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韶音)時間12年前 (2011/12/26 17:59),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micius (小四)》之銘言: : ※ 引述《weijing (綠茶半糖去冰不加塑化劑)》之銘言: : : 關於這一章的解釋,關鍵在「不如」,究竟可以解釋成夷狄不如諸夏,還是諸 : : 夏不如夷狄呢?以二程的言論來看屬於後者。但事實上歷來恐怕是以前者為主 : : 流,也就是說是在講夷狄就算有君主,也比不上華夏沒有君主。何以故?華夏 : : 優越思想所致。相關整理可見李零的《喪家狗》,當然他也是主前者的。而我 : : 也贊同應以前者來看,原因是這樣的解釋較符合先秦的語法以及《論語》的整 : : 體思想。 : 李零的講法有其根據,論語大多數例子中的「不如」都是說比不上, : 但此說法從先秦語法來看並不是無可動搖。 : 《論語‧子張》有「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 結構正可相比: : 夷狄  之 有君,  不如  諸夏 之 亡也。 : 紂   之 不善,  不如   是 之 甚也。 : 「是」在古代作代詞,和「不如」分開。 : 這裡的不如也可以只用表示情狀相符與否的「不像、不若」來理解。 : 所以子張篇語可以翻為:紂王的不好,不像(一般所說那樣)的過分。 : 此處討論的可以翻為「夷狄有尊長,不像諸夏無尊長。」 : 語法證據不能完全否決二程說, : 至於接受何者可能只是主觀認定,見仁見智了。 你所舉的例看似可以佐證論點,不過卻犯了幾個錯誤,使 得你所提的語法證據不成證據。 首先,你忽略了語詞放在句字之中的變動。 你的解釋是對的,但我若將此句解為: 紂王的不好,沒有一般所說的那麼差, 如此說法,也行,然到此處「不如」就可等「沒有」? 當然不行。因為跟論語其他地方的用法不合。 如果使用語詞在使用上,除非有其他資料可以支持, 否則不能取得一致,那麼又如何去閱讀一本書? 而且,同樣的語法: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此處「不如」難道可以如你所言去代換? 因此這條並不能當作證據, 因為在此處將「不如」解釋為「比不上」,還是可以通。 再者,「不如」二字,本有其意,在翻譯上用相近義去解釋, 是為了幫助了解,不表示它的翻譯方法,合乎用法。 最後,就算退一步言,你對「不如」的解釋可以成立。 但從句子看,「是之甚」,大於「紂之不善」, 那麼,「夏之亡」,是不是也應該要大於「夷狄之有」? 對文句的解釋是可以激出更多的想法, 但刻意將某句作某意解, 只會讓人覺得你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成立, 不管它應有的面貌了。 特別是在於舉得例子跟全本通例不合,且證據力不夠的時候。 : 但是孔子不取夷狄恪守君臣之倫來諷刺諸夏, : 反而說諸夏無君也勝過夷狄有君,又不講明其所以勝過夷狄的此中關鍵, : 這種理解恐怕把這話變成純粹的歧視,自讚毀他,毫無嘉言的價值。 在你說這一句話之前,我必需說,你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不夠了解。 也對孔子所重的東西不了解。 當然,真的要說的話,這一句話確實是有歧視其他文化的味道。 但你又為何一定要以今律古? 如同一定要說「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是在輕視女人一樣。 這樣子說看起來是很爽啦,也是實話啦, 但是再去看一下,東西方都是這樣子的啦! 如此看來,特地拿出來鞭,真的有那個需要嗎? 會不會反而忽略了他真正要表達的東西呢? 所以,我多問一個問題, 你是不是掌握了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真正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93.199

12/26 21:04, , 1F
也有你的根據。但你這樣向人家請教,看哪個有閒理你。
12/26 21:04, 1F

12/27 23:44, , 2F
我的表達能力果然不好,讓人家以為我在請教,我對不起版
12/27 23:44, 2F

12/27 23:46, , 3F
友,我以後發文會再更注意點,不會再讓人收到錯誤訊息了
12/27 23:46, 3F

12/28 23:54, , 4F
不只如此,理解也不好個性也不好,還自命懂孔子呢。
12/28 23:54, 4F
文章代碼(AID): #1E-4MCP7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12年前, 12/26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4 篇):
12年前, 12/26
0
4
12年前, 12/26
3
9
12年前, 12/28
12年前, 12/30
文章代碼(AID): #1E-4MCP7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