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M4/3和Nex選哪個好?

看板DSLR作者 (303)時間10年前 (2013/12/07 11:23), 編輯推噓13(13034)
留言4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anti87 (天機老人)》之銘言: : 朋友用Olympus的,問她為什麼選Olympus,她說一直都喜歡Olympus : 她說 Olympus 只有一個不好,就是拍人臉色偏紅棕色 不只這個吧~組裝品質也不好。裝Sony感光元件的機子,視角縮水,ISO灌水。 : 我想要35mm左右的焦段,查了一下M4/3系列只有一顆 Olympus 17mm 左右5mm可以嗎? Panasonic最近會出等效30mm的Leica 15mm F1.7,但你應該買不下手 經典的20mm F1.7,等效40mm,價格很便宜。 剛看到你之後會想補等效50mm的,Leica 25mm F1.4破盤價了阿!!!! : 不過好貴,一顆要一萬多 那24蔡也不用想了 來個17vs20vs24http://tinyurl.com/n9xpcvg : 看過DC板一些用Sony隨身機拍的照片,也操作過Sony的隨身機 : 感覺很不錯,加上Sony Nex的片幅比較大,機身性能應該是Sony的專長 http://tinyurl.com/le347gj 可以看看其他部位,我是沒看出來較大片幅帶來的優勢 : M4/3和Nex價位差不多,不知道哪個系統比較好? 愛決定一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77.63

12/07 14:17, , 1F
看不出片幅優勢=幸福
12/07 14:17, 1F

12/07 15:18, , 2F
這沒啥好戰的 要方便性還是要片幅 還有預算與用途等因素
12/07 15:18, 2F

12/07 15:19, , 3F
我看不懂有甚麼好酸 難道攝影的幸福只建立在片幅上嗎?
12/07 15:19, 3F
不要起爭議啦XD 我想1F只是沒看出來我要表達的,僅止於5T跟6的高ISO表現沒有比GX7跟E-M1好很掉漆而已

12/07 17:46, , 4F
NEX的高iso還是好一些啦~http://ppt.cc/e3Yw
12/07 17:46, 4F
自從知道O機灌水那麼多還能拿高分我就不看機身部分的評比了XD

12/07 17:56, , 5F
m4/3習慣強化對比區,所以髮根、文字邊緣…等會看起來比
12/07 17:56, 5F

12/07 17:57, , 6F
aps-c(甚至ff)優秀,但一些較不明顯的紋理、細節反而會被
12/07 17:57, 6F

12/07 17:59, , 7F
抹掉,塗抹感也較重,高iso會特別明顯 http://ppt.cc/x7JV
12/07 17:59, 7F

12/07 18:00, , 8F

12/07 20:23, , 9F
不過不是還有ISO的灌水問題嗎?XD
12/07 20:23, 9F

12/07 21:18, , 10F
對忘了寫XD 視角縮水,ISO灌水
12/07 21:18, 10F

12/07 23:14, , 11F
m43又不是只有O家 囧..別忘了家電廠pana呀..
12/07 23:14, 11F

12/07 23:16, , 12F
其實會影響最大的是高iso下的動態範圍 這才是影響所謂
12/07 23:16, 12F

12/07 23:17, , 13F
"純淨度"的最大關鍵 canon的FF這點就作的比sony感光要好
12/07 23:17, 13F

12/08 09:46, , 14F
NEX 才是抹得亂七八糟 http://bit.ly/1aK5l0b
12/08 09:46, 14F
挖哩,NEX是有內建刮鬍app嗎http://tinyurl.com/mksa5vx

12/08 09:56, , 15F
其實怕抹拍RAW吧
12/08 09:56, 15F

12/08 10:05, , 16F
全部看完只能接受RX1R
12/08 10:05, 16F

12/08 11:05, , 17F
我前面說啦,m4/3習慣強化對比區,所以髮根(鬍子)、文字
12/08 11:05, 17F

12/08 11:08, , 18F
絕對是m4/3佔優的,有興趣可以上http://ppt.cc/sVzi比較
12/08 11:08, 18F

12/08 11:10, , 19F
sample圖右方磅秤上的字,m4/3連ff都打扒。但布紋、人臉
12/08 11:10, 19F

12/08 11:12, , 20F
等反差不是那麼大的區域,m4/3就下降的非常快,這就是代價
12/08 11:12, 20F

12/08 11:26, , 21F

12/08 16:39, , 22F
樓上 你的說法反過來不也成立=.=
12/08 16:39, 22F

12/08 17:05, , 23F
成立啊~我本來就沒什麼立場,我要表達的就是各家jpg抹法
12/08 17:05, 23F

12/08 17:06, , 24F
甚至raw都有它們的特性,不用說m4/3和APS-C比,E-M1和GX7
12/08 17:06, 24F

12/08 17:10, , 25F
就差很多了,http://ppt.cc/JOV8 16樓我就分析過
12/08 17:10, 25F
※ 編輯: lef1986 來自: 114.42.177.63 (12/08 17:12)

12/08 17:12, , 26F
要比高感表現還是要看RAW檔,DxO評分就在那,E-M1和GX7
12/08 17:12, 26F

12/08 17:13, , 27F
高ISO就是不如NEX-5T和6 要比高ISO也要拿O家E-P5來比
12/08 17:13, 27F

12/08 17:25, , 28F
http://ppt.cc/N1WX E-P5和NEX5系列基本上就是跳恰恰
12/08 17:25, 28F

12/08 17:27, , 29F
同步率超高(可以點開Measurements看)
12/08 17:27, 29F

12/08 18:34, , 30F
不是只有看SNR就叫高iso好呀..前面一點的推文我就有推了
12/08 18:34, 30F

12/08 20:20, , 31F
純淨度就是以SNR為主啊~動態範圍關係到的主要是亮暗部細節
12/08 20:20, 31F

12/08 20:23, , 32F
拍RAW檔進LR時亮/暗部能夠有更多的後製彈性、空間
12/08 20:23, 32F

12/08 20:27, , 33F
譬如天空和陰影等反差大的區域,如果動態範圍高的機種可以
12/08 20:27, 33F

12/08 20:28, , 34F
在後製時拉出更多細節,但如果SNR表現不佳,就算出細節
12/08 20:28, 34F

12/08 20:32, , 35F
顆粒感和噪點一樣很重,當然C家的SNR也不輸S家就是
12/08 20:32, 35F

12/08 20:36, , 36F
而且動態範圍在高ISO上的優勢也要視場景和照片風格而定
12/08 20:36, 36F

12/08 20:38, , 37F
對喜歡調高對比的使用者來說,給他再高的動態範圍也未必
12/08 20:38, 37F

12/08 20:38, , 38F
派得上用場
12/08 20:38, 38F

12/08 21:52, , 39F
看來對於何為「維持細節、塗抹痕跡」,我們的認知不一樣
12/08 21:52, 39F

12/08 21:53, , 40F
對我來說,RAW裡有的,JPG儘量都留下來,這就叫維持細節
12/08 21:53, 40F

12/08 21:55, , 41F
http://bit.ly/199jx6M RAW有一堆雜訊,JPG保留越多就是維持
12/08 21:55, 41F

12/08 21:57, , 42F
我不認為NEX那種類似canon的抹法能維持什麼細節
12/08 21:57, 42F

12/08 21:58, , 43F
另外,RAW裡沒有的,在JPG憑空跑出來,這我也不認為叫有細節
12/08 21:58, 43F

12/08 22:03, , 44F
http://bit.ly/199k7l5 JPG羽毛變得根根分明,這叫後製細節
12/08 22:03, 44F

12/08 22:31, , 45F
直出JPG的畫質,觀看討喜是一回事,細節維持是另一回事
12/08 22:31, 45F

12/08 23:33, , 46F
動態範圍變小,會使得暗部的雜訊增加很快
12/08 23:33, 46F

12/08 23:34, , 47F
你可以去看dxo給的範例圖 高光處還看不太出來,暗部就..
12/08 23:34, 47F
文章代碼(AID): #1IefIZIv (DSLR)
文章代碼(AID): #1IefIZIv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