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你會在意相機的防手振嗎?

看板DC作者 (-________-")時間20年前 (2004/05/15 10:1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引述《icenight ()》之銘言: : 以前沒聽過這各名詞 應該是因為傳統的像機沒這功能吧@@ : 我是從傳統的單眼像機轉戰數位的 說說我的感想好了 : 因為手振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在於快門數度吧~? : 所以當你用單眼的時候 快門放慢的情況下 你會想到用腳架 或是閃光燈 : 因為單眼的像機應該沒有辦法用其他的方法來減輕手振問題 : 只好手抓穩 或是利用腳架來把照片"拍成功" : 當出現手振問題的時候 人家會說 "啊 你這張拍失敗了 模糊掉了"@@ : 可是因為數位像機是屬於數位產品 所以會出現利用電腦來減輕手振的問題 : 也就出現了所謂防手振的這個名詞 : 一點個人見解 不曉得對不對~請各位大大指教@@~ : - : 話說回來 以前用單眼的時候 怎麼樣也不會手振耶 :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數位像機本身的重量比單眼的輕了不少 : 或是數位像機本身的技術太成熟 所以畫面太過敏銳而容易晃到@@ 各家防手振的技術不一樣,Nikon的BSS是連拍取較清楚的照片;有的防手振技術 則是微調CCD,讓CCD的移動抵消你的手振,以上兩種都是數位相機機身的防手振。 有的則是鏡頭組的防手振,利用鏡頭組的微幅移動抵消你的晃動,Canon就有發 展出這種技術,Image Stabilizer縮寫IS,Canon也出了幾款單眼相機鏡頭有IS 功能,所以說傳統的「相機」沒這功能,倒也不一定。機身沒有,但是鏡頭有, 看你所謂的「相機」包不包括鏡頭了。還有要看你的「傳統相機」是多傳統了, 機械式的老相機和鏡頭,的確是沒有防手振這咚咚。 就我個人使用消費級DC和傳統單眼的小小經驗來看,消費級DC的確比較容易手振, 我個人覺得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1.重量與外型:重量太輕,輕微的施力不平均都有可能造成相機晃動,外型太小 特別是定位在隨身機的款式,體積變小容易攜帶是沒錯,相對的就不容易握持, 甚至僅是用手指夾住拍照,這樣當然比較容易晃動了。 2.DC的快門延遲:快門延遲指的是你按下快門鍵之後,相機並沒有馬上開啟快門 曝光,而是稍微延遲了一下。目前消費級的DC普遍來說,快門延遲都比傳統相機 明顯不少。快門開啟跟按鈕不同步也很容易造成手振。 3.光學&數位變焦的加乘:一台光學3X,數位4X的DC似乎並不是什麼特殊的規格, 很多大砲級的進階DC都有近8X、10X的光學變焦,可是當你在實際使用的時候, 3X光學加上4X數位就相當於放大了12倍的畫面。我們以35mm的焦距當作一倍來看 ,12倍是420mm,而對傳統相機而言135mm已經算是長鏡頭了。傳統單眼的使用者在 意識到自己正在使用超長鏡頭時,通常會加腳架來拍,對於超長鏡頭的攝影來說, 很輕微的晃動都可能造成慘不忍睹的後果。而DC的使用者往往比較不會警覺到 這點,也不太可能隨身背個腳架到處晃。所以容易拍出手振的畫面了。 不過我在經過了小DC的訓練後,再去摸傳統單眼,發現自己的手持穩定程度 增加很多,甚至1/8s和1/6s這種慢快門都可以有一半左右的機率照的不模糊 ,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10.43 ※ 編輯: pzs 來自: 61.229.110.43 (05/15 02:42)

140.114.207.23 05/15, , 1F
Nikon的BSS只是噱頭,用處不大...
140.114.207.23 05/15, 1F
※ 編輯: pzs 來自: 61.229.100.179 (05/15 03:37) ※ 編輯: pzs 來自: 61.229.100.179 (05/15 03:38)
文章代碼(AID): #10fNoHoV (DC)
文章代碼(AID): #10fNoHoV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