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春秋三傳的問題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韶音)時間12年前 (2011/09/06 11: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gbenjamin (rrr)》之銘言: : 我查到一些有關春秋資料 : 應該是宋代的胡安國說春秋三傳各有其特點 : :「事莫備於左氏.例莫明於公羊,義莫精於穀梁。或失之誣,或失之亂,或失之鋆。」 : 請問這"例莫明於公羊"該怎麼解釋才比較好? : 既然左傳已經是能把史事說得很清楚,那這個"例莫明於公羊"該怎麼解釋?? : 是說公羊傳能把春秋經當中的歷史事實/事例說得很清楚?? : 如果是這樣 那左傳的價值又在哪??? : 感恩喔 你會問這個問題,大概是因為你剛剛接觸經學,有些概念,但是沒有看過實書。 要完整的回答你,有些概念要說清楚。 首先,既然叫「春秋三傳」,那就表示這三本經書都是用來解釋春秋的。 而胡安國所說的那一句話, 就是這三本經書在解釋春秋時所著的部分及優點所在。 春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微言大義, 而這個微言大義是從一字寓褒貶出來的。 因此,表現出來,就是:春秋寫得很簡單。 舉個例: 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前一則是魯隱公元年,後一則是桓公元年。 春秋就用這幾個字去寓其褒貶,顯其微言大義。 不過就正常而言,一般人看到這十五個字大概都會有以下的想法: 靠北,這三洨? 如果說只從這十五個字就可以解出微言大義, 大概只有天生神力可以形容了。 從以上的兩句話, 通常可以歸納出幾個問題: 那年發生了什麼事? 都是元年,為啥寫得不一樣? 寫這個要說明什麼? 左傳,就是在回答第一個問題, 公羊,可以回答第二個問題, 穀梁,可以回答第三個問題。 這個就是三傳之間的基本差異。 至於其所展現出來的愛恨情仇, 那又是另一個波瀾壯闊的故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81.125

01/02 09:10, , 1F
我看到「靠北,這三洨?」很抱歉,我笑了出來!
01/02 09:10, 1F
文章代碼(AID): #1EPPgqFM (Confucianism)
文章代碼(AID): #1EPPgqFM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