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布里德真的贏了風見魔王嗎?

看板CyberFormula作者 (無足輕重的人)時間18年前 (2006/06/19 09:54), 編輯推噓19(19017)
留言36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4 (看更多)
恕刪 最近閒著沒事重看了一次 個人觀察後 我覺得鳳呀的系統設定應該不是設定怎樣的路線為最好 或是車手要完全配合它的"行進路線設定" 應該是說 它的系統是會選擇最佳的車體型態 將空氣力學發揮到極致 進而在彎道裡作出最完美的過彎動作 如果原PO有注意看的話 應該會發現 幻影過彎的立基在哪? 就是變形系統跟車手技術的搭配 而一開始BLEED也操作的亂七八操的地方在哪? 也是過彎前後 凰呀的變形判斷時機造成他操控不易 最後一戰阿斯拉也有對隼人說 那是甩尾過彎的完成型 可以用極小的銳角瞬間決定切入內OR外車道 也就是可以瞬間切換變線(行車線) 至於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的事? 我把原因歸在空氣力學的發揮上 也許是鳳呀的變形系統設定 可以在彎道內讓車體不受空阻影響 反而可以利用它 所以才能在彎道裡用出幻影過彎那樣的東西 我猜這也是難以駕馭的原因之一吧 即使有了這樣的武器 那也只是有武器而已 怎麼使用才能傷敵不傷己也是學問 畢竟要在一瞬間判斷做出煞車點在哪 油門那時該採 什麼時候要變線 並且使用出這樣的技術(假設實際上辦的到的話...) 只有最頂尖的一流車手才能做到 鳳呀不過也只是自主性的幫車手做出變形的動作罷了 但是煞車點在哪 油門什麼時候該大腳踩或該放 車手都要自己判斷 同樣的 即便是風見的LEFTING DOWN 他也是一邊開車一邊判斷 時機到了 就會告訴阿斯拉該放大絕來過彎了 方式不同 但是追求的那個理念是一樣的 就是"人與車終極的融合" 這樣同樣信念卻走不同追求方式的設計者的理念差異 也突顯在兩台車的身上 比起阿爾札特去強制車手 你這時候就該踩油門 就該要煞車 就該要變型 就該要噴推進器 就該方向盤往哪裡打 打的角度是多少....... 鳳呀在本質上我想還是有差異的 相對來說 既然車體做出那樣的變形 車手卻沒有好好利用那個變形產生的氣流 那會怎樣? 當然會感覺車子是匹難以駕馭的野馬 然後操控不了的就是掛點 所以與其說車手被凰呀操控OR制約OR限制 不如說兩者要相輔相成 況且沒有BLEED的技術 凰呀永遠只是有問題的測試車種而已 阿斯拉不也是這樣 不過阿斯拉更多程度是頃向車手判斷自行選擇作法 所以一個是需要成熟的車手配合進化完全的車種 車能壓榨車手潛力發揮到極致 而沒有這樣的車手 車本身也不過是廢鐵 兩者配合來達到人與車完美配合的最佳境界 另一個是車手不一定要成熟 因為系統會隨車手一起成長 逐步讓兩者能發揮完美 我想從摩托男孩賽車門外漢一路成長到零的領域的大魔王風見 跟早已踏足過零的領域的加賀完全凸顯這個點的訴求 同時人與車的配合上這裡也點出CF這作品的精神 車不光是車手的TOOL 看看鳳呀最後自行多增加一次BOOST的舉動 不光是加賀 "它"也想贏阿 意即車也有自己的意志 不應該是車手操控車或車控制車手的強調誰控制誰 而是兩者要互相配合 發揮出1+1>2的功效 至於加賀到底有沒有贏 SIN的結尾也點出來了 加賀自己也沒有認為他贏了 有注意看的話 鳳呀不只多噴了一次自爆性的BOOST 還在壓力沒有累積足夠的情況下就又硬噴了第二段的加速 有沒有贏? 只能說 "那是唯一的一次 真正厲害的還是那傢伙"--by Bleed Kaga 不過想補充一點 我認為有 但是只有在加賀超越風見那個轉彎裡面是如此 所以他才說 "那是唯一的一次" 怎麼說?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種體會 好比運動 打"籃球"好了(" "內可自行替換) 你有時候會無意識的做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高級動作 那種忽然神來一筆的"感覺" 那是你精神已經專注一個極致 身體動作已經快過腦袋的思考作出反應 事後人家問你 怎麼辦到的 你會說 我不知道 自然就那樣 如果加賀能一直保持這種況態 即使風見進入零的領域 他也沒辦法預測到加賀的下一步 我想那就是人與車融合的終極境界了吧 以上 一點小淺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85.126

06/19 11:02, , 1F
不能同意更多了..
06/19 11:02, 1F

06/19 12:46, , 2F
好見解
06/19 12:46, 2F

06/19 13:09, , 3F
推薦這篇文章
06/19 13:09, 3F

06/19 13:37, , 4F
大推 讓我更了解ORGA的行車原理
06/19 13:37, 4F

06/19 14:34, , 5F
推.....好熱血阿
06/19 14:34, 5F
※ 編輯: schumi1102 來自: 220.137.85.126 (06/19 15:57)

06/19 15:58, , 6F
不知有沒有修到版友推文? 有的抱歉喔>_<
06/19 15:58, 6F

06/19 15:59, , 7F
06/19 15:59, 7F

06/19 19:37, , 8F
硬噴了第二段的加速--->他是因為累積壓力過大所以提早
06/19 19:37, 8F

06/19 19:37, , 9F
變型的
06/19 19:37, 9F

06/19 21:55, , 10F
但是如果以克蕾雅的設定 壓力是需要第一段加速的推進
06/19 21:55, 10F

06/19 21:57, , 11F
器作用產生的壓力累積來的 平常狀態應該沒辦法累積...
06/19 21:57, 11F

06/19 21:58, , 12F
當然這是我的觀察 也許你才是對的 ^^
06/19 21:58, 12F

06/19 23:29, , 13F
我倒認為是劇情緊湊度需要 瞬間快轉直接呈現關鍵畫面
06/19 23:29, 13F

06/20 01:53, , 14F
之前CFTV不是有圖文解說過這段嘛??我記得是凰呀自己把推進
06/20 01:53, 14F

06/20 01:54, , 15F
器壓力推到最大,而至於是否使用則端看加賀決定,而使用後
06/20 01:54, 15F

06/20 01:55, , 16F
因為一開始壓力比平常大了,當然也比平常快達到壓力極限,
06/20 01:55, 16F

06/20 01:57, , 17F
所以就變成第二段加速啦!當然代價是犧牲引擎嘍!
06/20 01:57, 17F

06/20 01:58, , 18F
當初CFTV也解說過阿斯拉也可如此,但是從之前GIO引擎一直
06/20 01:58, 18F

06/20 02:00, , 19F
頻出狀況的情形來看,他們不敢這麼做,也沒想到要這麼做~
06/20 02:00, 19F

06/20 02:02, , 20F
從這兩台車完賽率來看,凰呀的確是接近完美極限的車種了吧
06/20 02:02, 20F

06/21 07:44, , 21F
06/21 07:44, 21F

06/21 15:00, , 22F
我覺得發明凰呀就像是發明乾坤大挪移一般 設計者是超越天才
06/21 15:00, 22F

06/21 15:01, , 23F
的天才 "幻想"出車子的最終型態 就像創乾坤大挪移的人幻想
06/21 15:01, 23F

06/21 15:02, , 24F
最後一層神功一樣 可是 她不知道車手要有零的領域(超高內功
06/21 15:02, 24F

06/21 15:03, , 25F
才能駕駛 是過於天馬行空了一些 也不為看到的人所了解
06/21 15:03, 25F

06/21 15:05, , 26F
正因為設計者本身沒有擁有零的領域 所以很多地方考慮不到
06/21 15:05, 26F

06/21 15:06, , 27F
凰呀變成無人能理解駕馭的車子 儘管某些地方真的幻想對了
06/21 15:06, 27F

06/21 15:09, , 28F
可以說 該設計者在設計上可能是唯一將車子設定在零的領域的
06/21 15:09, 28F

06/21 15:10, , 29F
人 她是不是比克雷雅更早想到二段加速呀?
06/21 15:10, 29F

06/22 15:47, , 30F
不知道,不過凰呀在sin時的車體跟最初開發時是不一樣的,這
06/22 15:47, 30F

06/22 15:49, , 31F
點是肯定的,因為sin時的凰呀根本不能跑原野跑道。
06/22 15:49, 31F

06/23 02:05, , 32F
推阿 推爆
06/23 02:05, 32F

06/23 15:01, , 33F
推阿 整個熱血
06/23 15:01, 33F

07/04 19:56, , 34F
熱血推
07/04 19:56, 34F

07/15 01:59, , 35F
推~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07/15 01:59, 35F

11/26 20:00, , 36F
說的好啊!!!!
11/26 20:00, 36F
文章代碼(AID): #14bWFGeS (CyberFormul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4bWFGeS (CyberForm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