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孝道的極限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洞澈光明)時間13年前 (2011/08/06 09: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23 (看更多)
j君其實是想引發大家思考才扮演假想敵中隊吧 您問.如果"倫常"是浮動的 而又使某些人痛苦 那應不應該遵守? 好問題 1.該順從嗎? 我想孟子盡心篇就友對這個問題有回應了 孟子認為的正道 不是立足於社會形式或習俗所建構出來的東西 而是人心中那種靈明覺醒 社會習俗上 假如你是個北非回教小女孩 你很可能十歲左右就要聽父母之命 跟不認識的成年人結婚 而且無可避免的要行房 你內心覺的痛苦 抗拒 掙扎 ok 那就明確的表達 認真的戰鬥 不然就違背了道 也不是正命 更不是誠 不誠 你根本甚麼都不是 2.不順從,那要採取甚麼手段? 好 確認了父親要肛你 應該反抗 不可順從後 那跳回來 要認真的戰鬥 是否可以不擇手段呢? a. 首先 要頭腦清楚 不可以用仇恨的心態去反抗 不然就跳入 尤人 的岔道去了 b. 在頭腦清楚下 這個方式上 也應該是有效而不過度的 譬如反抗性侵害 而虐殺凌遲對方 就是過度 怎樣看過不過度 現代法律可以當作一個準繩 從我國刑法看 在被侵害當時最有效可以排除的侵害手段 稱為正當防衛 但是法益過度失衡 還是無法成立的 簡單來說 如果手邊有菜刀 砍下去無妨 但是對身體的侵害 奪取他人的生命 就算是失衡 c. 除此之外 如果侵害已經過去 譬如被砍一刀後放棄性侵害遁逃 那就不是 被侵害當時 再追砍 就是以怨報怨了 不只法律上認為過度 孔子也認為是過度的 這時候報警即可 d. 事件過去後 如父親入監服刑 或是服刑後 也應該不念舊惡 去關心他或是養他 才能全君子之道 ※ 引述《jokker (微雨從東來)》之銘言: : ※ 引述《wgstar (特質系念能力者)》之銘言: : : 你的邪說看來已經走到盡頭, : : 只看到一個專門從加害人的觀點一廂情願式的思考, : : 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新見解了, : 在偷羊的案子裏, 我們會思考, 其父偷羊, 動機是為了一家溫飽 : 因此其子不去舉發是正直的 : 但是我們是不是有思考到, 被偷走羊的那個人, 他是不是也是為了一家溫飽才去養羊的? : 他被偷是應該的嗎? : 當孔子讚許父子相隱的時候, 是不是有考慮到被害人的立場? : 以被害人的角度來思考 : 不論你是用什麼動機來進行性侵, 都是不仁義的 : 同樣 : 不管你是用什麼動機來偷羊, 都是損害他人的 : 當你看到父親不仁義的行為, 是不是應該為了避免陷父母而不義, 而去舉發他? : 你舉發的, 是一個偷羊賊, 而不是你父親 : 這個行為, 是為了避免讓父親陷於不義 : 所以, 去舉發這件事, 是不是正直的呢? -- 散布星辰 北半的綠意 一如紡輪日夜繚繞 新春的色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24.122
文章代碼(AID): #1EF9uSlf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F9uSlf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