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Re: [問題] 各家全幅機選擇

看板DSLR作者 (愛戰暱稱的哪個白癡)時間9年前 (2015/06/15 13:50), 9年前編輯推噓15(15019)
留言34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splendidpoem (天降六月雪)》之銘言: : ※ 引述《brianliuh (可愛的雞蛋)》之銘言: : : 原本想買二手aps-c片幅機 : : 價格不漂亮,加上收不到之餘, : : 萌生想要直衝全幅機的歹念XD : : 因為完全沒有鏡頭包袱所以想問問各家全幅機的優缺點 : : 拿公司貨四萬五左右的機身比較: : : Canon 6D : : Sony A7ii : : Nikon D610 : : 大略的知道6D的對焦性能被詬病、A7系列續航力不佳等等 : : 主拍在舞台上的表演 : : 希望可以給我更深入的分析! : : 謝謝! : 您好。您提到主拍舞台,因此我們只討論三台相機在【高ISO】下【動態攝影】的相關 : 能表現。 : (一)暗部對焦 : 6D(-3) > D610(-1) = A7II (-1) : 雖然6D只有11個對焦點,但中央點的暗部對焦高達-3EV,遠勝D610和A7II的-1EV。若以 : 央對焦為主,低光場合下的6D對焦將非常強大。 就算-3EV,也不代表對焦能力足夠,舞台也不會只用中央對焦 D610及6D的對焦等級 都不足夠 : (二)連拍 : D610(6) > A7II(5) > 6D(4.5) : 此為不討論靜音模式下,三機的最高連拍速度。 : (三)續航力 : DSLR較無壓力。而A7II在CIPA標準下僅可拍270(EVF)/350(LCD)張,雖遠低於DSLR,但 : 顆電池撐到中場休息時間(依表演類型不同,約1.5~2小時)再換電池,應該沒問題。 : (四)取景便利性 : D610和A7II都有翻轉螢幕,方便各種角度取景;而A7II用LCD取景時,一樣享有混合式 : 焦,速度遠勝6D和D610在Live View時的對比對焦。 : 不過A7II的EVF及LCD,在快門低於1/30秒後,影像延遲會逐漸明顯,低光場合的動態拍 : 可能會造成取景及出片結果不合的情況。 D610沒有翻轉螢幕 舞台大部分都不會用到1/30以下 : (五)高ISO : D610和A7II的Exmor架構,主要是強在低ISO時的動態範圍;這是因為其在低ISO時的讀 : 雜訊極低。 : 但讀取雜訊會隨著ISO提升而降低。初始讀取雜訊高的6D,其讀取雜訊降幅大於D610和A 7I : I,在三者的滿井容量降幅差異不大時,D610和A7II在高ISO時的動態範圍不但沒有優勢 : 甚者可能輸給6D。 : 以數據來看:從ISO 1600開始,6D的動態範圍持續勝過D610和A7II,直到三機的最高IS O citation needed : 為止。而且A7II在拍攝表演常用的連拍模式下,訊號轉換強制降為12 bit,即使ISO 40 0 : 以下都可能會損失部份動態範圍。 A7系列RAW檔都被閹割XD 不是連拍的也是會斷階 : 至於高ISO的直出JPG畫質方面:D610細節保留較多、6D除躁運算較乾淨,A7II的表現則 : 差了兩機約0.5~1級。 : 另外要注意的是,Exmor架構在低光場合中,暗部一向有彩度雜訊的老毛病;這體現在 : 部會出現紅、藍混成的紫色噪點,尤其後製提升亮度時更明顯。雖然長曝出現的機率較 : ,但短曝時一樣有可能出現。目前D610有回報不少相關情況,小弟個人在Sony相機上也 : 過不少次,需特別留意。 http://www.rossharvey.com/reviews/nikon-d750-review 可以移到EXTREME SENSOR TEST: 5 STOP UNDER EXPOSURE部分 看一下5D3跟D750相同設定降曝五檔拉回來的差異 原圖: http://www.rossharvey.com/images/15690.jpg
D750拉回來: http://www.rossharvey.com/images/15692.jpg
D750 100%: http://www.rossharvey.com/images/15650.jpg
兩者對比圖: http://www.rossharvey.com/images/15694.jpg
並且作者還有幫5D3作弊 5D3 shot taken with exactly the same settings (using the £1200 Canon 50mm 1.2 L) 噪點這個部分… 嗯… 嗯… 大家看實圖 我不下結論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15/192406.htm 薪水20K 台灣Canon:薪資算中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204.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34347455.A.CED.html ※ 編輯: ReDmango (111.254.204.48), 06/15/2015 13:55:51

06/15 14:00, , 1F
要不要直接推D4s
06/15 14:00, 1F

06/15 14:50, , 2F
d750威武
06/15 14:50, 2F

06/15 15:00, , 3F
5D2剛出的時侯一堆粉絲也說中央點對焦超級強很棒棒~
06/15 15:00, 3F

06/15 15:08, , 4F
不要講五檔了,under三檔拉回來就....(無奈
06/15 15:08, 4F

06/15 15:23, , 5F
原po預算五萬 不夠的一樓貼?
06/15 15:23, 5F

06/15 15:31, , 6F
收二手D700比較實在
06/15 15:31, 6F

06/15 15:55, , 7F
預算五萬 要有好的全幅組合 真的要捏了
06/15 15:55, 7F

06/15 16:26, , 8F
某p能用5萬生出二手d750加能拍舞台的鏡頭也是滿不簡單
06/15 16:26, 8F

06/15 16:26, , 9F
06/15 16:26, 9F

06/15 16:49, , 10F
我何時推過二手D750? 況且原PO本來就在比較5萬內的
06/15 16:49, 10F

06/15 16:50, , 11F
機身哦
06/15 16:50, 11F

06/15 16:50, , 12F
如果是原PO筆誤那就另當別論 但原PO現在並沒有說清
06/15 16:50, 12F

06/15 16:50, , 13F
5萬預算有沒有含鏡頭
06/15 16:50, 13F

06/15 17:08, , 14F
5萬也根本生不出來標準+長焦
06/15 17:08, 14F

06/15 18:46, , 15F
怎麼跟上一篇講的不一樣…
06/15 18:46, 15F

06/15 19:10, , 16F
這是ISO100的測試,跟高ISO DR不ㄧ樣啊,低ISO 不用說是
06/15 19:10, 16F

06/15 19:10, , 17F
NIKON贏啊!
06/15 19:10, 17F

06/15 19:10, , 18F
不好意思說沒有講清楚造成大家誤會 50k是機身的預算
06/15 19:10, 18F

06/15 19:24, , 19F
五萬就是D750啦
06/15 19:24, 19F

06/15 19:24, , 20F
再買個2470 70200就夠了
06/15 19:24, 20F

06/15 19:27, , 21F
一樓被打臉還硬扯好好笑wwww
06/15 19:27, 21F

06/15 19:34, , 22F
現在有五萬就可談全新全幅,以前可見不到啊,可喜可賀
06/15 19:34, 22F

06/15 20:02, , 23F
五萬是機身預算? 那鏡頭預算是? 合在一起算比較好
06/15 20:02, 23F

06/15 20:31, , 24F
有什麼好笑? 你又提出了什麼高見?
06/15 20:31, 24F

06/15 20:32, , 25F
沒關係,有些人只要負責會笑就好了
06/15 20:32, 25F

06/15 20:46, , 26F
50K買D750平輸還有剩一些可以加電池記憶卡呢!
06/15 20:46, 26F

06/15 21:04, , 27F
沒錯沒錯 50k的D4s才是高見!大概兩三年後有機會wwww
06/15 21:04, 27F

06/15 21:22, , 28F
難道我會不知道D4s的價格?
06/15 21:22, 28F

06/15 21:22, , 29F
剛剛還看了一下三年前的D4 現在還有90k D4s三年後要剩下
06/15 21:22, 29F

06/15 21:22, , 30F
50k恐怕還有點難度哩
06/15 21:22, 30F

06/15 22:00, , 31F
有好的機身也要有好的鏡頭配合啊!省了鏡頭的錢,相機是會
06/15 22:00, 31F

06/15 22:00, , 32F
怨不得志的!
06/15 22:00, 32F

06/16 02:47, , 33F
A7II水貨43K+二手kit鏡6.5K,50K有找
06/16 02:47, 33F

06/16 07:36, , 34F
低ISO現在是主流。
06/16 07:36, 34F
文章代碼(AID): #1LVcU_pj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VcU_pj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