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作品] 投手 打擊 啦啦隊 隋棠>///< [60D]

看板DSLR作者 (布萊特)時間10年前 (2013/11/07 20:18), 編輯推噓12(12011)
留言2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想要討論一下有關數位攝影的曝光 很多朋友都強調數位拍under比over好 其實不然,數位應該在極限內over點 可以保留比較多的細節外,雜訊也低 所謂的極限大概是怎麼樣呢? http://miupix.cc/pm-MQUD73 以這張D3 RAW為例 正常來說,當場就放棄了 但是,其實調整回來後 http://miupix.cc/pm-3PH1DK 除了最高光的天空外 白色衣服的細節也都還在 依各位修圖的經驗,如果是under拉亮 至同樣的亮度,即使強如D3也無救 一定會產生許多的暗部雜訊 使得膚色變得難看 ※ 引述《thunderdevil (社會新鮮人荒聘)》之銘言: : =========== : 成品分享區 : =========== : 作品連結:http://0rz.tw/dVM3h : 作品說明:中華職棒總冠軍G1 有隋棠那場 小白兔的運動初體驗 : ============= : 技巧文解說區 : ============= : 教學照片:http://0rz.tw/90RwV : 拍攝時間:2013.10.26 : 拍攝地點:台中洲際棒球場 : 使用相機:Canon 60D : 使用鏡頭:小白兔 : 閃燈技巧:無 : 修圖技巧:PS連拍疊圖 : 其餘解說: : 1. 拍照: : 我是用快門優先 然後控制在800~1600分之一的速度 太慢會有殘影 太快你的ISO會崩潰 : !!(雖然我的已經有點崩潰了QQ FF在看著我XD) 拍的時候可以手持 但注意的是準心不 : 要移動下高速連拍 投手投球會一直往前動 但是你的準心不要跟著往前動!!! 這樣背 : 景才能夠一致阿 BTW : 也可以先拍暗(降Ev) 目的是可以用比較低的ISO 回來後製的時候在拉高亮度即可 : !!(一般太暗的照片容易救亮 太亮的照片很難救暗) : 2. RAW轉JPEG: : 基本上我只調整兩個參數 A. 亮度拉高 因為拍的當下是偏暗的 B. 暗部細節全部拉掉 : 增加對比感 這邊要注意的是 不管你怎麼調整 請整組用同樣的調整 才不會出現 : 曝光值差異過大的情況 這樣你每張才疊的起來不會露餡 : 我統一亮度拉高1.4 暗部細節全拉掉 批次轉成JPG後 就換PhotoShop上場啦!!! : 3. PhotoMerge: : 打開photoshop後 選檔案-->自動-->photomerge, 這個選項一般是用來玩全景照片 所以 : 他會去把你各張照片對齊 (對不齊的部份會稍微幾何變形去對齊) 目的就是讓你的手 : 持拍攝誤差歸零!! 如果不想要有幾何變形的話 請帶腳架到球場架設(我不知道可不可 : 以用腳架耶?球場) 這樣你就可以確保每張的背景都一樣了!! : 我是覺得photomerge出來的我還能接受啦 所以就直接用手持的方式了!!! : photomerge裡面選瀏覽放上要合成的照片 選自動 特別注意把 將影像混合在一起勾掉 : 這樣你每張圖層裡面的人物才會都存在 : 4. 排列圖層: : 這步驟很簡單 請把後面的動作照片圖層擺上面 較開始的往下擺 : 5. 先只開圖層1和2 (前面的眼睛打開) 其他關掉(拿掉眼睛) : 6. 把圖層2的不透明度改為75% 然後!! : 選擇橡皮擦文件 大小硬度左上方可調整 努力的把圖層一的投手擦出來吧!! : 特別注意 圖層二的人物不要去擦到喔!!!(圖太小可以用放大鏡放大畫面擦比較方 : 便)完成後記得改回100%透明度 : 7.接著開第三層 改75% 重複6 再開第四層 重複6 後面依此類推 : 記得每層擦完要改不透明度回100%要不然你的分解動作中會出現透明人了!!! : 8. 完成後 作最後的構圖裁切 轉JPG存檔 結束 投手分解動作完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38.58.237

11/07 21:07, , 1F
 沒錯數位raw檔的確是要在不過曝情況下盡量拍亮
11/07 21:07, 1F

11/07 21:08, , 2F
 亮部其實保留的資訊比暗部更多,但的確是風險更高
11/07 21:08, 2F

11/07 22:55, , 3F
推這篇,以前看書是說避免高光剪裁且盡量多曝一點
11/07 22:55, 3F

11/07 23:23, , 4F
像低ISO拓展一樣嗎 先過曝再拉暗
11/07 23:23, 4F

11/08 00:51, , 5F
這就是ETTR,即向右曝光的概念。
11/08 00:51, 5F

11/08 00:52, , 6F
(筆記~)
11/08 00:52, 6F

11/08 00:52, , 7F
但也有人認為實際的效益不高,必須在相同的ISO下,ETTR才
11/08 00:52, 7F

11/08 00:52, , 8F
有稍佳的S/N值。
11/08 00:52, 8F

11/08 01:00, , 9F
低ISO拓展和ETTR的目的不同,如果是要低雜訊還是原生ISO
11/08 01:00, 9F

11/08 01:00, , 10F
比較好。
11/08 01:00, 10F

11/08 01:11, , 11F
第一張的過曝可能不代表真正的過曝,可能只是我們的
11/08 01:11, 11F

11/08 01:12, , 12F
顯示器沒那麼好。會這麼懷疑是因為真正的過曝理論上
11/08 01:12, 12F

11/08 01:12, , 13F
應該是沒得救
11/08 01:12, 13F

11/08 07:33, , 14F
所以才說是有極限的over
11/08 07:33, 14F

11/08 08:58, , 15F
很精闢的教學,推~
11/08 08:58, 15F

11/08 10:56, , 16F
gOT IT THANKS
11/08 10:56, 16F

11/08 11:54, , 17F
給A大,我可以給你原檔,你用軟體去檢查高光剪裁
11/08 11:54, 17F

11/08 11:55, , 18F
看是不是過曝真的沒得救,還是顯示器太爛
11/08 11:55, 18F

11/11 01:38, , 19F
我想請問,像文中這張照片,如果直接曝到剛好,跟原PO的做法
11/11 01:38, 19F

11/11 01:38, , 20F
比起來,會有甚麼缺點嗎?
11/11 01:38, 20F

11/11 07:53, , 21F
一樣阿,只是拿來做極限的舉例,能一次到位當然好
11/11 07:53, 21F

11/11 07:55, , 22F
只是要討論,與其以低ISO under,不如用高ISO over
11/11 07:55, 22F

11/11 15:25, , 23F
瞭解了! 感謝呢
11/11 15:25, 23F
文章代碼(AID): #1IUuKM5u (DSLR)
文章代碼(AID): #1IUuKM5u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