睡得著,我剛剛睡前吃了半顆安眠藥,但是把這本書最後一百頁看完,平常我 應該是要睡死的,但是現在還可以在這裡打文章。 所以用兩包安眠藥自殺一點都不值得懷疑,一包也很正常,所以兇手也沒意義去弄 第二包,那只是倒果為因 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抓包才放第二包吧? 不然正常來說一包兩包 都是自殺 有差嗎?不能舉證自殺就不能吃兩包 多此一舉而已) ====================================== 若是佳世子如加賀推理不是兇手,那這樣佳世子走的時候為何不把電線等疑似可能 會讓隔天醒來的園子不舒服的東西都收走呢?應該沒有白癡成這樣吧? 畢竟園子的記憶就是跟潤一喝酒睡著而已 放在那裡就是擺明 “不好意思 沒殺成功喔~” 打死我也不相信有那麼白痴的人 都會怕園子起來再自殺 把酒倒掉 居然不知道乾脆做成沒人來過的樣子就好了不是嗎... 除了挖洞給潤一跳之外 就只有一個可能性 白癡 按照動機跟殺人允許的時間,兩個人都可以是犯人 但是也都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他們其中一個人就是兇手 只能算是重大嫌疑人 所以最後加賀說不會以自殺結案 這個承諾我覺得很薄弱 說難聽點 就是爛尾 這種不說明兇手的想法真的很新潮 但是好點子沒有好手法的問題一直出現在 東圭的小說,實在是令人很惋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97.243 ※ 編輯: SportM 來自: 114.32.197.243 (10/15 08:54)
文章代碼(AID): #1IN97biz (Detective)
文章代碼(AID): #1IN97biz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