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為何中國產生不了思想家?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紅帖保證遞不到我家)時間17年前 (2007/08/21 08:37),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uperbrain (??)》之銘言: : 我一直懷疑,中國歷史這麼久,為何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啟蒙運動呢?就如同我曾論在不流血革命 : 一文所提及的,布魯諾或哥白尼那樣為真理”殉教”的勇士,為何中國沒有?中國不缺像韓愈,朱 布魯諾、哥白尼或伽利略的研究目的是在補齊與改良托瑪斯的神學體系, 只是如今「看來正確」的形上學體系在當時的學閥鬥爭中被鬥垮了, 所以又潛沉了好一段時間, 「科學革命」的美稱不過是事後諸葛, 至於公認的「啟蒙運動」那又是百年後的事了, 兩者是有歷史進程的關連, 但並不是說就能混為一談。 : 熹,或東林黨人那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豪傑好漢,他們勇於對付朝廷裡的黑暗勢力,也 : 不乏有復興儒學的理論陳述,可是歸咎到底,中國哲學家們的眼光,始終在”政治”這塊領域,便 : 算是宋儒的”內聖”之學,其實也是為了”外王”而作而述,這與西方哲學家為了”認識真理”而 : 和黑暗的教廷作鬥爭,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的哲學是將”認識世界真理”的權力從教廷處鬥爭得來 : ,從而發展出”人的哲學”,有這麼一個由”虛幻的神”走向”實際的人”的路徑,而中國不同,中 : 國人對”真理的認識”,其實興趣不大,他們更關注的是人世間實際的苦難,以及如何用政治手段 : 去解決這樣的問題,無論是孔子效法周公的制禮作樂,孟子的遊說諸侯,他們與人爭辯的,並非” : 世界有現無限”那樣純粹哲學的問題,而是現實的問題,可以說較西方更早有了”人本思想”的契 : 機,但弔詭的也在於此,由於沒有像西方那樣對真理的慘烈鬥爭,便產生不了”文藝復興運動”那 : 樣波濫瀾壯闊的思想革命,也導致了中國主流的偉大思想家,並無在哲學領域上有所創見,也無 : 法導致之後出現的民主與科學,可以說,”政治”便是中國人的宗教,而一切的道德論述,倫理論 : 述,都不脫這個範疇 啟蒙運動的巨匠不論是盧梭、孟德斯鳩、洛克, 誰的著作不是在為現實的政治問題傷腦筋? 就算是後來的黑格爾, 他的認識論論述也是在為法哲學與國家學鋪路, 怎會跟現實人事無關? 至於東亞文化圈可以媲美西歐「形上學」與「認識論」的思想, 主要是在中日韓的佛道兩脈絡下發展, 不過現在大家好像都以為, 佛經道藏的功能就是在唸經畫符、驅魔辟邪...... 至於儒學在北宋四大家時融入釋道思想, 也開始探索「形上學」與重新正視「認識論」的問題。 朱熹的太極圖說還有所謂「尊德性,明心性」教科書總有學過吧? 內涵是什麼?教科書沒教,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吧? 只道內聖外王一句話就搞定...... 又,之所以要將這些西學名詞加引號是因為東西方學術傳統不同, 學科命名與歸類方式也不同,只能說兩者探討同方向領域的思想, 但範疇並非完全重疊。 : 就拿近代最有啟蒙契機的”五四運動”來說,五四運動最早先的起因,正是為了”反對帝國主義” : 而導致的運動,儘管發展到了後來,已與”啟蒙運動”有漸漸合流之勢,但到最後仍不免為了”救 : 國家之亡”,而使的”啟蒙的光芒”再度被”救亡的目的”所掩蓋 : 當時的”啟蒙運動”,由陳獨秀和胡適當先鋒,強調的是個性解放與個人主義,在新文化運動, : 陳獨秀說:儒者三綱之說為吾倫理政治之大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獨立之說 : 為大原…此東西文化之一大分水嶺也…此而不能覺悟,則前之所謂覺悟者,非徹底之覺悟…吾敢斷 : 言曰,倫理之覺悟為最後覺悟之覺悟 「啟蒙運動」是西歐知識份子的特殊歷史經驗, 拿破崙戰爭後就功成身退了, 自不可能還有什麼「漸漸合流之勢」, 別拿來亂套...... 若要談民初知識份子, 通常是跟拿破崙戰爭後的日耳曼與義大利作比擬會較恰當, 因面對的歷史困境較相似。 : 又提到辦青年雜誌,”批評時政,非其旨也”,看來新文化運動初始之時,”文化啟蒙”的人文意義 : ,是高過於”救亡圖存”的政治目的的,這樣的現象,是中國這麼長的歷史以來僅有的一次”啟蒙運 : 動”,可是很快的,這樣的啟蒙運動最終仍指向”為了國家,社會和群體的改造和進步”,它的骨子 : 裡,就如同李澤厚在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所說: : 新文化運動,仍然既沒有脫離中國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固有傳統,也沒有脫離中國近代的反抗 : 外侮,追求富強的救亡主線….所有這些並不是為了爭取個人的”天復權利”---純然個體主義的自 : 由,獨立,平等,所以,當把這種本來建立在個體主意基礎上的西方文化介紹輸入以抨擊傳統打倒傳 : 統時,卻不自覺地遇上自己本來就有的上述極體主義的意識和無意識,遇上了這種仍然異常關懷國事 : 民瘼的社會政治的意識和無意識傳統 : 這樣在”群體政治”與”個人啟蒙”間的拔河,也可從嚴復與孫中山的態度看出,辛亥前後,嚴復在 : 倫敦勸孫先辦教育(這就是個人啟蒙),但孫回答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還是先從政治下手好 : 了),早年的孫中山,也曾熱切提倡全盤西化裡的”自由,平等,博愛”(個人啟蒙),晚年卻說: : ”如果時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氣,便是離事實太遠,和人民沒有切膚之痛,他們變沒有感覺,沒有感覺 : ,一定不來附和”(這又是走到政治裡去了) : 這也就不奇怪,五四當時的種種現象,竟在中國像輪迴一樣反覆出現,胡適的思想,到現今仍能光芒萬 : 丈,個人主義的解放與肯定,現在仍然是潮流,好像五四時期許多婦女爭取髮禁,但無論台灣或大陸, : 一直到十年前還有髮禁問題,種種現象不正說明了,”個人的啟蒙”往往因為”群體的政治”而被掩蓋 : ,到今天仍是如此,難道真是中國的宿命嗎? 個人的禁錮與解放是全世界(尤其民主國家)不可迴避的課題與宿命, 只是環境不同,各個國家所面對的具體問題態樣就不同罷了...... : 這樣東西方差距的現象,也可由文學看出端倪,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在”對中國文化的鄉愁”一書裡 : 所說:恰如亞里斯多德所說,希臘的敘事詩和詩劇,價值都在於虛構,即使不是對另一世界的想像,也 : 都選取了英雄,神和特異事件等超越凡人日常生活的素材…中國文學一開始就不是這樣,與荷馬史詩同 : 時代的詩經三百篇,書寫的是無名凡人的點滴悲歡,陶淵明,杜甫,白居易,蘇軾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 : 詩人,真正的虛構文學---戲曲和小說,要到三千年的文學史的末期,也即最近一千年左右才算成熟, : 而此前兩千年的散文,原則上看,講究的都是實際經驗 吉川幸次郎說的應是「古中國文化」與「古希臘文化」的差異吧......? 西歐的文化脈絡裡又不是只有古希臘的元素, 就像「中國文化」還得分地域分年代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我覺得楚文化裡就有希臘式的神話氛圍。 : 所以說,儘管宋儒的理學已經嘗試往真正的哲學進發,但仍不脫”為國為民”等實際上”政治需要”的窠 : 臼,自然也不可能產生像西方那樣為了”愛知”而與教廷作出決絕鬥爭的行動,我可以說,近代西方民主 : ,科學思想的發韌,不在於因為西哲要解決政治上的需要而發明,恰恰相反,他們循著的路徑,不在於” : 為政治服務”,而僅僅在於”純粹為知識服務”,只是這”純粹為知識,真理服務”的哲學不僅打倒了腐敗 : 的神學,更近一步反過來影響了”政治制度”,這是當初西方哲學家始料未及的;而中國恰恰相反,因為 : 對於未知世界的不關心以及哲學長期為政治服務(這本是超前於西方的),反而開不出自由與民主這樣的 : 花朵了(結果卻落後了) 中古到16世紀的西歐學者們是為「教權政治」服務; 16世紀到19世紀上葉歐陸學者們是為「君權政治」服務; 19世紀中葉迄今的全世界學者則是更低俗地被禁錮在學院裡為「金權政治」服務, 於是想到說自己是「純粹為知識而服務」聊以自慰, 不過多虧他們被趕鴨子上架做研究, 今天我們的生活才能過那麼舒適便是了...... : 但我們應該悲觀嗎?我卻覺得大可不必,首先要做的有兩點,第一便是取消儒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為宗主的 : 地位,而應該將之與道家和佛家並列,我以為儒家正是一種”政治哲學”,而非對宇宙有無窮好奇心的”認 : 知哲學”,這也是為什麼佛家雖來自西域,卻能迅速征服中國人的原因,因為中國人一向沒有對未知事物 : 分析,理解的能力,廢除儒家的宗主地位,才能扭轉此千百年只為政治服務的哲學;第二,政治權力必須 : 退出各種場域,無論是文學,科學,宗教,或是其他領域,都必須培養各種權威,這些權威絕對不替政治喉 : 舌,不能讓政治的手伸進到這些領域去干預或指點江山,而能讓各種主義或學說,多元並存,百花齊放,如 : 此一來政治的影響力會迅速減少,人民不再以”參予政治”為福國利民的唯一目標,讓各個領域都有權威, : 都有比政治領域還大的影響力和權力,這便是”個人主義啟蒙”的第一步,也唯有讓”哲學純粹為哲學,知 : 識只是為知識”,這樣的中國,才能擺脫政治這個宗教,而產生世界性的思想家!! 最後我覺得自己有點蠢, 這篇文章不會是民國8年寫的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51.190 ※ 編輯: Augusta 來自: 218.169.56.42 (08/21 08:47)

08/21 20:39, , 1F
推此文一個
08/21 20:39, 1F

08/22 20:41, , 2F
推"不會是民國8年寫的吧?"
08/22 20:41, 2F

08/28 10:07, , 3F
關於這種問題 市面上一堆書 尤其清末民初一些學者的書
08/28 10:07, 3F

08/28 10:07, , 4F
很多書都在比較中西方哲學 可以多唸點吧
08/28 10:07, 4F

08/30 18:05, , 5F
看到最後一句話就會心一笑了
08/30 18:05, 5F
文章代碼(AID): #16oZFWl9 (Confucianism)
文章代碼(AID): #16oZFWl9 (Confucianism)