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遊記] 雙連一帶古蹟遊

看板Datong作者 (新開始)時間13年前 (2010/10/12 00:34),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CgpmA65 ] 作者: WCWturtle (高雄我要和你說掰了)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雙連一帶古蹟遊 時間: Tue Oct 5 22:53:55 2010 上周臨時網路上看到了在雙連站周遭有場免費文史導覽活動 就好奇地參加看看,感覺還不賴就把遊記放上來分享,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知道有哪些團體有在辦這一類的導覽活動呢? 忽然覺得有些地方,還是要有人帶才能玩得深度呀!! 圖文遊記 http://bojatribe.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 偶然從網路上看到了雙連一帶的免費導覽活動,經常流連雙連附近的我,除了寧夏夜市的 好吃食物,其實對這裡並不熟!一個下午的大稻埕周邊古蹟巡禮,是行程滿檔,但我知道 屬於大稻埕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等待我下次發現…… 集合地點在寧夏街的大同分局,就在家樂福的正對面,經常來逛家樂福不過都是晚上,倒 是沒注意到這間典雅的警察局 這次參加的活動,景點介紹是這麼說的。「參觀景點:大同分局、惠美壽名茶、台灣新文 化運動館籌備處(大同分局)、柴寮、摸乳巷、蔣渭水紀念公園、雙連打鐵街、靜修女中、 王有記茶行、永樂市場、台北霞海城隍廟和仁安醫院」,經常在雙連附近溜搭得我還真不 知道哪裡有些摸乳巷的地點,就參加了這次的活動。集合地點在寧夏街的大同分局,一到 時就發現旁邊除了警察局大同分局的牌子外,還另外掛了一個台灣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的 牌子,讓人好奇了一下,難道這間警察局以後要搬走嗎?總之一到現場就看到拿著擴音器 的本次導覽老師-葉老師,參加活動的人員有大人也有小小孩,當然也不乏跟我差不多年 紀的年輕人!時間差不多老師就開始開講了! 首先老師就問了我們「寧夏路跟一般道路有什麼不一樣?」,大家聽了滿臉狐疑地整條街 望來望去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原來這條街以前叫做「柴阿寮」(台語發音),有非常多的木 材行在這條街上,大稻埕以前是台灣很繁榮的地方,在山上運下來的木材就在這裡做加工 ,搭船出去囉!也因為這樣所以這條街的路燈,其實都是有特殊設計的,底下都是用木材 構成!天啊,走了不知道多少回的寧夏路,還真是從沒發現過這件事,政府花錢錢做的東 西都沒看到真是可惜! 接下來就是走進「台灣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就是在大同分局裡面啦!旁邊傳來一句「 天啊~我從小到大還沒進過警察局,這次竟然自己走進警察局」,看來如果要找人來還要 花點心力讓小小市民願意走進警察局「觀光」啦!新文化運動是什麼?國中歷史課本有提 過,有興趣可以來這看,主要是講述蔣渭水之前在台灣的一些運動,不過看一看很快就離 開了 大同分局內部,看到這種Y字梯就知道是日本人的傑作啦! 其實還蠻漂亮的,很多日式官 方建築都有這種設計 後來葉老師帶我們去了摸乳巷, 說早期這些靠海靠水的地方建築,巷道都會用得很小, 一方面有防風防沙的功能,一方面則是防盜(小偷來了不好跑,容易抓,而且通常都彎彎 曲曲),老師還舉了鹿港的例子,我印象中鹿港的小巷也是彎彎曲曲,還有一個原因,就 是鬼只會走直線!所以鹿港會家家戶戶裡面還有一些鎮鬼的設計,所以鬼來了就無所遁形 ,一定會走進民宅一定會被抓,哈哈這些民間傳統真是很有趣! 忽然走進了一個巷弄裡的小社區,好像走到未曾到過的地方樣,我還蠻喜歡這種木版式房 舍的,不知道住起來什麼感覺 到了蔣渭水紀念公園,這一棟蠻特別的,特別的是它一二層樓是空的!所以不能走上去, 其實不太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子設計,底下有一些紀念碑,這邊原本也是屬於「柴阿寮」的 一部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的大公園呢?可以參加老師的導覽活動就知道了,我倒是喜 歡這個公園的悠靜氣氛,老人閒坐、小狗互玩,野花處處。 接下來來到了打鐵街,這還蠻特別的,一條很小的街都是各種製鋼鐵的店,據說以前很多 拆船廠拆下來的東西都會送到這裡,想要找到外國零件就得來這裡「淘寶」,我自己猜這 裡可能就跟高雄的拆船五金街差不多的身世背景吧:P 一條接從材料、零件、打模、製鐵 什麼都有,我猜想要是中小企業有個什麼模子要打,拿一張設計圖來這條街可能就可以完 成了吧!這是還蠻特別的,平常根本不會走進這裡! ↑ 打鐵街的國寶,還真的在用火燒再拿鐵槌敲呢! ↑ 途經寧夏夜市,說這個LOGO除了雙龍以外,其實還有貓頭鷹的意像,就擺夜市像貓頭 鷹,靠夜間生活! ↑ 後來來到了有記名茶,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點,古樸的建築裡面是濃濃的茶香,而二 樓還有南管音樂愛好者的聚會(每周六下午舉辦),一進去就是老闆兒子(茶小開?)的詳細 講解,講解茶葉的製作工程,後方還有小型茶工廠可以參觀,裡面還留有很多有歷史的木 箱子、招牌、製茶機器,有人講解加上真真實實使用過的器具,好像做茶人的故事都出現 了一樣,大稻埕這裡也是以前著名的茶商聚集地,直到今天這裡還是有很多的茶行呢! ↑ 茶行外的植物簾子,我覺得這真是超有特色的,自然的門簾,很美呢! 茶小開介紹茶 業的種類和製程,後方都是一塊塊看起來很有年代的招牌呢! ↑ 在撿梗的過程,雖然也有機器撿梗器,可是挑的不慎完美,所以好茶還是要用手工挑 。右圖是烘培茶的地方,台灣的烏龍茶之有別於綠茶及紅茶,秘訣就在這裡啦! ↑ 走上二樓,還有南管音樂的愛好者的聚會,喝茶聽樂真有古意,我必須說……如果這 音樂以後絕跡了,真的是很令人難過的一件事 ↑ 最後一站,是以前的仁安醫院,葉老師在這講柯一失的一些故事,現在這裡已經成了 社區營造中心的一個地方,是隨時歡迎大家參觀的唷! ↑ (左)結束了整個行程,回程的路上看到了這麼一間好大的現代建築,蓋的卻很有以前 老街紅磚白條的風格,我覺得很棒呀!要是這種類似的建築一大排,豈不就很像那些歐洲 有特色的房子,卻又不失台灣特色,是棟外觀很有在地味道的房子!(右)經過迪化街,看 到以前的三層樓保存完整房子,覺得很漂亮拍了一張 整個導覽活動結束,十分感謝葉老師的導覽,在此附上他的部落格,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 參加他的其它導覽活動!這場導覽講了很多生活在這裡很多過去和現在,不過我對整個大 歷史背景的故事更有興趣,下次還想再找找有關霞海城隍廟、辜家豪宅、迪化街等等的導 覽活動! http://ylh515.pixnet.net/blog 圖文遊記 http://bojatribe.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40.165

10/05 23:29,
棒 謝謝分享
10/05 23: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124.199 ※ 編輯: Yvonne0105 來自: 218.161.124.199 (10/12 00:34)

10/12 14:56, , 1F
那應該是葉倫會老師~還有寧夏路這邊以前應該叫柴寮仔吧?
10/12 14:56, 1F

10/12 23:21, , 2F
沒錯!是葉倫會老師:D 老師說柴仔寮~我想柴仔寮柴寮仔是
10/12 23:21, 2F

10/12 23:21, , 3F
的確有可能有誤的XDD 不知道哪個正確就是!
10/12 23:21, 3F

10/13 08:51, , 4F
應該都有人這麼叫吧~地名就是這樣~知道是哪個地方就行了!
10/13 08:51, 4F

10/13 08:51, , 5F
有空可以去跟莊永明老師的解說~~
10/13 08:51, 5F

10/14 00:02, , 6F
有相關的網站或活動訊息嗎?
10/14 00:02, 6F
文章代碼(AID): #1Cipnv14 (Datong)
文章代碼(AID): #1Cipnv14 (Da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