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博士」生產大國:數量激增質量下降

看板Cross_Life作者 (小妹)時間14年前 (2010/08/26 22: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昨日,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教授周光禮新書《中國博士質量調查》在武漢面世。該書通過調查披露了我國當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調查顯示,2008年,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2009年,全國在學博士生24.63萬名;2010年,全國博士招生計劃為6.2萬人。 然而,與激增的博士在讀人數相比,我國博士教育質量卻有所下降。 報告中提到,50%的用人單位認為我國博士培養質量10年來整體上沒有進步,「甚至還有下降趨勢」。在對新進博士創新能力的評價上,用人單位認為「一般」和「差」的占68%。 據了解,46%的博導同時指導的學生超過7名,最多的高達47名。大部分博導認為自己適合指導的學生不超過6名。 而更有近13%的博士生每月與導師交流不到1次,甚至還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與導師交流過。 「國外一流大學博士淘汰率高的可達40%,而我國采取的是「嚴進寬出」政策。」周說,沒有淘汰機制,質量也就沒有保障。 此外,博導增長人數跟不上博士生擴招速度,課題經費不足,國內學術界功利化,學生動機不純等都被列為我國博士教育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中國博士質量調查》亦披露,大多數博士生稱導師為「老板」,有的導師把博士生當作廉價的高級勞動力。調查顯示,60%的學生認為,他們承擔了導師課題一半以上的任務。有些導師的橫向課題100%由學生完成。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成為一些博導為何願意多招生的原因所在。 由於考核制度不健全,博導指導學生質量的高低並不影響他們的利益。相反,博導多招學生卻能為個人帶來各種好處。 一位博導在接受訪談時說:「現在有的博導連學生的論文都不看,純粹就是老板。喊老板是一種極其貶義的稱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31.25.129
文章代碼(AID): #1CTdfCYF (Cross_Life)
文章代碼(AID): #1CTdfCYF (Cross_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