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美加]美國人的缺點

看板CultureShock作者 (閃亮紅寶石女王)時間18年前 (2006/06/09 00:07), 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1 (看更多)
※ 引述《a9063005 (北極熊)》之銘言: : ※ 引述《shabala (天使在唱歌)》之銘言: : : 大部分時間都是聽到美國人優點 : : 那美國人的盲點是什麼呢 : : 我真的很好奇 : : 是因為我受到我媽影響 : : 認為美國是個先進的國家 : : 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學習 : : 例如許多美國人的自信,高科技 : : 只是我對美國產生認知的管道(媒體.書籍) : : 多是美方本身的觀點(例如CNN或路透社,譯自美國作家的書) : : 我覺得這不能使我更客觀了解這個國家 : : 再加上本人有崇洋的心理 : : 有時會有偏頗的想法 : : 所以很想知道美國人的缺點 : : 平衡一下 : : 可不可以說說你們的想法呢? : 其實我覺得你已經了解本身有觀點不客觀的情況 所以觀察的時候反而會更小心翼翼 : 這樣就已經夠了 至於美國人的缺點 個人以為很簡單 就是現代的中國 古代中國 : 自以為是宇宙的中心 世界的轉軸 現在美國人也有 以911為例 我目前所遇到的美國人 : (當然我並非說全部 個人能力有限 請別因此說我偏頗) 很少有人想要去了解伊斯蘭文 : 化的內涵與經典內容 很多人一味的以愛國主義出發 怪罪回教徒 殊不知他們的政府就是 : 造成基督教世界與回教世界對立衝突的最大元兇 而且美國的教育對於亞洲的介紹似乎 : 不足 所以亞洲的文化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陌生的 常常把台灣跟泰國還有日本搞混就是 : 很好的例子 :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美國的飲食肥胖問題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家用這麼爛的食物 : 能養出這麼多癡肥仔出來 很多美國人肥胖的程度不是台灣或者亞洲人能夠想像的 : 當非洲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挨餓的時候 看到這群美國胖子實在不是很舒服 如果想深入 : 了解肥胖問題的話 可以去看"麥胖報告" 這是一部很好的美國速食文化紀錄片 而且看 : 完後保證你不會想要吃任何速食 : 打這麼多 希望有幫助 下次有空說說美國境內的槍枝問題 這也是很有意思的美國大缺點 : 而且跟美國憲法有關係!! > < 同意a板友的論點! 此外我覺得很多美國年輕人有時因為太過自信, 導致他們以為做任何事都很簡單. 再加上a板友說的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 有時候你會覺得那些年輕人狂傲到不行...... 還有他們種族歧視問題也很嚴重, 基督教保守派的人食古不化到有點變態的地步, 看好萊鄔商業電影會覺得美國人好前衛好開放, 可是美國境內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不是那個樣子的. 而且他們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環保概念,真的是一點都沒有! 此外有一件事我不是很清楚細節,還請板友糾正指教. 是跟石油有關的, 基於石油越來越少, 好像很多先進國家都有簽約說要定每一年使用石油的量, 可是美國很番沒有簽. 至於美國是不是唯一沒簽的先進國家我就不清楚了..... 來美國唸書以後,有時候會覺得, 美國是一個靠極少數精英份子拖著一大群笨蛋跑的國家..... 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問題, 我們也不需要貶低自己抬高他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31.191.8

06/09 00:40, , 1F
不必採著當世界警察...
06/09 00:40, 1F

06/09 00:57, , 2F
沒有想到我們之中有這麼多人跟我一樣對美沒有好感啊
06/09 00:57, 2F

06/09 01:23, , 3F
"靠極少數精英份子拖著一大群笨蛋跑"...形容的真讚!
06/09 01:23, 3F

06/09 01:32, , 4F
京都協議書,這個被罵很久了,還是死不簽
06/09 01:32, 4F

06/09 01:51, , 5F
沒好感+1
06/09 01:51, 5F

06/09 05:33, , 6F
美國人沒簽京都議定書也就罷了,他們的副總統錢尼在2001年
06/09 05:33, 6F

06/09 05:34, , 7F
前經說過一句話:"The American way of lofe is
06/09 05:34, 7F

06/09 05:34, , 8F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 is non-negotiable"真是帶種
06/09 05:34, 8F

06/10 02:02, , 9F
錢尼也是討人厭的死鷹派 大美國白目
06/10 02:02, 9F

06/11 21:13, , 10F
全世界先進國家好像就只有美國跟澳洲沒簽~
06/11 21:13, 10F
文章代碼(AID): #14Y4ifl7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Y4ifl7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