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什麼5d2價格依然居高不下??

看板DSLR作者 (五十米深水游泳池)時間7年前 (2016/10/04 02:53), 7年前編輯推噓20(21123)
留言4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回文會太常所以直接回一篇 ※ 引述《EthanLinFoto (Ethan Lin Photo)》之銘言: : 因為 : Nikon當初下不了決心,孵不出135又不像Fuji敢斷言跳過, : 變向替全片幅的概念背書,5d1等於搶下全片幅市場的市佔跟領導地位, 第一是沒人在說5D1,正常人都會叫他5D。 第二是當年搶下數位全片幅領導市場的相機叫做大兔(1DsII) 別忘了當年婚攝和風景攝影幾乎都是中片幅的天下 : 然後舊用戶升級其他用戶跳槽5d2,5d2又不負眾望給了難以拒絕的綜合性能, : 你說他對焦 高iso 反光鏡 連拍差強人意,可是當初誰能取代他? : 兩千萬畫素,低iso超強,後來錄影竟然也可以這樣imba, 2008年數位FF三雄鼎立,5D2、D700、A900各有優缺,互相有自己的客戶源 D700打著D3性能完全下放,對焦飛快、連拍超快、可用ISO很高 A900則是世界第一片24MP的CMOS,低感無敵,再加上當年大三元蔡司和G鏡加持,是棚拍 風景利器 5D2則是兩者居中,擁有剛好突破20MP的畫素,而且還有1080P的錄影功能 其實,三者在當時各有各的推崇者,5D2只是因為剛好在性能平衡點和錄影功能而比較多 人選擇而已。 : 用戶累積了很可觀的鏡頭資產不是說跳就能跳,全系統出清很麻煩, : 有預算吃下全系統的客人幹嘛不買新的?沒預算的又吃不下,原用戶繼續用C啊 : 真要怪就怪N不爭氣,還當豬隊友,當初無法孵全片幅又不敢衝aps鏡群, : 不出鏡頭也不下放專業機身,把Fuji搞一個S5-pro跛腳,現世報來了, : Fuji跟Sony聯手,N的晶片咽喉也被Sony掐著 當年Sony機身鏡頭群一直比Nikon好,我實在想不透你為甚麼一直不去提A900 S5-pro身為一代婚攝名機,要買的人絕大多數是不考慮片幅而為了Fuji發色買的,跟你的 論點完全無關。 D3/D3s/D700的CMOS理應該是Nikon研發設計,而交由Sony製造的產品,而後D800系列應該 也是同樣概念,然後順手被Sony借來塞進A7r裡面這樣。 所以這應該不叫被掐著咽喉吧,應該只是單純的設計代工罷了。 : 然後現在2016了,全片幅誰能當5d2的對手?D610後塵無人,K-1便秘太久, : C陣營內部有5d2的用戶幹嘛要換6D?只有Sony能與之辛苦一戰 幹嘛不換6D,高ISO好上很多,中央對焦強上N倍,又比較輕,還有wifi,我是想不出新使 用者會棄6D選5D2的理由啦,除非說他是kent高光細節信徒...... 同理,2016的現在,D610價錢合理,也沒入塵問題,D800在多次改款以後價錢也慢慢跌到 低點,其他還有sony A7系列蠢蠢欲動,我真得想不出現在還可以買5D2的理由。 : Canon真正的強大是懂得用戶需要什麼,並且默默幫用戶定義需求, : 日本那邊玩更兇,Canon相片印表機跟自家相機配合起來威武神猛, : 5d2在Canon準確佈局與Nikon的不爭氣下,真的無敵 canon自家印表機強是強,可是他就只吃的到canon自家用戶群,反觀epson各家通通支援 ,並且產品線完善,和電腦連線以後canon印表機幾個RAW檔調教功能也能無痛搞定,其實 並不會比較差。 我常說canon給使用者的最大優勢就是他的穩定感,如果你是一位死忠的觀音粉,那恭喜 你,你可以不用擔心鏡頭和相機的更新,像是FF系統四年更新一次、或是最近的新L變焦 鏡等等。但,這些極大的優勢通通不會影響5D2的持有率和保值性。 綜觀三家日系相機大廠,5D2雖然缺點不少,但是缺陷幾乎沒有,不如5D會噴反光鏡,或 是1DsIII會不準焦;D700因為低畫素的緣故被時代淘汰;而A900則被無反的A7吸走大量 用戶,所以三相比較下,5D2就會感覺還在長期流通在市面上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211.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75520813.A.620.html

10/04 09:10, , 1F
kent信徒應該是買大兔吧 XD
10/04 09:10, 1F

10/04 10:59, , 2F
高光細節有破解出來了,除了最新的那幾台,其他的都能用
10/04 10:59, 2F

10/04 10:59, , 3F
10/04 10:59, 3F

10/04 11:01, , 4F
高光細節最新的相機支援到5D2,所以才會有文中的那句
10/04 11:01, 4F

10/04 11:25, , 5F
機身的高光細節是只有到5d2沒錯,而且只限jpg,但後來ken
10/04 11:25, 5F

10/04 11:25, , 6F
t他們有破解掉,所以很多相機都能用這種高光細節修圖,
10/04 11:25, 6F

10/04 11:25, , 7F
但是lds關了xdddd
10/04 11:25, 7F

10/04 12:10, , 8F
只想請問 中片幅是什麼?
10/04 12:10, 8F

10/04 12:41, , 9F
樓上是認真問?
10/04 12:41, 9F

10/04 14:20, , 10F
120系統的 稱為中畫幅
10/04 14:20, 10F

10/04 14:40, , 11F
下面開放問120系統是啥
10/04 14:40, 11F

10/04 14:46, , 12F
I20 入學證明文件
10/04 14:46, 12F

10/04 16:01, , 13F
因為120數字比135小 我看過有人以為120=aps-c的 XD
10/04 16:01, 13F

10/04 16:11, , 14F
中片幅,前幾天才有討論雜牌入門機呀,比650D還要少5,
10/04 16:11, 14F

10/04 16:11, , 15F
輕鬆入門啦
10/04 16:11, 15F

10/04 17:13, , 16F
4*5也是讓人覺得比6*7小XD
10/04 17:13, 16F

10/04 17:55, , 17F
120 中片幅 最近被簡稱為MF 不說我還以為手動對焦啊
10/04 17:55, 17F

10/04 19:45, , 18F
2008年那時候 FUJI也不敢說他一定跳過FF 那時候也有rumor
10/04 19:45, 18F

10/04 19:45, , 19F
一直很期待S5pro的下一代機身可以出來的不是?
10/04 19:45, 19F

10/04 19:54, , 20F
Fuji一向是自己設計自己的 只是那時候拿不到N家機身可以做
10/04 19:54, 20F

10/04 19:54, , 21F
轉而自己開發...
10/04 19:54, 21F

10/05 09:33, , 22F
120歸120,中片幅歸中片幅,兩者不要混為一談。120是底片
10/05 09:33, 22F

10/05 09:33, , 23F
規格,只是中片幅下的規格的一種,中片幅底下還有220。
10/05 09:33, 23F

10/05 09:34, , 24F
120跟220拍出的畫面都是至少長邊或短邊有一邊是約6cm,
10/05 09:34, 24F

10/05 09:35, , 25F
現在的入門中片幅(645z、GFX50S、X1D)長邊甚至不到6cm,
10/05 09:35, 25F

10/05 09:35, , 26F
完全無法與120類比。
10/05 09:35, 26F

10/05 11:01, , 27F
但感覺文章的中片幅是說apsc吧
10/05 11:01, 27F

10/05 11:12, , 28F
文章寫“當年婚攝和風景攝影幾乎都是中片幅的天下”,天
10/05 11:12, 28F

10/05 11:12, , 29F
小得他說的是哪個當年?不過,真要說的話,就算婚攝曾
10/05 11:12, 29F

10/05 11:13, , 30F
有段時間是APS-C的天下,我也不太能接受風景攝影曾有任何
10/05 11:13, 30F

10/05 11:13, , 31F
一段時間是APS-C的天下。
10/05 11:13, 31F
這樣聊起來都快要變成photo版的內容惹 XD 上面文章中的當年,是定義在5D剛上市的時期,約是2005年上下,綜觀當年市面上的數位 FF,沒算錯的話應該只有四台 Contax ND, Canon 1Ds/1DsII/5D,在這種狀況下許多老牌 的攝影師還是堅守在底片相機上,需要隨身攜帶方便的會選擇645和66,而需要片幅畫質考 量的人則會選擇67甚至68、69,不管怎麼說,光是645成像面積就是135底片的2.7倍了,在 中片幅相機有同樣甚至更低價的狀況下當然會繼續使用中片幅來創作。

10/05 11:14, , 32F
所以我相信原文說的是"真"中片幅。
10/05 11:14, 32F

10/05 11:29, , 33F
婚攝中片幅的話應該就是指120底片了吧?
10/05 11:29, 33F

10/05 11:29, , 34F
那時很多都用P67的
10/05 11:29, 34F

10/05 11:31, , 35F
棚裡應該有不少用RZ或RB吧?記得以前拍大頭照都看到RB。
10/05 11:31, 35F

10/05 11:33, , 36F
三種我都有看過,之前二手跌價也是因為數位浪潮
10/05 11:33, 36F
日系67片幅SLR三大家中,除了Bronica GS-1台灣較少見以外,其他兩者都很常出現。 Mamiya RB67/RZ67幾乎是2000年初期像館必備的棚拍相機,雖然機身無敵重,鏡頭抗耀光 奇差無比,可是鏡間快門可以使用全時閃燈同步,對於棚燈使用者而言非常便利。 Pentax 6x7/67/67II則是底片時代室外婚攝的必備相機,完全相仿於135相機的使用習慣, 便宜的售價,非常齊全的鏡頭群,和SMC的超強抗耀光,一直是室外婚紗攝影者的愛用。

10/05 11:51, , 37F
我抽屜裡有三台p67只能放著生鏽
10/05 11:51, 37F
左轉photo_buy那邊應該很多人會要收,或是你要送我當備用機也很樂意 XD

10/05 11:56, , 38F
這台缺點就是對焦了.......
10/05 11:56, 38F
※ 編輯: ling810438 (115.43.211.191), 10/05/2016 13:08:31

10/05 12:52, , 39F
對 120講中判不太精確 小的道歉
10/05 12:52, 39F

10/05 14:22, , 40F
感謝解釋啊 那個時候沒碰相機實在不知道生態
10/05 14:22, 40F

10/06 14:07, , 41F
你感到正常人的優越嗎? 還是你身為A環用戶被激到了?
10/06 14:07, 41F

10/06 14:08, , 42F

10/06 14:09, , 43F
A環用戶好大的官威啊可以說正常人都只講5D不會說5D1
10/06 14:09, 43F

10/06 14:16, , 44F
就和正常人不會把6D叫成6D1一樣,自己上官網查一下吧
10/06 14:16, 44F

10/07 11:53, , 45F
5D一票。
10/07 11:53, 45F
文章代碼(AID): #1NygajOW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ygajOW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