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習再呼籲知識分子敢言 網民挖苦信者微博都沒了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虎紋貓)時間8年前 (2016/05/01 08:19), 編輯推噓-1(0111)
留言12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這次座談會的時機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以及五四青年節之前﹐所以才會把 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拉到一起開會。 不像這篇新聞這樣斷章取義的看﹐而是多看看原話。那麼習近平是什麼意思會 清楚得多。 習近平強調﹐知識分子有思想、有主見、有責任﹐願意對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要就工作和決策中的有關問題主動征求他們的意見 和建議﹐歡迎他們提出批評。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隻要出發點是好的﹐就 要熱忱歡迎﹐對的就要積極采納﹔即使一些意見和批評有偏差﹐甚至不正確﹐也要多 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各級領導幹部要善於 同知識分子打交道﹐做知識分子的摯友、諍友。 所以說﹐什麼樣的批評該怎麼應對說得很明白。不是簡單地帶帶風向。 而真正有趣的是新聞稿提到的基本都是幹實際科技工程的人員﹐比如﹕ 座談會上﹐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 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楊小牛﹐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研究 所高級工程師、航母特種裝置工程副總設計師王治國﹐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 公司運檢部帶電作業班班長許啟金﹐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屹﹐西南 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凌飛先後發言。他們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圍繞科技創新 、勞動創造、青春奉獻等主題﹐談認識、談感受、提建議。習近平不時詢問有關情況 ﹐同他們交流﹐會場自始至終洋溢著親切活潑的氣氛。 一直以來﹐知識分子這個概念對於共產黨來說都是很有意思的。什麼是知識分子﹐ 該怎麼看待﹖知識分子顧名思義是擁有知識的人﹐那麼什麼是知識﹖知識是人類生活 中積累的一些東西﹐有的有用有的沒用。比如孔乙己的回字的四種寫法﹐就是眾人熟知 的沒什麼用處的知識。所以知識分子這個詞表示的是擁有知識卻並不表明這個人就一定 有可用的價值。歷史上出現的所謂知識越多越反動等口號也是建立在這樣的邏輯基礎上 延伸的概念。 與之相對的一個常見的身份是技術骨幹。作為工業立國科技興國的價值觀遵從者﹐共產黨 天然看中的是技術骨幹。骨幹不見得都是身居高位的或者掌握很高深技術的人﹐而是能夠 在工業化高度分工中在對應崗位上做到能夠支撐團隊的人。上面一大段列舉的人就都是 這樣﹐各類行業各類位置的骨幹。 對於共產黨來說﹐技術骨幹是個確定的正面身份形容。也是天然的和共產黨利益一致 的人﹐自然要不遺余力的籠絡為己所用。而知識分子則可正可反﹐如果能為己用自是 最好如果不能也並不十分重要。而另一方面知識分子自身卻往往覺得自己掌握知識 天然的十分重要﹐你共產黨理應看重我。二者之間的認知差異決定了歷史上的各種 關系狀態。也所以這次座談會上也僅僅單獨針對了知識分子說了這種要如何交往的論調。 而把知識分子和其他兩個團體拉到一處開這個會也是為了讓知識分子認清自己幾斤幾兩。 台灣的新聞顯然忽略了這個座談會成員構成的特點﹐有意無意的把知識分子在這裡的概念 歪曲並且因此對座談會意義的解讀也就有了偏差。 理想的狀況﹐知識分子能夠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國計民生做出貢獻這樣共產黨也自然的 重視他們與他們利益一致。但是現實中總是有大量的知識在這方面無甚用處甚至掌握者還 會用其知識與身份做一些與全國人民利益相悖的事情﹐(歡迎對號入座﹐尤其是原新聞裡 號稱網民替他們發聲的那些人)這時這些人就成了社會的累贅乃至毒瘤。 ※ 引述《zuilon2000 (越過地平面_衝鋒陷陣)》之銘言: : 習再呼籲知識分子敢言 網民挖苦信者微博都沒了 : http://0rz.tw/coyo8 : RFI法廣 4/30 2016 大陸綜合訊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再度呼籲知識分子和青年對各級黨委政府積極進言批評,只要出發點是 : 好的,政府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根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是在4月 : 26日在安徽研期間召開此次座談會,有來自安徽省與全國各地的70多名知識分子、勞動模 : 範、青年代表參與座談,包括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等。 : 這是習近平在一週內再度表示對批評的寬容,他4月19日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 : 上稱,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 不過不少網民不但對習總書記的呼籲半信半疑,反而懷疑是類似當年毛澤東搞雙百運動的 : 「陽謀」,目的是引蛇出洞。 : 有網民說:「請回顧雙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和反右的關係。」另外有網民「驗信珠 : 」挖苦說:「孫海英信了,號沒了;任志強信了,號沒了;王亞軍信了,號沒了;文山娃 : 信了,號沒了;連我都信了,結果號也沒了。」 : 上述人都被稱為所謂的大V,即微博上有眾多的粉絲,但都因為批評政府而遭到帳戶被封 : 的命運,例如任志強就是因為批評習近平要傳媒姓黨而號沒了。 : 有網民甚至對習近平的所謂「三不」保證而感到恥辱。網民「世界之雙目」說:「在文革 : 結束四十年後的今天,還在承諾對知識分子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真是替你們 : 感到丟人,感到恥辱。」 : 根據新華社,習近平在安徽的座談會上,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形成有利於知識分子幹事 : 創業的機制,減少對其創造性勞動的干擾,又稱希望知識分子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 : 、人民至上,多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獻計出力。 : 他又提到青年工作稱,廣大青年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心中有陽光 : ,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 引述《zuilon2000 (越過地平面_衝鋒陷陣)》之銘言: : 習再呼籲知識分子敢言 網民挖苦信者微博都沒了 : http://0rz.tw/coyo8 : RFI法廣 4/30 2016 大陸綜合訊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再度呼籲知識分子和青年對各級黨委政府積極進言批評,只要出發點是 : 好的,政府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根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是在4月 : 26日在安徽研期間召開此次座談會,有來自安徽省與全國各地的70多名知識分子、勞動模 : 範、青年代表參與座談,包括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等。 : 這是習近平在一週內再度表示對批評的寬容,他4月19日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 : 上稱,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 不過不少網民不但對習總書記的呼籲半信半疑,反而懷疑是類似當年毛澤東搞雙百運動的 : 「陽謀」,目的是引蛇出洞。 : 有網民說:「請回顧雙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和反右的關係。」另外有網民「驗信珠 : 」挖苦說:「孫海英信了,號沒了;任志強信了,號沒了;王亞軍信了,號沒了;文山娃 : 信了,號沒了;連我都信了,結果號也沒了。」 : 上述人都被稱為所謂的大V,即微博上有眾多的粉絲,但都因為批評政府而遭到帳戶被封 : 的命運,例如任志強就是因為批評習近平要傳媒姓黨而號沒了。 : 有網民甚至對習近平的所謂「三不」保證而感到恥辱。網民「世界之雙目」說:「在文革 : 結束四十年後的今天,還在承諾對知識分子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真是替你們 : 感到丟人,感到恥辱。」 : 根據新華社,習近平在安徽的座談會上,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形成有利於知識分子幹事 : 創業的機制,減少對其創造性勞動的干擾,又稱希望知識分子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 : 、人民至上,多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獻計出力。 : 他又提到青年工作稱,廣大青年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心中有陽光 : ,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 我隻是隻虎紋貓﹐身有虎紋實為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77.160.1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462061984.A.6E4.html

05/01 08:20, , 1F
我就ft﹐每次稍微寫長一點ptt就出問題。
05/01 08:20, 1F

05/01 10:54, , 2F
中共看不起知識份子是因為老毛的自卑感
05/01 10:54, 2F

05/01 10:54, , 3F
而不是什麼工業化,利國利民的歪理
05/01 10:54, 3F

05/01 10:54, , 4F
對比蘇共就很明顯了
05/01 10:54, 4F

05/01 10:55, , 5F
連這個都能護航...真可悲
05/01 10:55, 5F

05/01 13:06, , 6F
毛就騙過別人一次,習再搞這套,是覺得
05/01 13:06, 6F

05/01 13:06, , 7F
當作大家都是笨蛋就是了?
05/01 13:06, 7F

05/01 13:08, , 8F
知識分子是怎麼被中共對待,是真的健忘
05/01 13:08, 8F

05/01 13:08, , 9F
還是選擇性遺忘?護航護成這樣真是一絕
05/01 13:08, 9F

05/05 00:24, , 10F
聽樓上在放屁啦。
05/05 00:24, 10F

05/05 00:25, , 11F
超出底限的話,就跟違反板規一樣。
05/05 00:25, 11F

05/05 00:25, , 12F
你能怪板主水桶你嗎?
05/05 00:25, 12F
文章代碼(AID): #1N9KkWRa (CrossStra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9KkWRa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