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連義工都很競爭 - CAREhER

看板CultureShock作者 (CAREhER)時間10年前 (2013/12/08 22:02),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careher.net/?p=6968 (照片網頁版) 新加坡,連義工都很競爭 ~~ 作者:安俐 ~~ 編按:我們常說要跳出舒適圈嘗試新東西,才能為人生 帶來不同的機會。或許你還沒有勇氣馬上辭職,與其坐 在椅子上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那麼不如就直接起 而行,參與各種組織活動,嘗試不同的職位,或許你就 能發現自己專長所在。 安俐因為先生外派的關係,在新加坡展開新生活,明明 可以當貴太太的她卻選擇開始義工生涯,這段經驗讓她 得以見識到新加坡自身的文化以及在這裡的各國人士。 // 當義工也要搶破頭 // 第一天展開我的「家庭主婦」新生活時,我撐著薄薄小小的陽傘,頂著烈日 汗流浹背走在新加坡的街頭。自從我們夫妻倆決定從台北搬來新加坡之後, 幾乎所有曾經和新加坡有交集的親朋好友,每個人都苦口婆心勸誡我們:這 個小島國真不是普通的無聊,千萬別想不開搬到東南亞。 偏偏我是個「不務正業」大師,只要不用進辦公室上班,我的人生就是彩色 的(當然肝也是),上班時反而愁雲慘霧灰噗噗硬梆梆。像我這等人一點都 不擔心新加坡好不好玩的問題,一下飛機老公前腳才去辦公室報到,我後腳 就溜進博物館找樂子。果真有拜有保佑,我居然發現新加坡有一個訓練導覽 義工的組織「Friends of the Museums (FOM)」,成員主要分佈在八間國立 博物館,每年大概收兩百位義工。義工首先要密集上課六個月,另外三個月 準備導覽口試,通過之後就可以在上課的那間博物館帶訪客參觀。 // 當義工的重重考驗 // 因為本來就很喜歡藝術史。「說學逗唱」也大概只有「說」勉強上得了台面, 一聽到 FOM 的介紹,馬上就興沖沖舉手報名。這時解說員面有難色的告訴 我… FOM 的課程很熱門,不是路人甲隨隨便便可以去上課的,需要通過 FOM 的「面試」才可以。更誇張的是,距離開學還有三個月,名額幾乎都要額滿了, 只有「新加坡國立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NMS〉 」還有 幾個位置可以去面試,所以我的第一年訓練是在 NMS,第二年才有機會去我 的第一志願「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ACM)」。 因為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士很多,這些外派先生的無業老婆就是 FOM 最大 宗的成員。我們的義工來自四十多個國家,其中又以熱愛藝術的歐洲人為主。 我發現雖然都是博物館義工,但因為博物館性質不同,雖然大家心照不宣, 義工之中還是有「階級」的差別。「新加坡美術館 (Singapore Art Museum, SAM)」 類似台北的北美館,藏品多以當代藝術為主,SAM 的義工氣質也偏向「懂得 收藏現代藝術的成功人士」,他們多是衣著光鮮接近時尚產業標準,上課時 隨便放在地上的手提包也是非富即貴,我們其他義工若是一大早和他們一起 上通識課程,站在 SAM 那群人身邊,我們看來就像是他們家剛起床的菲傭。 「亞洲文明博物館 (ACM)」義工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下巴看人的本事不輸 哈佛的 cool kids。這間博物館就像東南亞版的小型故宮,因為新加坡是這 個區域的首富,所以他們收藏了不少印度、中東、東南亞、甚至中國的精美 文物。外國權貴政要來新加坡參訪,多會來一趟 ACM,ACM 義工因為接觸的 多是古老珍貴的文物,所以自我感覺特別良好,「文化水平特高」,用世俗 的說法就是台積電、高盛投銀、麥肯錫顧問、侯布雄米其林三星等級。ACM 義工也特愛提到自己搬來新加坡以前的豐功偉業,好像很怕大家以為他們一 輩子都是家庭主婦,趕緊營造出嫁人之前都是厲害的 banker 形象來著。 // 比上班還累的義工訓練 // 想當然爾,像我們這種「新加坡國立博物館 (NMS)」的義工,就是義工中的 賤民階級。因為新加坡歷史超短,NMS 陳列的文物多是因為它們代表新加坡 國家發展的歷程,並非年代久遠的高價品,而且 NMS 義工常常被視為「愛國 主義者」(通常是新加坡籍義工),不然就是剛剛搬來的「觀光客」(本人是也!) 不過其他義工都一致同意 NMS 超難帶導覽,因為全靠義工舌燦蓮花的一張嘴, 才能把這些平凡的東西講成一個生動的故事,更難的是新加坡還是一個言論 管制的國家耶! 當我決定要去參加「新加坡國立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NMS)」的導覽義工課程時,我們的新加坡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嚴格說起來, 他們很多人一輩子沒有踏入這間白宮式的美麗建築,也對於新加坡 1965 獨立 之前的歷史一無所知。我心底的如意算盤是:新加坡的歷史哪裡會有多難?我 們台灣人可是從小接受「中華文化五千年」填鴨式歷史課本訓練的!中國五千 年都念完了,新加坡五十年算什麼?反正我們來這裡定居,了解一下人家的歷 史,順便交交朋友喝下午茶,多美好啊! 人算不如天算,開學之後,我一星期上課三天,其中一天早上八點出門下午 五點才回到家,兩個月後就要交報告和口試!不要說下午茶,我連中飯都來 不及吃,而且我一向崇尚「睡到自然醒」運動,為了上課居然比上班的老公 更早起床!老公每次看我早晨睡眼惺忪、匆匆忙忙出門上學的模樣,都忍不 住在被窩裡偷笑。曾經有一個週末,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趕兩個星期一 早上要交件的導覽報告,再加上準備特展的 presentation powerpoint,因 為星期一下午還要和同學討論。也不知道是我資質駑鈍還是博物館課程太誇 張,當義工當到要週末閉關寫報告,也算是又超越自我的極限了。 為什麼義工課程,會搞的這麼辛苦狼狽呢? 新加坡本國的歷史雖短,1965 獨立之前其實是一個被歐洲人佔領的東南亞 小島,因此我們在博物館學習的新加坡歷史,其實是東南亞史加歐洲史,更 不用說英國佬萊佛士 (Stamford Raffles) 在 1819 年發現這個位居交通樞 紐的小島之前,這裡的歷史簡直是一團混沌,再加上新加坡的人口組成以馬 來、印度、歐亞混血和華人移民為主,因此這四個民族的老祖宗文化,也變 成我們導覽義工的責任,偏偏這些地區歷史特長王朝超多…難怪新加坡人自 己都不愛念!我明明是報名新加坡的課程,開學幾週卻都在念印度,掙扎半 天好不容易念完五十頁的印度歷史,往後一翻居然還有百頁的印度教講義! 偏偏我對印度這個古文化大國向來不求甚解,連瑜珈都做不來,只是愛吃印 度菜而已啊!而且人老了坐不住背不來,才讀兩頁就書包一丟趕緊去買個印 度薄餅沾咖哩,自我安慰這樣念印度史比較容易上手。 // 真正認識新加坡 // 不過每天閉門苦讀最大的好處,就是出門和朋友去觀光景點的時候可以充當 半個導遊,沒事「職業病」上身,引經據典頭頭是道,管他前面這一尊雕像 是萊佛士還是魚尾獅,當場就可以給個中英雙語演講。雖然我是老台北,在 自己家鄉可沒有這等功力,在台北我應該只能帶百貨公司導覽,反而是經過 博物館訓練下來,新加坡河歷史懂得比淡水河多。 研究新加坡歷史,第一件事就是問「新加坡 (Singapore)」這名字是哪裡來 的呢?我們上課是這樣教的:新加坡的英文 Singapore,是從梵文 Singapura 來的。有一說是當初上岸的印尼王子看到獅子,所以稱這地方 Singa (獅) Pura (城), 不過據說這隻「獅子」是「黑頭、白頸、紅身」,聽起來根本就像老虎,況且 新加坡哪裡來的「獅子」?東南亞的盛產可是「老虎」啊,連十九世紀的官方 紀錄都還註明,這裡的老虎兄弟橫行,平均一天吃掉一個人耶!看來這印尼王 子的傳說很不「靠譜」,不然就是古代人根本搞不清楚獅子和老虎的差別,獅 子也就這樣傻傻的變成新加坡代言人了。 至於觀光客的最愛「魚尾獅 (Merlion)」又是怎麼來的呢?魚尾獅大約是在 六零年代被設計出來,幾十年都被旅遊局拿來做為新加坡的標誌,上面說過 新加坡極有可能是在陰錯陽差的情況下變成「獅城」,而且新加坡過去是一 個海島漁村,「獅頭」「魚尾」的吉祥物很符合國情。現在看到的魚尾獅其 實有好幾座,最著名的魚尾獅是在新加坡河口,面對金沙賭場噴水的那一隻, 他的背後還有一隻比較小巧精緻的,都是系出同門,已故新加坡老師傅的作品。 -- -- CAREhER 提供職場女性關心的內容,包括人物專訪、企業報導、樂活抒壓、 職涯規劃相關活動、職場相關議題以及國際趨勢等。 https://www.facebook.com/Careher 我們的目標是:Career 提供職場女性更多選擇 Community 打造職場女性分享的平台 Change 激發職場女性的影響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252.43 ※ 編輯: CAREhER 來自: 219.84.252.43 (12/08 22:02)

12/11 20:58, , 1F
義工都是不支薪的
12/11 20:58, 1F
文章代碼(AID): #1If7lRjy (CultureShock)
文章代碼(AID): #1If7lRjy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