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社會、民主內戰與民進黨核心價值

看板DPP作者 (事不過三!)時間16年前 (2007/11/09 11:25), 編輯推噓22(22053)
留言7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發表本篇的源由來自於李丁讚一篇解讀國、民兩黨和第三社會的文章 該文章解開了我對第三社會黨立黨理念的疑惑 =============第三社會黨============ http://www.society3.tw/index.php?FID=71 台灣其實有兩個社會。這兩個社會各有一個權力集團。兩個集團進行了長久的內部對抗。 這就是台灣的民主內戰。 民主內戰的本質不同於正常的政黨競爭,它只會傷害國家利益,卻無法增進人民福祉。在 今年到明年,這兩個集團將進行民主內戰的終極戰役。終極戰役是最慘烈的一戰,但不是 最後一戰。 這場民主內戰不會結束,因為它是制度化的歷史衝突。即將來臨的終極內戰,將給台灣帶 來萬劫不復的後果。即將來臨的終極內戰,卻也可能喚起台灣新世代的覺醒。 新世代必須起而領導,興起第三社會,來終止民主內戰。第三社會是否能夠成功興起,決 定台灣的前途與東亞的未來。 =================================== 乍看之下很莫名其妙對吧? 第一社會、第二社會、民主內戰,這什麼鬼 然而,由李丁讚的文章深刻解讀了所謂民主內戰的內涵 於此同時,在找尋民進黨核心價值資料的同時 找到了一篇2003年在9月28日民進黨黨慶之後民進黨人士對民進黨理念有感而發的報導 其中描述的民進黨、國民黨理念的現狀竟然與第三社會黨的理念不謀而合 或許這與周奕成身為前民進黨青年部主任的背景有關吧 http://society3.blogspot.com/2007/07/blog-post_18.html 尋找第三空間 清大社會所教授 李丁讚 2007.07.17 載於中國時報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1275.html 失落的民進黨,缺乏核心價值 作者:楊舒媚 2003-09-29 載於新新聞 看後者,一點都不像2003年民進黨黨慶時的文章 若把發文時間由2003年改成2007年,其理路仍可正確解讀台灣民主現今的情況 上面二文,提供給關心民進黨核心價值、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人作參考 -- 更進一步, 民主內戰的成因或許與杭廷頓二次政黨輪替背後的邏輯有所關聯 至於該如何破解民主內戰的僵局, 謝的和解共生、馬的合作路線曾經是個選擇 第三勢力理念型政黨有機會解決嗎? 或者如杭廷頓所言,二次政黨輪替後民主體制自然會得到鞏固? 我們拭目以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33.42 lostt:轉錄至看板 politics 11/09 11:25 lostt: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11/09 11:26

11/09 11:32, , 1F
其實我沒那麼樂觀,學運世代的人會因為
11/09 11:32, 1F

11/09 11:33, , 2F
現實利益而選邊站,新世代的人則是在還
11/09 11:33, 2F

11/09 11:34, , 3F
沒有全盤了解來龍去脈的情況下就被某
11/09 11:34, 3F

11/09 11:35, , 4F
一方洗腦而被收編,這兩種情況都可以找
11/09 11:35, 4F

11/09 11:35, , 5F
到許多實例,因此第三勢力能成功的機率
11/09 11:35, 5F

11/09 11:36, , 6F
還是很小的...Orz
11/09 11:36, 6F

11/09 11:38, , 7F
其實第三社會黨還有一個困境 -- 當初宋楚瑜
11/09 11:38, 7F

11/09 11:38, , 8F
獨立參選 然後創親民黨 是真的有打算要取代
11/09 11:38, 8F

11/09 11:39, , 9F
KMT的 如果第三社會黨胸有大志要作"第三"
11/09 11:39, 9F

11/09 11:40, , 10F
那他們得確定要與DPP為敵 不然只會瓜分票
11/09 11:40, 10F

11/09 11:41, , 11F
又若即若離 成為台聯第二、新黨第二
11/09 11:41, 11F

11/09 11:42, , 12F
嗯...首先我不認為宋的親民黨真的有很
11/09 11:42, 12F

11/09 11:43, , 13F
崇高的理想,我認為他只是想分家當老大
11/09 11:43, 13F

11/09 11:43, , 14F
而已,所以親民黨我暫時不討論了 XD
11/09 11:43, 14F
※ 編輯: lostt 來自: 61.225.33.42 (11/09 11:44)

11/09 11:44, , 15F
再來關於第三社會黨,我是認為如果DPP
11/09 11:44, 15F

11/09 11:44, , 16F
我也不認為他有理想 但他是真的要分家
11/09 11:44, 16F

11/09 11:44, , 17F
持續現在這種被基本教義派把持的狀況,
11/09 11:44, 17F

11/09 11:45, , 18F
所以才拿得到本省的一些票(後來轉深藍了)
11/09 11:45, 18F

11/09 11:45, , 19F
而且即使陳水扁下台失勢也沒有改變的
11/09 11:45, 19F

11/09 11:46, , 20F
狀況的話,那麼我會認為第三社會黨應當
11/09 11:46, 20F

11/09 11:46, , 21F
就是要和這樣的DPP為敵,沒什麼好講的
11/09 11:46, 21F

11/09 11:47, , 22F
但是他們沒有啊 看他們解釋"第三"的那頁
11/09 11:47, 22F

11/09 11:47, , 23F
與大黨為敵比與大黨為友還容易許多,台
11/09 11:47, 23F

11/09 11:47, , 24F
看完會有藍色的想投下去才怪...
11/09 11:47, 24F

11/09 11:48, , 25F
聯和新黨都不是敗在敵人,而是敗在同盟
11/09 11:48, 25F

11/09 11:49, , 26F
你說的是哪一頁啊? 想去看看
11/09 11:49, 26F

11/09 11:51, , 27F
你那頁「兩個社會的力量」那篇
11/09 11:51, 27F

11/09 11:53, , 28F
和dpp要斷不斷 最後只是把自己的票帶離dpp
11/09 11:53, 28F

11/09 11:53, , 29F
兩大黨的票大概都拿不到 最多讓dpp少一席這樣
11/09 11:53, 29F

11/09 11:56, , 30F
我只覺得最後兩段有問題 前面還好
11/09 11:56, 30F

11/09 11:57, , 31F
基本上KMT是被動連繫中國的,甚至可以
11/09 11:57, 31F

11/09 11:58, , 32F
說是被陳水扁逼的,2000年以前KMT根本
11/09 11:58, 32F

11/09 11:58, , 33F
還在反共的思維,不可能去聯共,在2000
11/09 11:58, 33F

11/09 11:59, , 34F
年之後陳水扁刻意把中共同路人的帽子
11/09 11:59, 34F

11/09 12:00, , 35F
往KMT身上扣,以擴大基本盤,才把KMT逼
11/09 12:00, 35F

11/09 12:01, , 36F
到不得不順水推舟去找中國,不然以當時
11/09 12:01, 36F

11/09 12:02, , 37F
那種強烈的"中國人vs台灣人"的二分法
11/09 12:02, 37F

11/09 12:02, , 38F
操作下,KMT不這樣做會連鐵票都流失掉
11/09 12:02, 38F

11/09 12:03, , 39F
所以該網站把因果關係寫反了
11/09 12:03, 39F

11/09 12:07, , 40F
我的意思是 泛藍的看到「外來」「內部」的字
11/09 12:07, 40F

11/09 12:07, , 41F
樣,沒reset就算和善了 哪可能還投下去
11/09 12:07, 41F

11/09 12:09, , 42F
...應該說 reboot 講習慣了
11/09 12:09, 42F

11/09 12:09, , 43F
哈哈 這倒是真的,不過他們要吸引的本
11/09 12:09, 43F

11/09 12:10, , 44F
來就不是藍綠基本盤的人吧,而是遊走兩
11/09 12:10, 44F

11/09 12:11, , 45F
邊或是對兩者都不滿的人...不過這就回
11/09 12:11, 45F

11/09 12:11, , 46F
到我最前面講的問題了...這種人的人數
11/09 12:11, 46F

11/09 12:12, , 47F
太少,原因就在於兩大陣營也都持續的在
11/09 12:12, 47F

11/09 12:12, , 48F
吸收新血,因此我對第三勢力還是不樂觀
11/09 12:12, 48F

11/09 12:30, , 49F
除了第三勢力背景的不同外,我認為選舉制度
11/09 12:30, 49F

11/09 12:31, , 50F
是影響人民支持第三勢力意願的重要原因之一
11/09 12:31, 50F

11/09 12:31, , 51F
總統直選制下的棄保效應、西瓜偎大邊,再加
11/09 12:31, 51F

11/09 12:32, , 52F
上過去僅有地區性立委的選舉,在在都壓縮了
11/09 12:32, 52F

11/09 12:33, , 53F
理念型政黨在政壇上生存的空間
11/09 12:33, 53F

11/09 12:36, , 54F
單一選區兩票制下的不分區政黨票正是讓理念
11/09 12:36, 54F

11/09 12:38, , 55F
型政黨出頭的良好制度,不用再受制於棄保效
11/09 12:38, 55F

11/09 12:38, , 56F
應,也不用被地方利益所牽絆,理念才得以遂行
11/09 12:38, 56F

11/09 12:42, , 57F
我不確定單一選區兩票制真能有那麼好
11/09 12:42, 57F

11/09 12:43, , 58F
的效果,等這次選後再看看成效如何吧
11/09 12:43, 58F

11/09 12:43, , 59F
不過正確的提名策略對於第三勢力是非
11/09 12:43, 59F

11/09 12:44, , 60F
常重要的,也是理想和現實的戰場之一,
11/09 12:44, 60F

11/09 12:45, , 61F
首先他們會不會為某些大老"橋"出參選
11/09 12:45, 61F

11/09 12:46, , 62F
名額,而犧牲其他更有理想性的人選,就
11/09 12:46, 62F

11/09 12:46, , 63F
是值得觀察的地方,DPP也就是在這類的
11/09 12:46, 63F

11/09 12:47, , 64F
矛盾裏一步步的沉淪下去,才會到今天這
11/09 12:47, 64F

11/09 12:48, , 65F
種地步的... 我當年是在DPP為了陳水扁
11/09 12:48, 65F

11/09 12:50, , 66F
修改公職條款之後撕掉DPP黨證的,對我
11/09 12:50, 66F

11/09 12:50, , 67F
來說這種因人修法的做法已經逾越了我
11/09 12:50, 67F

11/09 12:51, , 68F
能忍受的底限,我很有興趣這個第三社會
11/09 12:51, 68F

11/09 12:52, , 69F
黨能夠堅持理想到什麼程度...
11/09 12:52, 69F

11/09 13:02, , 70F
國民黨為馬英九修排黑也是因人修法..差不多
11/09 13:02, 70F

11/09 13:05, , 71F
權衡與法則,我認為權衡依舊有其必要,但只
11/09 13:05, 71F

11/09 13:07, , 72F
能偶一為之且必須以重大(公眾、政黨)利益為
11/09 13:07, 72F

11/09 13:07, , 73F
理由,偶一權衡是彈性,事事權衡則法則失序
11/09 13:07, 73F

11/09 13:08, , 74F
變成完全的權力主義
11/09 13:08, 74F

11/09 13:10, , 75F
救急不救窮,就是這個味
11/09 13:10, 75F
文章代碼(AID): #17CzClbE (D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