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胡果威:單反數碼相機——最大的騙局

看板DSLR作者 (cellotraum)時間11年前 (2012/11/15 14:0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我收藏相機始於1992年。一次偶然經過一個跳蚤市場,碰巧看見一台破舊的Contaflex, : 拿起來擺弄一番,居然快門和光圈都沒壞,上面的鏡頭是蔡司的。兒時聽父親說,德國的 : 蔡司鏡頭是頂級的鏡頭,便花了75美元買了下來。內子頗為困惑,問我如此老的相機能照 : 彩色照片嗎?我感到好笑,只要是相機,黑白彩色都能照,完全取決於你用什麼膠卷。不 : 久恰逢內子畢業典禮,我帶了一套上千美元的尼康FM和那台老舊不堪的Contaflex,輪流 : 使用,照片印出來之後才驚奇地發現,1950年代蔡司鏡頭的照片居然超過1990年代的尼康 特別回一下這段... 不要說拿1950年代的蔡司來比1990年代的nikon (不過抗耀光的能力 應該還是1990年代強) 嚴格說來 連1980或1970年代的Nikon鏡頭 大致上都超越1990年代的nikon鏡頭 原因很簡單 因為自動對焦 1990年代開始自動對焦開始流行 各大廠都開始大量生產自動對焦的鏡頭 而自動對焦的速度和準度一直是很大的問題 準度和鏡頭比較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速度關係就很大 於是當年的鏡頭廠商採取兩大策略: 1.以塑膠取代玻璃 達到鏡頭輕量化 加快對焦速度 2.鏡頭設計上注重最短的對焦行程優於最佳畫質 所以可以發現 在1990年代-2000年代很多自動對焦鏡頭的畫質 都比不上同一個廠商在1980年代左右生產的鏡頭 不過 這個概念僅限於定焦鏡 變焦鏡就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變焦鏡的設計需要大量電腦輔助運算 這方面的技術在90年代才真正開始成熟 加上變焦鏡鏡片的製造 用塑膠遠比用玻璃容易 所以1990年代左右開始 變焦鏡的畫質開始取得大幅突破 除了一些頂級的玻璃變焦老鏡外 90年代開始生產的自動對焦變焦鏡頭 畫質通常比同價位下的老鏡好很多 這是差別所在 至於定焦鏡的設計 基本上在1970-1980年代就已經達到很頂尖的水準了 所以後來的自動對焦年代的鏡頭 為了遷就自動對焦 就比較弱了 不然其實Leica是最早投入自動對焦研究的廠商之一 卻除了提出一些研究論文以外 一直都沒有真正推出這方面的產品的原因之一 就是因為他們認為一直到1990年代 自動對焦的技術都無法滿足對於畫質的堅持 至於2005年以後的發展 我就不了解了 我對於相機發展的歷史 大致上都還停留在2005年以前^^" 版上的版友應該比我清楚 畢竟我到現在 只用過兩台數位相機XD 不過 這篇文章的作者 正好拿了近五十年以來 鏡頭畫質最差的一代產品 (就是最早的自動對焦鏡頭群) 來和已經邁入成熟階段的德國手動玻璃鏡頭相比 才會有這麼大的反差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2.216.220 ※ 編輯: blockfloete 來自: 1.172.216.220 (11/15 14:02) ※ 編輯: blockfloete 來自: 1.172.216.220 (11/15 14:05) ※ 編輯: blockfloete 來自: 1.172.216.220 (11/15 14:09)

11/15 16:22, , 1F
專業推
11/15 16:22, 1F

11/16 11:45, , 2F
中肯
11/16 11:45, 2F
文章代碼(AID): #1Gf8KO5n (DSLR)
文章代碼(AID): #1Gf8KO5n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